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星戰粉來說,《俠盜一號》正是他們最期盼的前傳

2021-01-08 界面新聞

 

作者 | Peter Debruge

譯者 | Issac

《哥斯拉》導演Gareth Edwards製作了第一部原汁原味的針對成人粉絲的「星戰電影」,一部兒童也可以看卻十分切實的戰爭電影。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故事發生在「星球大戰」之前。這是義軍英雄們第一次採取摧毀「死星」的行動。

這是一個絕地武士的衍生故事,但也許將其稱為「星球大戰的第3.9部」最為合適,以此完美貼合喬治·盧卡斯1977年的原版故事。

星球大戰 Star Wars (1977)

《俠盜一號》不但和《新希望》重疊關聯的部分很少,而且還有著大片兒一貫的最大通病——僅憑個人之力就搞定巨大的星際作戰基地,甚至將它據為己有。現在我們知道了為什麼死星會有著阿克琉斯之踵而萊婭公主又是怎麼得到這些信息的了。另外,導演Gareth Edwards終於導了一部成年人也可以看得「星戰大片」了(這應該也足夠讓星戰死忠粉狂喜不已了)。

如今片中沒有了伊沃克人(Ewoks)或者加加賓克斯(Jar Jar Binks)這類為了吸引學前兒童的角色。劇情也少了點華而不實的電子遊戲風格,更像一部大膽直接的戰爭電影(想想敘利亞衝突的紀錄片,而不是庸俗的二戰電影)。然後一些重要角色也掛了。

這讓年輕觀眾很不是滋味,但對於老一輩的星戰粉來說,卻能讓他們回憶起以前看星戰的時候——那種當紅色中隊殺來,英雄犧牲時,大家高喊著「銘記阿拉莫!」戰鬥口號的氛圍。對於漫畫黨,恕我直言,這是「自殺小隊」(Suicide Squad)的觀眾這一年來一直期待的。

如果這聽起來太技術了,那是因為它本就如此。冒著被噴的風險,帶著絕地武士和原力這些概念的《星球大戰》特意繞開傳統的信仰系統,增加了自己的cult風格(再給它一個世紀的時間,影迷們就會開始瘋狂崇拜它),也因此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

照此,任何新元素的增加都不僅僅需要考慮原來片中已有的,哪怕創作者再微小的失真細節都可能會惹來粉絲不滿。

在《俠盜一號》裡你還能看到其他電影的影子,雖然這對原著黨來說很有趣,但也使得它變成了《地球戰場》系列電影:精心製作,令人困惑的太空科幻片。這依然吸引著星戰粉,但其他的新觀眾卻不大會買帳。作為一部圈錢大作,星戰迷可要比其他科幻片發燒友更吃這一套(巧的是兩部電影都有Forest Whitaker出演,穿著離譜誇張的道具戲服)。

平心而論,儘管《俠盜一號》非常複雜,但它不再是《幽靈的威脅》的繁雜的背景故事了。電影一開始就是火山土壤表層的星球,看上去像是冰島一樣。在那兒,曾經的科學家Galen Erso(Mads Mikkelsen飾)現在成為了農民,和女兒Jyn一起種地,過著相對和平的生活。

這是電影第二次以一個女性角色為中心,第一次是去年更為傳統的《原力覺醒》。在親眼目睹自己的母親被殺、父親被捕之後,Jyn受到了巨大創傷。

二十多年後,Jyn Erso(Felicity Jones飾)已經從當初玩著洋娃娃的小女孩變成了玩炸彈的女人了——這似乎讓一直無緣奧斯卡的Felicity Jones有了點衝擊奧斯卡的把握。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2015)

片中一系列的類型場景都是由A級編劇Chris Weitz和Tony Gilroy設計的。據報導,後者參與了補拍鏡頭的諮詢工作。

導演Edwards在介紹故事裡的團隊時說:片中的義軍間諜Cassian Andor(Diego Luna《你媽媽也一樣》)是一個從來不會猶豫背後偷襲的人物,還有他的機器人K-2SO(由迪斯尼Alan Tudyk配音);還有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飛行員,同時也是帝國逃兵Bodhi Rook(Riz Ahmed,《四頭獅子》);白色眼瞳的和尚Chirrut mwe(香港的武打明星甄子丹),還有他的留著長發、長得像藍博的保鏢Baze Malbus(中國導演姜文,《讓子彈飛》)。

這些角色不但名字奇怪,也和大家所熟知的義軍不一樣,這樣的多元化足以讓觀眾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款了。

