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鄉巴馬養生傳奇存疑 外來人口劇增汙染環境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127歲的羅美珍老人用瑤藥泡腳的長壽宣傳,被其子黃有才證實沒這麼回事

「候鳥人」在百魔洞排隊取水

森下敬一接受本報採訪

  「22年前將巴馬認證為「世界長壽之鄉」的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如今卻說「再也不想去了」。11月18日,在國內舉行的某研討會上,他將巴馬作為了一個失敗的案例。

  近年來,巴馬的養生旅遊聲名鵲起,「世界長壽之鄉」的稱號是重要的助推力之一。這個人口24萬人的自治縣,百歲老人就達82人。「養生傳奇」如磁石般地吸引來成千上萬的外地人,其中不乏各種疾病的患者。

  養生「候鳥人」的急劇湧入,與當地的「神奇」宣傳相關。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被視為靈丹妙藥的小分子團水,科學界早將其界定為商業偽概念;而認證巴馬為「世界長壽之鄉」的國際自然醫學會,日本官方亦證實其機構性質只是公司。

  即便如此,「候鳥人」仍然有增無減。今年前5個月,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就已超過110萬人次。面積1971平方公裡的巴馬,不得不面對小產權房激增、環境汙染、原住民生活被幹擾等一系列問題。」

  現實

  小產權房的崛起

  初次踏上巴馬,仿佛進入《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盤陽河畔生長了數百年的老榕樹,貼著水面,努力將枝幹延伸,如八九十歲還在勞作的當地老人一樣,生命力旺盛。

  11月份已是旅遊淡季,但距離百魔洞景區最近的甲篆鄉坡月村,想找到一間空房入住並不容易。村委會統計,這個時間段,村裡居住的養生「候鳥人」有4000多人,比起高峰期來減少了一半,但仍為原住民的近兩倍。

  坡月村村支書黃大尚還記得,2006年,來此常住的外地人僅有七十來人,當時村裡還未建起旅館等設施,來客就借住在農戶家。2008年,坡月村常住的外地人約有幾百人。

  黃大尚介紹,彼時為了便於管理與溝通,村裡還召集外來人口開過幾場座談會。2008年1月份,巴馬舉行「中國長壽之鄉」、「世界長壽之鄉」雙牌的揭牌儀式。

  2009年是個節點。巴馬旅遊業快速發展,湧入的外地人以數十倍的速度增加,一下子擠滿了坡月通往百魔洞的小路。黃大尚嘆了口氣,「管理有點『失控』了。」

  當地政府明確表示,長壽旅遊是巴馬近期發展規劃中首先重點開發的拳頭旅遊產品。耕地被統一徵收後,坐家門口收房租便成為當地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倍增的外地養生者意味著更多住宿需求,但當地村民守著磚木平房,卻無錢翻蓋。

  資本嗅到了商機。農民出宅基地、開發商投資蓋樓的合作建房形式開始流行,建成後開發商向養生者售賣樓房30年使用權,30年後房屋歸農民所有。出讓宅基地讓農民當下就能獲得幾十萬元的補償。黃大尚稱,坡月村670戶中100多戶新建起了高樓。

  臨街的房子越砌越高,一般都有六七層,公寓式,月租金500元到上千元不等。以每層5個房間計算,一棟6層公寓,房東旺季每月光租金就能收入上萬元。

  百魔屯的養生樓房個頭兒更高,均為外地投資客出資建設的電梯房,十幾層,可租可售。兩側高樓裹著狹窄的街道,部分樓間距不到1米。滿載砂石的卡車來來回回穿過,百魔屯正變成一個大工地,建築垃圾見縫就堆。

  在百魔屯,一棟15層高的陽光養生公寓正在施工,投資方為江西一家公司。銷售負責人許愛蘭稱,公司3年前就看準商機,從周邊幾名村民手中租下了宅基地。樓房還未封頂,已有準業主忙不迭上樓查看施工進展。「這應該是百魔屯最後一塊建築用地了,要買得抓緊。」許女士提醒道。

