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沒有接觸過滑翔傘的人認為滑翔傘是極限運動,而正在飛的人可能會說:滑翔傘是休閒運動,只是也有極限的玩法。
Red Bull X-Alps紅牛阿爾卑斯穿越賽,怎麼看都是極限的玩法了。
參賽運動員們在阿爾卑斯山區的極端地形下,有時還會遭遇極端的天氣,以徒步+滑翔傘的方式從奧地利薩爾茨堡出發,從東到西穿越阿爾卑斯山(跨越6國),最終抵達地中海邊的摩納哥,全程1138公裡(海拔0-5000米)的賽道,並非每位參賽者都能完成,有中途棄賽的、有被末位淘汰的。
為了到達起飛點或是轉彎點,還得一次又一次攀爬上數千米的雪山,如果沒有起飛條件,就得步行下撤,即便是成功起飛,也可能是迂迴的路線,有時得避開禁飛區,如果前方目的地氣象惡劣,就只能轉向甚至調頭往回飛,所以實際穿越的行程遠不止1138公裡。
以最近的2019年第九屆X-Alps為例,起點與終點之間,設有13個轉彎點,這些轉彎點有些設置在海拔只有幾百米的山谷小鎮,有些設置在數千米的雪山之上,有些只要進入規定的半徑範圍(空中或地面)即可(通過在線追蹤器/gps記錄),比如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有些設了籤到牌,飛行員必須降落或是徒步至籤到牌前籤字,比如海拔3238米的Titlis(蒂特利斯山)。
圖片:google earth
比賽以一位飛行員+一位支持者的形式組成一支隊伍,這除了是對運動員的體能、技術、耐力、心理素質等的極限挑戰,也是對團隊合作、戰略制定的極限挑戰。參賽隊伍最多不超過32支,採取每48小時末位淘汰制,晚10點半-早5點是強制休息時間。其他的十幾個小時飛行員要麼走、要麼飛,支持者負責飛行員飛行之外幾乎所有事情。
圖片:
Red Bull X-Alps官網
今天繼續分享六屆紅牛冠軍Christian Chrigel Maurer(克雷格·毛瑞爾)在這種極限飛行下是如何準備的(當然,這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內容來自4月cross country雜誌的Hugh Miller對毛瑞爾的訪談直播。
毛瑞爾在訪談中展示了一雙手套,手套的每個指頭上都寫了字。
一隻手套上寫的是飛行前需要想到的,一隻手套上寫的是飛行中對自己的提醒。
這些寫在手套上的提醒是為了避免在壓力或匆忙的狀態下忘記一些重要的事情,另外也有助於更加的專注需要專注的事情。
個人覺得參透這十個手指頭,對於無論是休閒飛行還是競賽飛行,安全飛行還是效率飛行,都是有幫助的。
右手手套上寫的是關於飛行前的提醒。
拇指:Goal-目標,想飛去哪裡、想要怎樣的飛行。
食指:Feeling-感覺,是否處於健康的狀態,是否真的想要飛。
中指:Resources-資源,是否有壓力、是否疲勞,是否做好了飛行的準備。
無名指:Plan-計劃,要做什麼,氣流在哪裡,危險在哪裡。
小指:Best/Worst Case-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只想好的方面,這是有風險的,因為如果發生了不好的情況,你就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比如塌陷或是很早就降落了,在飛行前考慮到最壞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
左手手套上寫的是關於飛行中的提醒。
因為飛行中會有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各種可能性。
拇指:Mode-模式,(毛瑞爾說:)我會一直問自己處於何種模式,當在需要尋找氣流的時候,想著在哪裡降落是不對的,所以我要進入盤氣流的模式,我會看鳥類及其他跡象,尋找哪裡可以獲得上升,我會專注於爬升,直到我抵達雲端。然後會切換到滑翔模式,考慮速度、航線、方向以及下一個氣流等等,但不會考慮降落。如果我真的必須要降落,我就會專注於降落,而不再考慮也許會有另一個氣流,也許我能繼續往前飛遠一點。總之,專注於我正在進行的模式。
食指:Relax-放鬆,感到壓力對於專注於某種模式,比如尋找氣流,並沒有幫助,有時我在座袋裡坐得很舒服,有時感覺就是不對勁,當我看到手指上寫的「放鬆」,我就會放鬆下來,因為無論我有壓力或沒有壓力,我的傘並沒有什麼不同。
中指:Plan B or C-B計劃或C計劃,如果這條航線或是這個氣流不行怎麼辦?對於飛行只有50-200小時的新手,可以從考慮A計劃和B計劃開始。當你在一條還不錯的航線上或一個還不錯的氣流中時,想想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同時B計劃也是關於緊急降落的。
只要腦子裡有這樣的一個計劃,我就可以更好的專注於A計劃,如果我不知道在哪裡降落,這會讓我很不舒服,我會感覺到有壓力;有了B計劃,如果A計劃行不通,可以馬上切換到B計劃,而不用在空中臨時去想辦法,臨時想需要時間,並且在壓力下所想的辦法通常都不是那麼好。越早考慮計劃B或計劃C,就會越快,因為你有更好的選擇。
無名指:Feeling/Motivation-感覺或動力,一切都好?還是需要做些改變?
小指:Magic Move-神來之筆,看是否有些特別的方法或技巧讓飛行或這一天更完美,這有助於我專注並且在飛行中保持動力。這提醒我,即使是有不錯的選擇,也要保持開放的頭腦,不要停止尋找更好的選擇。
這就是十個手指頭上所寫的關鍵詞,似乎並沒有什麼高深的內容,但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幫助毛瑞爾一次又一次在最艱苦的比賽中獲得了冠軍,並且在近二十年的競賽生涯中無事故(他唯一的一次事故發生在休閒飛行中)。
最新一期的cross country雜誌上也整理了這場訪談課程的部分內容,其中剛好就有這雙手套的照片。
圖片:Cross Country 210
待續……
Chrigel Maurer-克雷格·毛瑞爾 系列文章
了不起的毛瑞爾 終極全能飛行者
Chrigel Maurer 克雷格·毛瑞爾的取勝之道(1)
滑翔傘危險嗎?聊聊毛瑞爾的一次事故
計劃與優化、自我反思與分析-毛瑞爾的取勝之道(2)
極限運動之我見 及關於翼裝飛行的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