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會長、楊會長、諸位老師、各位會員好,江蘇省紅樓夢學會今年要我就《紅樓夢》裡的書畫藝術作一專題講演,與大家分享一下《紅樓夢》裡的書畫藝術。我僅就《紅樓夢》篇章中的相關書畫藝術以及《紅樓夢》誕生以來以《紅樓夢》為母本創製的一些書畫藝術狀況略作介紹,向大家請教,與各位分享,亦望不吝賜教。
首先,《紅樓夢》中書畫藝術的出現有著廣泛的社會文化基礎。小說是現實社會形象的反應,《紅樓夢》中的書畫藝術形象的出現也不例外。
由於我國明清商業經濟的緩慢發展以及傳統農耕文明的高度成熟,且曹雪芹生活的時代清代中期已經經過了六、七十年的發展,擺脫了明末清初劇烈的社會動蕩,進入了較為穩定、繁盛的發展階段,出現了我國歷史上的康乾盛世,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隆盛時期,為社會文化的繁盛和藝術活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對於這一時期書畫藝術的影響顯而易見,注重收藏和鑑賞,出現了大量的書畫家、書畫收藏家。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任鹽運使的揚州出現了揚州畫派、任江寧織造的南京了誕生金陵畫派,顯然有著社會、歷史、文化和經濟基礎的強大支持和助推。曹雪芹早年生活在江寧織造府,對於書畫藝術有相當的接觸、感受和認識,在《紅樓夢》的一些故事情節中都也都應有所反應。
《紅樓夢》書畫藝術形象的出現,從小的範圍來說,則反映出這一時期書畫藝術的繁盛和藝術收藏的社會風氣,從大的範圍來看,則是江南文化的典型、象徵和代表。
其次,《紅樓夢》裡出現的書畫藝術形象對於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故事情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在紅樓夢相關章節中,有不少書畫的情景出現,或是鑑賞、創作書畫的情結,或是廳、堂、樓、觀、臥室懸掛的楹聯和繪畫作品出現,以之起到推動故事情結的發展和描繪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的作用。
如榮國府榮禧堂楹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寧國府懸掛的《燃藜圖》以及楹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秦可卿房間唐寅的《海棠春睡圖》以及楹聯「嫩塞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賈探春住所米芾的《煙雨圖》以及楹聯「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大觀園有鳳來儀楹聯「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杏簾在望楹聯「新漲綠添浣葛處;好雲香護採芹人」、太虛幻境楹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等,幾乎都與書畫藝術有關。
賈惜春熱衷於書法創作、賈探春要請一年的假創製《大觀園圖》情節的出現以及薛寶釵對繪畫創作的認識和評價等,也都有著書畫的影子……,對於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顯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從中也反映出書畫藝術的魅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和價值,也是這一時期書畫創作活動和書畫收藏現象的曲折反應,同時也是曹雪芹的文化價值理想和藝術審美觀的反映。
可以說,沒有明清時期江南地區書畫藝術的繁盛,沒有清代初中期揚州、南京兩地書畫藝術的發展,沒有曹雪芹家族早年在南京、揚州的生活和經歷,很難有《紅樓夢》中這些書畫藝術形象和書畫情結的出現。
《紅樓夢》中書畫藝術內容的出現在《紅樓夢》中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們是《紅樓夢》文化意象的重要構成部分,有著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醞釀、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作為警示、醒世之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非常重要的文化象徵意義。
其三,《紅樓夢》裡的書畫藝術是曹雪芹生活時代意識形態、審美的具體、形象反應,是特定的思想意識形態、審美價值觀念創造出來的特定的審美意象。
凝結在《紅樓夢》書畫中的審美理念,不僅是這一時期藝術審美的能動反應,同時《紅樓夢》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審美理念和所塑造出來的理想美也反應、間接或直接影響了清代中晚期中國畫審美觀念的發展。
以仕女畫為例,我國早在六朝時期就已經創造出仕女美的典型,秀骨清相、林下風氣所呈現出來的瀟灑秀麗、陰柔秀美特色成為這一時期所特有的繪畫審美意象。唐代則向豐腴肥碩的審美意象上發展,豐腴肥碩的審美意象被創造出來。在唐代審美意象的基礎上,宋、元、明趨向於秀美典雅的審美意象發展,對唐代尚肥、肥碩豐腴之美的反動,造就了宋明的審美價值理想。
