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訂閱打法2.0:算法與平臺合力,迷思與憂思並存

2020-12-10 虎嗅APP


對於YouTube來說,1分鐘意味著什麼?是多達400小時的視頻上傳量;1天意味著什麼?是高達10億的視頻播放量。


在這個內容劇增、用戶擁擠的UGC內容平臺上,如何精準抓住觀眾眼球、有效轉化訂閱無疑是生態內各方的迷思。



當用戶困惑於推薦流的奇怪內容,創作者正因寥寥無幾的播放量頭禿,廣告主也在糾結投放是否能夠精準觸達,這時候對於平臺來說,如何促進內容生態、用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及營收的穩定運轉,有賴於步步升級的訂閱策略。


縱觀YouTube十四年的發展,在訂閱策略的調整上從未掉以輕心,它已經孵化出一套運作相對成熟、方法較為多維的訂閱打法,主以強大的算法,輔以穩健的平臺,不斷試圖從海量視頻中更精準地錨定用戶。


在今天,想要徜徉在YouTube匯聚的流量巨池,那麼就不得不先穿過這片訂閱的密林。本期就帶你一同拆解YouTube近年來的訂閱打法,揭開這背後的訂閱「黑箱」。


算法的進擊:更智能、更走心


在每分鐘就有400小時視頻上傳的YouTube ,如何在指數級膨脹的視頻海洋中,精準把握海量用戶的需求?強大的算法無疑是最有力的答案。



經過算法的篩選與排序,YouTube能夠決定用戶能看到什麼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會出現在哪些位置。根據YouTube首席產品官Neal Mohan的說法,用戶在YouTube上花費的時間有70%都用於觀看算法推薦的內容,移動端的平均登錄時長達60分鐘。其精準度、有效性可見一斑。


要想在劇增的內容深海、流量巨池中牢握注意力,算法的持續升級無疑是重中之重。


YouTube算法進化簡史


YouTube算法不斷升級的過程,存在幾個重要節點:


2012年:觀看次數


在播放量僅40億/月的古早年代(如今為10億/天),YouTube只根據一種指標進行排序:觀看次數。這種策略雖然可以鼓勵優質視頻,但也帶來了 「點擊誘餌」,例如通過標題黨博取眼球等負面操作。這導致用戶可能會點擊,但不會停留,總體來說,不利於廣告主的投放與平臺的發展。


2012年-2016年:觀看時間、登錄時長


這一時期,YouTube推薦機制發生了一項重要轉折——加入了觀看時間和登錄時長兩項指標。觀看時間是指通過用戶觀看視頻的時長來側面衡量視頻的質量,更加強調用戶對內容的投入和參與,以規避「點擊誘餌」。登錄時長則是指用戶在整個平臺上停留的時間,這一指標關注人們觀看某些視頻後是否選擇觀看更多視頻,從而體現平臺的粘性。



2016年:機器學習


在這一年,YouTube公布了白皮書,解釋了深度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在算法中的作用機制。此外,該論文還拆解了YouTube對視頻進行排序、推薦的各項指標,分別為:觀看次數(視頻的點擊量);觀看時間;用戶在某頻道觀看了多少視頻;用戶近期如何觀看此主題視頻;用戶的搜索記錄;用戶的觀看歷史;用戶的人口統計學信息與地理位置。


YouTube不斷升級算法,本意是為了優化內容生態以促進平臺的可持續發展,但同時也傳播了虛假新聞、仇恨言論等有害內容。平臺也在不斷調整,例如:2017年,調整算法以改善彈出的新聞視頻質量;2019年,YouTube宣布不再推薦可能會傷害或誤導用戶的內容。


YouTube算法如何運作


目前YouTube算法指標主要包含以下幾項:


是否觀看:體現為點擊量高的熱門內容;


觀看時長:觀看時間較長的頻道和視頻往往更容易被推薦;


登錄時長:觀眾花在平臺上的時間,在觀看某些視頻後是否選擇看更多視頻;


內容評分:點讚、踩贊、分享,「不感興趣」按鈕的點擊;


「觀看速度」:在視頻發布後立即觀看視頻的訂閱者數量。視頻的觀看速度越高,排名就越高。在對視頻進行排名時,YouTube也會考慮視頻發布者擁有的活躍訂閱者的數量。


算法的主要任務有二:


第一,幫助用戶找到他們想看的視頻;


第二,提高用戶的長期參與度和滿意度。


因此,「弄清用戶喜歡什麼」是YouTube算法的要義所在。


如何弄清用戶的喜好?YouTube在2016年發布的算法白皮書打開了這一黑箱。白皮書顯示,在機器學習的模型結構中,有兩個網絡在起作用:


漏鬥式的模型結構,來源:《YouTube推薦機制的深度學習網絡》,2016年


候選網絡:記錄用戶的活動歷史,輸出與之相契合的幾百個視頻作為可能推薦給用戶的候選。


排序網絡:排序階段更多是面向「場景」,記錄用戶點擊視頻的地點、時間、操作,相比候選網絡,這一步納入模型的指標更細緻,例如,用戶最近的一次搜索詞、上一次觀看的同一主題下的視頻數量、上一次觀看同主題視頻的時間、用戶所使用的語言等等。在為每個視頻打上更詳細的標籤的基礎上,依照標準給候選網絡中的視頻打分,從而確定最終的推薦結果。