  「新電梯樓房40平方米50年產權,17萬元。」在坡月村、百魔屯,出租、出售或轉售養生房的廣告隨處可見。此外便是一家挨一家的賓館、客棧,店名區分度極低,總不過「福」、「壽」、「長壽」的排列組合,如福壽居、壽鄉客棧等。這些樓房方向不一,部分甚至連牆面都未及粉刷,露著水泥石灰,就急忙貼出招租的廣告。

  環境汙染的壓力

  百魔洞水能治病的神奇傳說,吸引著外來人口蜂擁而至,也殃及其下方的盤陽河。

  根據當地宣傳及「候鳥人」的現身說法,此處的水為「小分子團水」,能降血脂、治糖尿病。在百魔洞口大榕樹下取水成了日常活動。令當地人難以接受的是,有不少外地人不顧禁令到取水處下方的盤陽河裡遊泳、泡澡,而這是他們祖祖輩輩的水源地。

  一名患癌的白髮泳客稱,據說將身體浸泡在盤陽河水中,小分子團水通過皮膚滲透,也能達到治病的效果。儘管當地政府在河邊新加裝了鐵絲網,但仍有人能想辦法下河遊泳。官方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3年7月,附近已有22人因下河遊泳而溺亡。

  今年6月,政府在通往取水點的臺階上,立起警示牌,強調此處為縣城主要飲用水源地,禁止在河道內洗澡、遊泳、洗衣、戲水、取水、泡腳。其中,「遊泳」、「戲水」兩詞的油漆被人為刮掉。

  「我們現在都不敢喝盤陽河的水。」長壽村巴盤屯村民黃媽賢家,出門就是盤陽河中遊。黃媽賢在此生活了50年,她回憶,以前村民們都拎著桶到河邊取水,洗衣做飯。當年的盤陽河水要清澈得多,不像現在這般呈翡翠綠色,還飄著淡淡的腥味。

  近幾年,聽說很多「候鳥人」在上遊遊泳,村民們只能另尋水源,改喝附近龍泉山上的泉水。「誰知道他們的病會不會傳染?」

  旅遊經濟雖然帶動了這個貧困縣的GDP,但似乎並未拉動景區周邊的基本設施建設。在常住居民加起來有六七千人的坡月村,目前還沒有一個汙水處理廠,生活汙水都是直接排放。

  村支書黃大尚介紹稱,農村排水設施落後,以前人少沒什麼大問題,尚在自然的消納範圍之內,但人多了以後,環境確實吃不消。

  多名村民稱,來自百魔屯公寓、賓館的生活汙水,通過河岸伸出的一根根細管子,直接排放到了盤陽河裡。大家擔心,這片他們世代生活的土地,最後連地下水都會受到汙染。

  北京青年報記者還發現,沿長壽村上坡步行三四百米,在玉米地旁邊有一處磚頭壘成的半環狀垃圾場,成袋的垃圾未經任何處理,被直接焚燒,騰起的黑煙柱飄向遠山。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坡月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村裡有8名清潔工負責全村的衛生,但遊客到處遊走,橘子皮、衛生紙、包裝袋、礦泉水瓶隨走隨扔,8個人根本掃不過來,且收集起來的垃圾怎麼處理也是個問題。