清代以來的人物畫審美意象顯然繼續這一方向發展,仕女形象傾向於清瘦秀麗、柔美清雅。審美觀念發展到極致,出現了以瘦為美的價值傾向,注重智慧、超脫,甚至以病為美的審美特徵在繪畫上呈現出來。
追求纖瘦柔媚、弱不禁風的美感,「瘦美人」、「病美人」林黛玉形象的出現即很能說明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審美意象的典型為人們所銘記。《紅樓夢》這一審美意象因而成為後世畫家進行繪畫創作的理想美的典型。
《紅樓夢》這一審美意象的出現,反應了二、三百年來我國審美觀念、繪畫美學上的一些變化,不僅是小說美學的突破和突進,對於書畫美學的發展顯然也有著相當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明清時期不僅是中國畫繼續深入發展獲得重大成就的歷史時期,繪畫流派紛呈,中國畫大家迭次出現,尤其花鳥畫、山水畫獲得了充分的發展,人物畫的發展顯得較為薄弱,即是如此,也出現了創作人物畫的大家,在諸多人物畫領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尤其版畫領域,更是如此,版畫與中國畫互為影響,對於中國畫的審美觀念、繪畫技法和繪畫風格方面都產生了極為積極的影響,這在《紅樓夢》書畫審美意象中都有非常鮮明的反應。
其四,《紅樓夢》作為繪畫創作的新文化母本,對於清代中、晚期以來繪畫藝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年畫、版畫、壁畫、連環畫等繪畫藝術門類中,幾乎都有以《紅樓夢》為文化母本進行創作出現的繪畫作品,這是文學與藝術結合出現的新樣式。
我國歷史上《詩經》、《楚辭》、《上林賦》、《洛神賦》、《桃花源記》、《滕王閣賦》、《赤壁賦》等成為繪畫創作不盡的主題和題材,宋元以後,小說也逐漸成為繪畫創作的取材範本,其中以《紅樓夢》影響最為重大,越到後來,影響越來更為廣泛、深遠。為數不菲的畫家進行《紅樓夢》繪畫創作,或為《紅樓夢》版畫插圖,或為中國畫創作的作品,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在藝術風格上也各具神韻。
孫溫、改琦、王素以及現代中國畫家劉旦宅、程十髮、戴敦邦等,幾乎都有繪製《紅樓夢》的經歷,將《紅樓夢》的繪畫創作不斷推向深入。《繡像石頭記》(光緒七年1881年臥雲山館刊本)、《金玉緣圖畫集》等,都是比較重要的版畫作品。而孫溫、改琦《紅樓夢》繪畫創作,亦很值得做出進一步的深入介紹。
孫溫、改琦是是清代以《紅樓夢》為母本進行繪畫創作最為重要的畫家,留下了無論數量不菲的作品。南京博物院即藏有改琦創作的《紅樓夢圖》冊頁,目前仍在南京博物院推出的「海上畫派」展覽中展示出來。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也曾經拍出改琦的《紅樓人物圖冊》冊頁。
從這些面世的作品中可見改琦《紅樓夢》繪畫作品的審美特色和繪畫面貌。改琦《紅樓夢圖》清秀簡麗、工致嚴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改琦仕女畫的重要繪畫創作題材,《紅樓夢》為其提供了不解的創作靈感和繪畫內容,推動了其仕女畫審美觀念的形成和繪畫風格的定型。
孫溫是晚清活動於晚清的畫家,旅順博物館所收藏的《紅樓夢圖》是清代畫家孫溫在同治至光緒年間所創作的一幅絹本工筆彩繪畫。孫溫《紅樓夢圖》現存畫面總計230幅,各種人物多達3000餘人,將各種人物活動情節置於特定的環境之中,以繪畫的形式表現了《紅樓夢》的主要故事情節。
全圖以《石頭記》大觀園全景為開篇,將大觀園諸多景致悉數入畫,山水人物、花卉樹木、樓臺亭閣、珍禽走獸、舟車轎輿、鬼怪神仙及博古雜項等一一在畫面上出現。以生動直觀的藝術形式,勾畫出一幅幅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的紅樓夢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孫溫《紅樓夢圖》採用肖像畫的創作方法進行人物形象的繪製,膚色肌紋渲染,栩栩如生,形神兼備,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全幅筆法精細,設色濃麗,線條飄逸流暢,具有相當的藝術造詣和人物畫創作水準,在晚清人物畫尤其仕女畫創作方面,自具特色。
孫溫《紅樓夢圖》篇幅宏大,製作精良,確實不愧為鴻篇巨製、費盡畢生精力的得意之作。有關以《紅樓夢》為對象創造的書法作品也有不少,尤其現當代,更有不少的書法精品問世,由於時間所限,就不一一列舉了。
今年十一月,我在老家山東棗莊舉辦了我個人的書法展覽,江蘇省紅樓夢研究會作為舉辦單位之一參與了此次書法展覽的籌劃展覽工作,劉雲虎常務副會長代表學會參加了開幕式。此次書法展覽給了我很大的激勵,我也進一步考慮今後有機會推出以紅樓夢為主題的專題書畫展覽,以促進自己在《紅樓夢》書畫專題研究和創作方面的努力。
由於「《紅樓夢》裡的書畫藝術」是比較重要的一個中國美術史專門研究課題,在紅學研究中也應具有一定的地位,許多資料需要做出細緻的文獻梳理和資料搜集整理工作,我考慮今後在這方面做出進一步的研究,一旦條件成熟,即撰寫專題論文,納入到我的美術史論專業研究領域中來,同時也陸續致力於這一方向的專題書畫創作。稍有進步,然後再向大會做出專門的匯報。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