2020年10月1日,全省首部對紅色文化遺存進行全面保護利用的地方法規——《吉安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2019年,井岡山以全市唯一入選、全省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8年,吉安市深入實施「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旅遊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旅遊項目開發建設亮點紛呈,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碩果纍纍,「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形象日益彰顯;
2017年6月29日,「惠吉安市民、遊吉安全景」吉安市旅遊惠民卡正式啟動發行;
……
近年來,吉安市立足「全國紅色旅遊精品城市、國家旅遊扶貧試驗區、全國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定位,深入實施「全景吉安、全域旅遊」戰略,紮實推進「三區兩網」(旅遊集聚區、景觀節點區、休閒度假區、城鄉線路網、線上服務網)建設,全市旅遊產業呈現出平穩增長、質量向好、效益提升的良好態勢。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和旅遊總收入分別突破1億人次、1000億元。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多措並舉促進旅遊消費,開展吉安人遊吉安等系列活動,推動旅遊回暖。
一直以來,吉安市堅持全域規劃、全景打造,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構建「一圈、兩帶、三區」發展格局。以井岡山為龍頭,以井岡山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為抓手,輻射帶動永新、遂川、萬安等國定貧困縣,打造大井岡紅色旅遊圈。打造昌(吉)贛高鐵旅遊帶和贛江百裡風光帶,從南到北布局萬安萬花世界、泰和蜀口洲生態島、青原渼陂古村、新幹金果世界等景區,形成「南花北果」精品旅遊路線。建設旅遊集聚區、景觀節點區和度假康養區,每個縣市(區)都選擇1至2個景區按照國家4A級以上標準精細打造,羊獅慕、吉州窯正全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
旅遊發展,關鍵在項目支撐,該市始終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以基礎設施項目推動旅遊全要素「縱向延伸」。目前,在建五星級酒店4家,市旅遊大數據中心建成投用。結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優化全域旅遊生態環境,建成美麗鄉村點1.8萬個。注重景區進入性和連通性,進行旅遊交通設施布局和改造升級,大力推進宜井遂高速等項目,構建「快旅慢遊」交通體系。同時,以產業項目推動旅遊全業態「橫向融合」。重點加強旅遊招商,深化拓展「旅遊+」,引進實施了安福羊獅慕康養小鎮、峽江玉笥山養生谷等項目,打造了吉州柚香園、遂川桃源梯田等一批吸納就業、帶動產業的田園綜合體,投資15億元建設中心城區高鐵新區遊樂中心,打造集海洋世界、主題樂園於一體的城市旅遊綜合體。並且,該市結合項目建設提速年行動,聚力引進一批旅遊重大項目。
吉安旅遊,特色在文化,品牌在紅色,潛力在鄉村。該市堅持以文興旅、以旅帶富。2020年10月1日,全省首部對紅色文化遺存進行全面保護利用的地方法規《吉安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正式施行,對全市980多處紅色文化遺址逐一建檔、精心保護。在此基礎上,挖掘紅軍文化、根據地文化、革命金融文化新內涵,打造了永新賀頁朵誓詞廣場、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等紅色旅遊新景點,規劃布局「十送紅軍園」,持續辦好井岡山杜鵑花節,推動紅色旅遊深層次提升、多維度延伸。同時,該市努力把廬陵文化等地域文化的感染力轉化為鄉村旅遊的帶動力。建成吉水中國進士文化園、永豐恩江古城等文化景區,打造了青原富田古鎮、吉州釣源古村、永新南塘盾牌舞村等一批文旅小鎮和特色村。打好文化牌、生態牌,提升鄉村環境,發展精品民宿,拓展井岡蜜柚、黃桃等農產品銷售渠道,開發萬安農民畫、新幹剪紙等文創扶貧產品,以鄉村旅遊聚集人氣,帶動休閒農業、美食養生等業態蓬勃發展。脫貧後的村民都說,「過去靠鋤頭種田,現在拿鍋鏟賺錢」。(記者範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