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代史看,中國重新走向強大在近些年跡象更為明顯,在經濟領域開始向老大哥美國靠近,在軍事上中國的現代化強軍路也在一步一腳印地實現既定目標,但日漸強大的中國在一些國家看來是挑戰,是「威脅」。西方國家普遍對中國都算不上友好,一些西方學者更是對我們堅持和踐行的和平崛起充滿質疑。
守舊者對「挑戰者」的敵意
在長久享受西方優越後,守舊者自然而然地對挑戰者抱有敵意,而中國在很多西方國家看來就是挑戰者。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前端行業,中國已經可以參與到規則制定層面,過去中國對外開放,融入國際大家庭,實際上絕大多數運行於世界的規則都是由西方國家設定的,而中國僅僅是參與者,即使是現在,世界依舊在西方規則下運轉。
但略有不同的是,中國在一些領域走到了領先位置,這自然就招致了西方國家的敵意,用西方政客和媒體的話說,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會對西方價值觀和「價值同盟」發起挑戰,因此打壓甚至遏制中國在西方世界是很有市場的。
意識形態和宣傳
政治層面西方國家普遍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在普通老百姓、社會群體中,西方國家的人對中國普遍也抱有偏見,這一現象主要和政治環境、輿論環境有關,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原因,西方民眾主要通過自己的主流媒體來形成對中國的認知。
輿論先天帶有立場,或政治驅動或資本驅動,傾向性是顯而易見的。西方的智庫和輿論機構中有不少就是旗幟鮮明的反華派,要想攻擊中國也很簡單,所謂西方價值觀、自由和人權,這是西方國家幹涉別國內政的常用手段,而在攻擊中國時這樣的「譴責」不曾斷絕。
一個通過西方主流媒體形成對中國認知的人無法看到真實或者說全面的中國,一些媒體一口一個中國不尊重人權,在新疆問題上挑刺;一些國家在貿易問題上以傾銷,政府補貼為由中國產品設置懲罰性關稅。
為遏制中國一些人甚至為此不惜打破自己一手建立的國際規則,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很遺憾商人總統在連任競選中失利了, 這條百無禁忌的反華之路只走了一半,之後回歸建制派掌控的美國還將繼續強化盟友關係形成反華勢力,以聯盟的力量來遏制中國,困難還在繼續,但復興之路並不會就此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