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松樹,養護的環節雖說不容易被忽略,卻也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怎麼能夠做好。畢竟,移栽後的松樹和野外生長是完全不一樣的。移栽本來就對它是一種傷害,如果做不好養護管理,還不如由著它在原來的地方自生自滅。 並且,養護關係它的生長動力來源,養護也決定著松樹移栽後長的是否康健。因此,這個環節同樣不能忽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養護環節也不能不管,這是松樹健康與否的關鍵。
1、光溫
松樹的針葉吸收光照,從而進行光合作用。不但是可以促進葉綠素的形成,還給根系提供著來自陽光的養分。另外,光照也伴隨著溫度,溫度是促進松樹枝條萌發的基礎。溫度不管是過低,還是過高,都會讓松樹進入休眠的狀態,根系不吸收養分,植株也停止生長。所以,光溫的的管理,是養護松樹離不開的話題。
光溫建議:剛移栽的松樹,是不建議光照過強的。這個時候是需要減少養分的蒸發消耗,讓其順利恢復。所以,在移栽之初,建議是給松樹遮陽,並保持溫度在20度左右最好。能利於根系的生發。其次,是正常的養護管理。待松樹恢復生長時候,就要給它充足的光照了,放在室外管理即可。注意的是,如果樹勢較弱,夏季高溫時候要適當遮陽。溫度的管理主要是在冬天,將其移動至室內就行。
2、水肥
水是所有生命的源泉,松樹還沒有脫離這個層次。所以,只要它還有生命存在,也是不能離開的。然而,松樹的習性喜幹,如果澆水過多,極其容易造成它根系的腐爛。若是澆水過少,又要擔心滿足不了它生長的需求,著實讓人不容易正確判斷。肥料則是盆景植物必要的條件。盆內空間小,盆土自然就少。少量的盆土不具備太多的養分,只能是通過施肥的方式給其補充。所以,要養好松樹,水肥可不能不管。
水肥建議:給松樹澆水,切忌不能是定時定點的每天幾次就好。正確的辦法應該根據環境季節的變化,盆土的乾濕情況進行。通常,可以觀看盆土的表面,待其乾燥後再澆就行。或者,也可以使用筷子等物,插進土壤內裡,待拔出後觀察帶出的壤土情況澆水。內裡微溼可澆,過幹要澆,太溼則要等等再澆。對於施肥來說,松樹是比較耐貧瘠的,正常情況下,施肥不宜過多。通常,春秋兩季的時候每月施肥一次即可。建議春季有機肥,秋季複合肥。
導致松樹歸天的常見幾點
我養松樹多年,親身發現,常見歸天原因有幾點,經驗之談無疑是最好意見。很多朋友養松樹,儘管是非常的在意仔細,奈何還是阻止不了它的歸天。一次尚可原諒,多次就需思考了。在我跟很多盆友溝通過以後,卻發現大家也是存在共性,經常是有幾點錯誤經常會犯。現在,由我總結後告訴大家,希望在以後的養護中能夠避免。
1、換盆太勤
松樹因為有共生菌的存在,所以,翻盆換土需要謹慎,。因此,養松樹盆景,切忌一點的是要少換盆。只要盆土的狀況沒有結板,也不存在鹼化葉黃的狀況。那麼,寧願是延長換盆的時間,也不要去主動增加換盆的風險。通常,玩松樹盆景,5-8年換盆一次更加的保險。另外,在準備換土的時候,每次更換一辦左右壤土即可,切忌更換過多。
2、慎鋪青苔
松樹盆景喜幹,要避免盆土長期處在溼潤的狀態。然而,青苔卻是喜溼的植物。有些朋友為了盆景美觀,喜歡鋪一些青苔在盆土上面。這個時候就容易顧此失彼了,想要養好青苔,就需要做好保溼,這樣的話,松樹很容易出現爛根的情況。尤其是對於北方來說,乾燥的空氣並不是特別容易養好青苔。需經常噴霧保溼,這很不利於根系的呼吸透氣。如果不是要參展,建議鋪青苔需慎重。
總結:想要養好松樹,在移栽過程就應該注意好重點,包括保護共生菌、保護根系、造型別急三個環節。在正常養護期間,光溫和水肥也是關鍵。其中光照需充足,夏季時候要中午遮陽,冬季應該入室保溫。澆水的管理,建議是保持盆土偏幹為宜。施肥在春秋兩季即可,建議是春季有機肥,秋季複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