相關焦點

  • 世界長壽之鄉,邂逅巴馬麗琅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地處桂西北大石山區,是集老、少、邊、山為一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它有一個異常之處,當地長壽老人眾多。在巴馬縣,很多老人都可以活到百歲,甚至還有124歲的老壽星。巴馬的老年人少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很多都是自然死亡。
  • 長壽老人居世界第一的長壽之鄉,聞名遐邇,風景秀麗
    傳說廣西西北部有個地方叫巴馬,是長生的聖地,這裡有兩位百歲老人,也是年紀最大的老人聚集的地方,巴馬長壽村即甲篆鄉平安村巴盤村,是桂北山區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自古以來,這裡就有許多長壽老人,被稱為「世界長壽之鄉」,長壽村的遊客主要是看望村裡的百歲老人,感受祝福,探索養生之道,這裡人口不多,但都很健康
  • 中國長壽之鄉,孕育「神仙水」,為何如今成為「癌症村」?
    要說中國平均壽命最長的地方,巴馬瑤族自治縣一定是榜上有名,這裡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並且還孕育著被村民認為能包住百病的「神仙水」,如今為何淪為了「癌症村」呢?世界五大長壽鄉之首巴馬瑤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在1956年的時候成立了自治縣,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該縣全縣戶籍總人口近30萬人,常住人口有24萬左右,在1964年的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巴馬瑤族自治縣百歲老人有28個。
  • 巴馬:有一種特產叫長壽特產-火麻
    巴馬有一種神奇的特產叫火麻,深愛人們日常的喜愛,在巴馬本地人都愛吃,包括巴馬長壽老人幾乎頓頓要吃火麻青菜湯。巴馬火麻對自然生長環境條件要求相當苛刻,偏愛石灰巖土地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只產於巴馬瑤族自治縣北部,巴馬北部的氣候以及生長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火麻,但是產量低因此市場價格也貴。
  • 「長壽之鄉」!金平有了個新稱號
    10月21日,外交部定點幫扶金平產業新業態推介會暨「長壽之鄉」授牌儀式在昆明市舉行。會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授予紅河州金平縣「長壽之鄉」的牌匾和認定證書。同時,推介會還設置了「走進長壽金平——我與蝴蝶谷的故事」創意體驗之旅啟動儀式、民族文化展演、金平縣健康長壽產業大項目推介等環節。
  • 人傑地靈的巴馬,不僅人長壽,景色更是無比迷人
    人傑地靈的巴馬,不僅人長壽,景色更是無比迷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人的壽命也得到了相應的延長,然而在中國有一處地方——巴馬,因為種種原因被人們稱之為「長壽之鄉」,在這裡總是能夠看到百歲老人在古老的村落中悠閒地曬著太陽,風景秀美更是不用多說,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巴馬,來看一下他們保持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也許經過了探訪之後能夠找到原因呢。
  • 巴馬|九旬猶似童貞在,百年人生樂翩翩
    >這裡不是仙境,卻勝似仙境這裡沒有長生不老的神仙有的是在不同時代不斷造就的一位一位百歲老人生命的故事在這裡,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千真萬確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聖地」的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河池市巴馬之水,天上來盤陽河,是巴馬人的母親河和長壽河。
  • 廣東蕉嶺衝刺「世界長壽之鄉」
    廣東蕉嶺衝刺「世界長壽之鄉」   中新社梅州11月21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 塗永平)「經過多天實地調查,我認為蕉嶺成功申報『世界長壽之鄉』的可能性非常大。」
  • 廣西隱於塵世的小城,長壽指數是全國平均水平2倍,著名長壽之鄉
    如今,世界上共有14個「世界長壽之鄉」,中國多達11個,廣西南部的欽州市福北縣、福北人都安靜地生活在溫泉市,安眠無憂,樂山樂水,是有名的長壽之鄉,現在有112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浦北縣百歲人口比例為十萬分之一,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指數3.45%,全國平均指數1.67%,浦北長壽現象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以實力打開了向世界水鄉的大門,獲得了世界長壽地的稱號。
  • 「長壽之鄉」未來什麼樣?來看看金平要打的「四張牌」
    成為了雲南目前唯一的「長壽之鄉」,金平縣更加堅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金平縣將如何擦亮「長壽之鄉」金字招牌?未來,它又會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為您揭曉答案。藉助長壽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少數民族眾多的金平縣正踏步走向世界舞臺。
