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業障」?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曾經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就現前了。比如有些人學佛之後,越覺諸事不順,這往往是業障現前,不用慌亂,顯現業障才能消業,發露懺悔,罪業即消。業力清淨了,人生才會吉祥順遂、無有諸苦。佛家常說一句話,「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意思就是說,人活這一生,什麼金錢名利最終都帶不走,能帶走的只有自己今生所造的業。唯有這個「業」決定著自己來生的「果」。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縱使當下沒有果報,只要那個惡「業」沒有消,因緣一到,即刻受報。「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即使要經歷百千萬劫,只要「業」還在,果報」就在來的路上。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的很多苦難其實都是自找的,「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自己造業起惑,消耗福報。業障現前,又沒福報,各種災禍接踵而至。
凡夫非聖人,皆會犯錯,犯錯不可怕,怕的是不知回頭。有了業障不可怕,怕的是不知真心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改過遷善,才能消業得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個人「業障」現前,會出現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一、口業比較重,愛說是非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很多時候,人容易沒事找事、無事生非,在人背後造謠扯閒篇嚼舌根,以取得片刻歡愉。這種以損害別人利益為取悅自己的行為最損自身的福德。人很多時候,福報都是從嘴上漏掉的。「禍從口出」,嘴上缺德,最終缺的也是自己的德。嘴上尖酸是非,其實是為自己感召災禍。今日你刻薄他人,來日因果循環,害得亦是自己。
說話越損的人,這樣的人越是沒有福氣,不信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人。佛教勸戒大眾修行要「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修行是修自己,而不是整天盯著別人的是非對錯。言多必有失、話多易招災,慎言止語,才是大智慧。閉上自己的嘴,才能守住人生的福。
二、殺業比較重,沒有慈悲
凡是愛殺生的人,往往面相都不好,不信你去看看那些以殺生為業的人,多面相兇狠嗔恨。心中沒有慈悲的人,也必然沒有什麼大福氣。縱使當下謀取了一些利益,但就長遠來說,是禍不是福。「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其實就是害自己,你殘殺一個生命,就是為自己積了一份惡業冤債;反之,你放生,放過一個生命,其實就是為自己積攢了善緣陰德,因而放生就是救助自己。
冤有頭債有主,今日你殺它,來世它殺你,冤冤相報、果報不虛。「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預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夜半屠門聲」,殺生最終害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包括有些女性墮胎,這也是罪業極大的殺生,這些被我們殘害的生命最後都會成為我們的惡業,來障礙自己,示現各種奇禍不順違緣,這就是自己種下的因果報應。
三、嗔心比較重,沒有包容
「嗔恨」也是一種業障,嗔恨源於內心的煩惱,表現出惱怒、抱怨、牢騷等負面能量。佛家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人一旦心中生起負面情緒,火氣上來了,障礙就顯現了,好運自然也沒了。心中沒有包容心、沒有忍辱心的人,福報也必然是有限的。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遇事就發怒,是愚蠢。「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人的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深。「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大度能容、開口常笑,心順了,自然諸事皆順、業障自消;心不順,即是業障現前。
四、邪淫比較重,心不清淨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心地清淨,極樂所現;心不乾淨,地獄苦海。這裡尤其要提到的就是這個「邪淫心」,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是所有惡業中果報最厲害的一個。一個人行為念頭不清淨,會致使諸事不順、皆難成就。「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必落魔道」,若人邪淫太重,不僅當下即顯現地獄惡果,來生也是墮入魔道,苦海輪迴、苦難不休。希望大家戒貪克己,清心寡欲,才能守好人生的「風水」。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