雖然機器人K-2SO粉絲不少,但在首映禮上,每次盲人Chirrut從溫文爾雅的佛家和尚變成盲劍客打鬥時候的做派,都會獲得了最熱烈的掌聲(所以,《俠盜一號》在中國應該也很受歡迎)。

這部電影在正式任務開始前還有著不少的劇情,除了傳統的開場白以外,電影的前一個小時讓人跟不上劇情發展,直到最後Jyn接到安置她父親的命令時,觀眾才開始進入故事正軌。

當Jyn再次見到她爸爸時,她爸爸已經成為了死星的首席工程師,並且掌握著摧毀死星的關鍵——當然,我們也都能猜到結局了。但是,對於這一群角色來說(他們任何一個都沒有在過去的劇集裡扮演過重要角色),隨後而來的盜取設計圖、送返義軍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皮洛士式勝利。

粉絲們自然能猜到接下來的劇情,但是大部分的義軍歷史都將在《俠盜一號》第一次展現給觀眾(這樣聰明的連接劇情也是星戰主創之一,同時也是擔任視覺特效總監的John Knoll所想到的)。觀眾們在世界首映時反響最熱烈的往往是那些擁有他們在前幾部就知道的表演或者演員的電影(有一些是通過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因為原來的演員已經去世了或者上了年紀無法繼續出演自己的本來角色)。

這部電影的切線進場法證明了Edwards是該片導演的不二人選。當初的《哥斯拉》就證明了他可以遊刃有餘地處理同等規模的大片(而《俠盜一號》感覺絲毫不比《原力覺醒》差)。實際上,Edwards的低成本處女作《怪獸》就顯示出了這類延伸品的精髓所在——故事仍然是外星人侵略的套路,但要有不同的思考,從新鮮的角度來拍一個熟悉的類型。

《俠盜一號》正是如此。它本身就是一部不錯的戰爭片,而且在人物角色方面又使得它與其他星戰系列電影大為不同。Kevin Smith的《瘋狂店員》也有這方面的巧妙。粉絲會思考電影裡那些被僱來重建死星的人的命運——體現了在「星球大戰」的宇宙中,不管角色多小,它都有著自己的意義。

即便如此,《俠盜一號》也確實存在「物種歧視」的嫌疑,因為片中區別對待少數外星物種。這部電影實際上還丟失了一些傳統星戰電影的套路:沒有絕地武士,沒有光劍(直到最後Darth Vader出現),沒有標誌性反派(Mendelsohn的嘲笑和John Hurt-ful的表現暗示了中級納粹官員),沒有化學反應,除了朦朦朧朧地暗示Jyn和Cassian可能是一對兒。

然而,有著宇宙飛船間的史詩戰役和Michael Giacchino對John William經典樂章的重奏,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屬於Lucas建立起來的極富創造力的宇宙的一部分。但它也是一部反傳統作品。年輕觀眾可能會覺得無聊,困惑,或者二者兼具。但是對於最初那一代都不確定第一二三部是怎麼來的星戰粉來說,《俠盜一號》正是他們最期盼的前傳。

 

 