  • 「中國長壽之鄉」廣東蕉嶺成立長壽文化研究會
    「中國長壽之鄉」廣東蕉嶺成立長壽文化研究會     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科學認證委員會主席森下敬一和蕉嶺縣委書記溫向芳
  • 長壽之鄉,詩意小城!如皋,等你來……
    在全市上下迎接「一會兩節」的大喜日子裡我們相聚水繪園風景區隆重舉行長壽之鄉·詩意小城如皋市第九屆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電影文化惠民年展」啟動儀式10月25日晚上7點,如皋市第九屆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電影文化惠民年展」啟動儀式,在水繪園風景區東廣場拉開序幕。
  • 探秘閩南海濱「長壽之鄉」
    中新網福建泉港12月3日電 (孫虹 吳冠標)初冬的閩南海濱之畔,海風吹來帶著陣陣涼意。在「中國長壽之鄉」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102歲高齡的李送蚵老人坐在家門口的扶椅上,享受著休閒靜謐的時光。「年輕時我就在布店工作,現在還能穿針呢!」見到有人來訪,李送蚵老人得意地展示著自己的絕活——穿針引線。只見老人輕輕拿起針線,不一會兒就把細線從針眼中穿過,瞬間笑開了花。
  • 充滿天然氧的城市,也是世界聞名的長壽村,它就是廣西!
    朋友們你們好,今天來分享廣西美麗的景點,那就是廣西河池市——巴馬縣,巴馬縣叫巴馬瑤族自治縣,是漢族、瑤族、壯族聚居的地方,遊客可以在城裡找到幾處民俗風情,巴馬的環境接近自然,當地人依山傍水,每天日出日落,過田園生活,可能是遠離塵世的影響,巴馬百歲老人人口密度全國最高,也是世界長壽之鄉
  • 臺胞之鄉再獲殊榮 蕉嶺縣世界長壽鄉授牌儀式舉行
    中國蕉嶺長壽現象暨世界長壽鄉—中國蕉嶺授牌儀式和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臺灣網 高鶴溪 攝)  中國臺灣網5月30日北京消息 廣東蕉嶺縣是著名的臺胞之鄉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全國臺聯會副會長楊毅周,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主席森下敬一,以及廣東蕉嶺縣領導和在京的蕉嶺籍人士共300多人,共同見證了儀式。
  • 在電視連續劇中,中國唯一擁有「天然綠肺」的長壽之鄉
    我國風景秀麗的廣西,近幾年來成了各地遊人爭相垂青的旅遊勝地,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的桂林更是熱鬧非凡,一到旅遊旺季,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知道的人不多,其實廣西還有一座城市,風景也同樣美麗,簡直可以與桂林媲美,而且離桂林也不遠,更有意思的是,哪座城市的居民都非常長壽,因此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的稱號,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賀州市位於湘、粵、桂三省交界,方言眾多,人口也比較集中,特別是百歲老人的數量在中國是最高的。
  • 巴馬著名的魔鬼洞,每年很多人來這裡打水靜坐,到底為什麼
    巴馬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很高,每立方釐米的負氧離子竟高達2000-5000個。負氧離子是什麼?它就是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和「長壽素」。據說它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增加肺活量,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心肌功能。百魔洞是一個石灰巖溶洞,洞中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精美別致。
  • 脫貧摘帽,唱響未來——中外藝術家走進廣西巴馬開展惠民演出
    優美的生態環境讓瑪麗亞流連忘返,她在現場唱起自己改編的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表達對巴馬的喜愛。烏克蘭的小夥子耶果則被美麗的巴馬瑤族姑娘深深吸引,唱起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同樣來自烏克蘭的卡瑞娜帶來旋律優美的《一百萬個可能》,她說:「很榮幸能夠來到巴馬參加演出,這裡的風景很美,人也很熱情,我希望通過這首歌,願巴馬人民每天都有驚喜。」
  • 「世界長壽之都——中國南通」新聞發布會
    南通的長壽之名享譽中外,所轄如皋、如東、啟東三縣(市)先後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稱號,如皋還榮獲「世界長壽鄉」稱號。目前,全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80.71歲;共擁有百歲以上壽星1031位,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14位百歲老人,總數佔江蘇省的四分之一,佔比是全國最高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