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這幾天很冷,人們之間在互相噓寒問暖的同時,也把目光關注在一些動物身上。這麼冷的天它們是怎麼過的?它們又將如何度過整個冬天?12月16日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前往長春動植物公園一探究竟,一些怕冷的動物在溫暖的環境中和工作人員的呵護下,目前過得都很舒適,大家不用擔心。
鸚鵡在室內過冬
12月16日上午,在長春市動植物公園一處館舍內,不同種類的鸚鵡在各自的房間內,這個館舍內飼養著10多種鸚鵡,珍貴的包括紅藍金剛鸚鵡、灰鸚鵡、葵花鸚鵡、鞭苔巨嘴鳥。為了保證室內溫度,館舍內除了有地熱外,每個房間還加了組電暖器,如果正常室內溫度達不到16℃,那麼就會把電暖氣打開。由於這幾天外面氣溫很低,房間內電暖器一直開著,目前室內溫度到能達到20℃左右。
在環尾狐猴館內,大約30隻環尾狐猴被分在兩個房間內,上午10時左右,它們正在悠閒地吃著蔬菜葉,看上去一臉滿意。環尾狐猴比較怕冷,所以館舍內採取地熱加上空調的方式,儘量保證屋內溫暖舒適。如果正常室內溫度低了,那麼工作人員會馬上將空調打開,並根據情況隨時進行調節。
黑猩猩和人打招呼
在大猩猩館,可能是環境比較舒適,幾個大猩猩看上心情不錯。它們又蹦又跳,並且十分調皮,看到有人靠近,它們還使勁撞起了玻璃,好像是在說著「來啊,一起玩啊!」在玩累了後,它們便坐在地上,開心地吃起香蕉。
而記者注意到,大猩猩房間地上除了有食物外,還有幾個麻袋,其中一隻猩猩在坐著時,便將麻袋蓋在腿上,起來活動後,則將麻袋甩在一邊。「我們館舍有暖氣,猩猩單獨的房間下面也有地熱,而為了保證它們不冷,我們還專門加上了麻袋,主要是讓它們晚上睡覺蓋在身上。這些猩猩都很聰明,到晚上睡覺時,它們便將麻袋一個鋪在地上,一個則蓋在身上,體型小的猩猩睡覺時則直接鑽到麻袋裡面,可能感覺這樣更暖和!」一名工作人員笑著說。
三隻松鼠猴在室內地熱房間抱在一起
而在黑猩猩房間的隔壁,則住著10多隻松鼠猴,此時它們正各忙各的,有的正在攀爬繩子玩耍,有的站在樹上「思考人生」,還有的正躺在乾草堆裡享受溫暖。記者看到,在松鼠猴房間地上都鋪滿了乾草,再加上房間內是地熱,松鼠猴躺在乾草堆裡肯定是熱乎乎的。
猴子都在室外曬太陽
在火烈鳥館內,一隻只有著大長腿,全身火紅的火烈鳥正在水池內喝著水,當看到有人來到後,它們比較膽小,趕緊聚集在一起。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臺電壁掛爐正在不停運轉著,這個電壁掛爐也稱為電地熱,通過把自來水加熱後循環到地熱管中,以提升室內溫度。
火烈鳥來自古巴,它非常怕冷,尤其是腳,一旦溫度低於5℃,火烈鳥的腳就很容易凍傷,而一旦腳凍傷,那麼火烈鳥就很容易死亡。對此在對火烈鳥的保暖上工作人員非常重視,火烈鳥活動區域除了有正常地熱外,還加了兩組電地熱,一旦天氣太冷或正常供熱不好,電地熱就啟動。地熱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火烈鳥活動區域地上水池的水一般都是溫的。
大象房間配有一圈暖氣
整個大象館看上去很大,很空曠,而溫度卻剛好適宜。記者看到此時兩臺智能電鍋爐設備也正在運轉著,讓整個館舍內室溫能達到20℃左右。
長春動植物公園內最怕冷的是來自熱帶或亞熱帶的動物,比如大象、河馬、部分靈長類動物、火烈鳥等。對此根據每種動物的自身特點公園已經為它們量身打造了各自不同的防寒保暖方式。在有暖氣的前提下,額外增加了大功率的電地暖,可以隨時保證這些館舍溫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
在冬季,長春動植物公園除了在防寒保暖方面保障動物的實際需要外,還在動物營養等方面採取了措施,比如飼料數量有所增加,適當增加飼料中的脂肪類、蛋白質的含量,並保證動物有溫度適宜、清潔、充足的飲水等。
來源:城市晚報全媒體記者 呂闖 報導 蔣盛松 攝
編輯:零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