相關焦點

  • 不是星戰粉 也能幹下《俠盜一號》這碗太空雞湯
    「星球大戰」作為劃時代的科幻經典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深厚的粉絲基礎,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很多中國影迷對星戰系列並不十分熟悉。《俠盜一號》的聰明之處正在於很好地平衡了這兩個群體,一方面在精神上繼承了星戰的精髓,另一方面在故事上大膽創新,啟用在正傳中從未提及的全新人物。連導演自己都說電影就是要拍給非星戰迷看的。 並希望他們以此為起點打開紛繁浩瀚的星戰宇宙。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熱映 填補「正傳」和「前傳」的空白地帶
    這樣的投資和製片策略其實不難理解,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每年一部2.5億美元投資級別的星戰和復聯,家大業大的迪士尼也吃不消啊!所以「高低搭配」才是最能持續聚攏人氣、最有錢途的系列電影策略。說回《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外傳」一詞已經清楚地表明影片的定位,既不是「正傳」的續集,也不屬於「前傳三部曲」故事,而是想填補「正傳」和「前傳」之間的這片「空白地帶」,也就是銀河帝國如日中天、反抗軍蓄勢待發的這段時期,其中蘊含的故事能量和引人噱頭顯然不低,不僅可以繼續展現帝國與反抗軍的恢弘星戰,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掘達斯·維達、莉婭公主、漢·索洛等星戰經典角色的潛力。
  • 就算你不是星戰粉,《俠盜一號》依然能滿足你
    但這個傳統在《俠盜一號》中打破,影片以傳統電影的方式開場。這種做法似乎在暗示著《俠盜一號》與之前星戰系列的有意疏遠。的確,作為星球大戰系列的首部獨立外傳電影,《俠盜一號》在血緣關係上和星戰系列電影算不上直系,也就屬於近親關係。所以,《俠盜一號》並不是一部典型的星戰電影,它是不一樣的星戰電影。 自上世紀70年代,星球大戰系列成為全世界劃時代的科幻經典,擁有無數星戰粉絲。
  • 《俠盜一號》最全星戰彩蛋,甄子丹身份大揭秘!
    《新希望》裡千年隼上的「Dejarik」桌遊也出現在了《俠盜一號》中。作為星戰宇宙中最流行的桌面遊戲,全息化的Dejarik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複製人戰爭》、《義軍崛起》等動畫中都曾出現。帝國絕密檔案在琴·厄索與卡西安前往塔堡調取機密藍圖的橋段中,琴還發現了其他六種帝國機密武器,而根據《俠盜一號》的前傳小說《催化劑》的描述,Stellar Sphere, Mark Omega, Pax Aurora三種武器屬於死星的構成部分,另外三種我們不妨結合星戰已有的常識設定進行推測。
  • 五大主創解讀《俠盜一號》:"離經叛道"的現代版星戰故事
    無論是全新的故事內容、對無名英雄的歌頌,還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俠盜一號》對於「星球大戰」這一老牌科幻經典而言都是一次「顛覆性」的冒險。曾指導過《哥斯拉》的導演愛德華斯將如何在繼承與突破中找尋平衡,眾主演又如何在「英雄輩出」的星戰宇宙中脫穎而出?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星戰宇宙」開啟「外傳」系列
    2016年末上映的這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以下簡稱《俠盜一號》)依然在北美狂卷票房,雖然不會突破《原力覺醒》的影史紀錄,但最終的數字值得期待。雖然「星戰」更多是屬於美國觀眾的狂歡,但作為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巔峰之作,該系列所展現出的成熟、大氣、高端的製作水準,以及蘊含的追求自由、反抗暴政、堅信正義、勇於冒險、不畏犧牲等普世價值,仍然值得全世界影迷享受和品味。
  • 《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沒光劍、沒原力、沒天行者,依然星戰
    而對於只棲息在電影的觀眾來說,即便早就看完本傳三部曲,但在看完前傳三部曲後還是會在心中泛起無法言說的哀愁,進而再看一次本傳第一集《星際大戰:曙光乍現》,卻偏偏那樣的哀愁還是難以抵銷,一直到《俠盜一號》的上映,才終於,讓我們能暫時跳脫天行者家族的視角旁觀這場戰,並在安納金的墜落與路克的挺身而出間,多了一塊由無名英雄們共築的緩衝墊。
  • 《俠盜一號》比《星戰7》好看
    昨天,由美國盧卡斯影業製作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在中國內地上映。最讓中國影迷注目的是首度出現在「星戰」系列裡的甄子丹和姜文,兩人的戲份僅次於男、女主角,絕對不是「打醬油」,而且很出彩,被不少觀眾稱為是「中國演員融入好萊塢電影的正確方式」。《俠盜一號》沒有光劍,沒有絕地武士,也不講王族故事,而是聚焦一群「星戰」系列中的普通士兵,這群沒有「主角光環」的主角,在片中演繹了一曲悲壯的戰爭史詩。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評:「星戰」是我們年輕的血液
    收回了成本,獲得了口碑,《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到底有何魅力?影迷們親自總結道:「大製作、延續經典、情節之中透露著嚴肅與冷靜」。《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的故事發生在動蕩不堪的銀河宇宙中,在銀河帝國的高壓統治下,人民的叛亂增多並形成各類起義組織,蒙·莫思馬領導的義軍同盟也全力反抗,機緣巧合選中了「遂風自由便,恣遊狂蕩野」的琴·厄瑟進行偷取死星設計圖的任務。
  • 《俠盜一號》所有的彩蛋我都給你找出來了!
    《俠盜一號》最明顯的彩蛋就是X翼戰機起飛幫助俠盜一號時,C-3PO和R2D2的亮相了。但其實,影片中出現的經典機器人遠不止他們兩位哦!它也是星戰故事最經典的臺詞之一。在《俠盜一號》中,正是她否決了琴·厄索的進攻建議,導致了俠盜一號小隊採取近乎自殺的滲透方式奪取死星設計圖。當然她的決策也無可厚非,畢竟當時反抗軍還非常弱小,在領導層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她只能採取保存實力的決策。
  • HotToys推出《星戰外傳:俠盜一號》奧森·克倫尼克1:6人偶
    星戰首次以外傳故事模式拍攝成真人版電影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全球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票房,成為2016年最賣座電影的第二名,電影最引人入勝之處就是將星戰前傳第三集與第四集電影之間所發生的精彩故事串連起來的一道橋梁,同時為星戰系列帶來新鮮的戰爭感覺,讓一眾影迷擁躉看得如痴如醉。
  • 《俠盜一號》電影影評
    《俠盜一號: 星球大戰外傳》(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雖然是星戰電影「家族成員」之一,但影片其中一個首要任務,是要看起來不太似星戰電影,要與「父親」《星球大戰》劃分開來。
  • 《俠盜一號》五大看點全揭秘 甄子丹姜文雙雄聯手最搶鏡
    作為星戰系列的首部外傳電影,《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更迎來了國內頂級影人姜文和甄子丹雙雄聯手,呈現華人演員首次在好萊塢最強IP裡並肩奮戰。兩人的表現不僅史無前例毫不違和,更絕不「打醬油」,為全球觀眾獻上令人感動的表演,共同成就了這一出星戰影史上最精彩、最特別、最回味無窮的新作品。 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俠盜一號》的五大看點吧。
  • 如何評價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比《星戰7》好看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1月6日在國內首映,相信不少星球大戰迷迫不及待在凌晨看完了首映。那麼,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好看嗎?該如何評價呢?  品質鑑定:★★★★(五星最高)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豆瓣、爛番茄、IMDb評分  一句話點評:再套路的故事,有精良的製作適度的煽情以及優秀的演員,就能成就一部好商業片。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下稱《俠盜一號》)今日開始在內地上映。昨日,該片在廣州提前試片。
  • 《俠盜一號》背後的共和國編年史
    值得欣喜的是,這段頗具「星戰風」標誌性對白,是出自華人演員甄子丹飾演的角色口中。    是的,作為老美的「全民電影系列」,歪果仁們的《星戰》熱情在《俠盜一號》上映後再次被點燃:連續三周北美院線的票房冠軍如探囊取物般被這部新作輕鬆拿下。而就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俠盜一號》的全球票房已突破8億美元。可見《星戰》系列除了美國外,在歐洲和亞洲也有很多影迷的支持。
  •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評 原力依然與你同在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評 原力依然與你同在時間:2017-01-10 20:14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影評 原力依然與你同在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 《俠盜一號》預熱新年影市 六地特展引爆星戰熱潮
    《俠盜一號》預熱新年影市 六地特展引爆星戰熱潮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即將在1月6日全國上映。 在號稱東方好萊塢的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的《俠盜一號》特展已經持續進行了一個半月,特展中有一整隊威風凜凜的死亡士兵挺立在廣場上,它們高達1.9米嚴陣以待,氣場全開。黑色戰甲充滿金屬感,展現出他們的冷酷威嚴。在這裡,星戰粉們感受到《俠盜一號》即將上映,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感,還有粉絲群集結在一起,手握光劍與死亡士兵對峙。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在這段期間儼然成為了星戰粉絲們的狂歡聖地。
  • 俠盜一號票房多少最新統計 星戰外傳俠盜一號票房破億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1月6日起在國內各大影院上映,在昨天的國內電影市場《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拿下41.1%的市場排片。在競爭影片相對比較頹勢的情況下,《俠盜一號》在市場幾乎是「橫掃之勢」,一舉拿下1月6日單日票房冠軍,而截止到1月7日13:00,《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目前累計票房已超過1億人民幣!
  • 《俠盜一號》厲害了
    對於資深的星戰迷來說,在預告片中提示過的「黑武士」達斯·維達之外,還有更多意想不到卻又情理之中的驚喜貫穿始終。 陸續公布的影評也證實了觀眾對《俠盜一號》的喜愛。目前電影在爛番茄的新鮮度為83%,在首映結束之後,有不少影評人表示自己2016年的年度十佳要重新排名。另外包括《生活大爆炸》中的威爾·威頓等星戰迷們都紛紛發推對電影表示稱讚。
  • 《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首批評價出爐口碑爆表 觀眾大呼過癮
    《俠盜一號》首批評價出爐,口碑爆表,動作、劇情和角色方面都得到大量讚美,作為前傳電影依然給觀眾帶來很多劇情上的轉折和驚喜,為明年2月開始製作的韓索羅獨立電影打下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