通過這兩個網絡,YouTube運用機器學習,搭建出一個個人化的候選網絡和排序網絡,將用戶對YouTube的使用具體到某個場景中,讓首頁顯示與用戶更相關的推薦內容。


總體而言,整個推薦結果的生成是從終端到終端,高度個人化,但追根溯源,這一系列算法的排序與推薦都離不開用戶長期穩定的使用。



被篩選出來的視頻會呈現在六個關鍵位置:搜索結果、推薦內容、用戶主頁、熱門內容、頻道訂閱、用戶通知。


平臺的策略:更負責、更開放


在過去的三年裡,YouTube也是水逆不斷。仇恨言論、極端內容、虛假新聞、過濾氣泡引發用戶憂思,其算法被斥為「錯誤信息的引擎」、「極端主義者」。要想促成平臺訂閱的可持續性,光依靠算法升級,還遠遠不夠。


平臺策略作為調控的「另一隻手」,也在嘗試施以積極的影響。


公開算法策略,提升參與度


面向公眾、更開放、更透明,這成為近年來YouTube的一條試水路徑。


首先,在算法的調整中著力提升用戶的參與度。2019年6月,YouTube宣布將公開部分算法的運作機制。在推薦視頻的下方,YouTube會解釋該視頻為什麼會進入用戶的首頁。


此外,功能上增加了可排序的主題和過濾功能,人們可以在首頁頂部點擊他們想要探索的特定主題,能夠更具體地選擇他們希望看到的推薦視頻類型,以及他們希望看到的視頻來自哪些創作者,這使得用戶可自主決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幫助算法更科學。



另一方面,針對內容創作者,YouTube開設了專門的「創作者學院」,重點培訓內容生產者提升頻道吸引力。一方面向內容生產者說明YouTube算法機制的運作模式、內容的展示界面,幫助他們了解YouTube內部如何運作;另一方面訓練內容生產者設計縮圖、標題、關鍵字,以便用戶更容易搜集到影片。


嚴抓內容品控,方法多元化


內容品控,是促進訂閱的持續動力。為了減少重複內容、有害信息、虛假新聞,YouTube出臺多元手段以維護其內容生態。


打擊重複內容:YouTube一再致力於提高原創內容的吸引力,加強對重複低質內容的篩選和打擊。例如在2019年9月,YouTube聲稱在第二季度刪除了5倍多的不良內容,包括仇恨言論、虛假信息等。


算法推薦優化:算法機制也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用戶被鼓勵觀看更多元的新內容,防止個別頻道的爆發式推薦。


用戶協同淨化:除機器識別外,YouTube還引入人工機制,用戶可以通過「舉報」標記不良內容,協同參與平臺內容的治理。



懲罰舉措升級:YouTube沿用了原有的「三振出局」的懲罰系統,它指的是被舉報三次的帳號將無法再使用。在此基礎上,YouTube增加了警告系統,提高處罰系統的透明度,闡明處罰原因、後果以及申訴方式。此外,它更是利用「重定向方法」對恐怖主義內容進行打擊。


「重定向方法」:指的是內容審查員會移除恐怖分子招募視頻,與此同時,招募視頻的搜索結果將重新定向到反恐怖主義和反極端主義的視頻。YouTube也對推薦系統進行了調整,擦邊內容的搜索結果將重新定向到權威信源,比如CNN、福克斯等。


視頻內容評級:YouTube會針對視頻內容進行評級,如「無益處的極端血腥或暴力」,或是支持仇恨思想的視頻都會被內容評級員給予低評級,隨後平臺AI系統會根據評級結果進行機器學習,減少爭議性視頻出現在推薦系統中的概率。


此外,YouTube為促成訂閱還做出許多小的嘗試。例如開發簡單的頻道訂閱按鈕,用戶只需要把滑鼠停留在播放器左上角的圖標上就可以直接訂閱;開放內容資源,許多原創視頻、電影和現場活動免費提供給所有YouTube觀眾,中間插有廣告。但是,高級會員可以無廣告觀看內容,區分會員制和廣告投放兩種方式將訂閱分流。


新時期的「迷」與「憂」


儘管YouTube不斷試圖更新其訂閱機制,但近年來相關的焦慮與批評並未消減。


針對其頻頻調整的訂閱機制,人們始終在問這樣幾個問題:


觀看時長的轉向真的能有效引導內容生態的良性發展嗎?


谷歌內部的算法工程師承認,當算法推薦以「點擊率」為導向時,可能誘發奪人眼目的標題黨等現象。但以「觀看時長」為指標,則會帶來奇長的視頻,內容創作者可能僅僅關注時長反而忽視內容創作,也可能因為不堪高昂的製作成本而退出。


以用戶為中心、高度個人化的推薦機制與公共生活的參與如何權衡?推薦機制的調整真的能抗衡有毒內容的泛濫嗎?


算法倫理與平臺責任的關係在新時期需要重新被審視,算法推薦與平臺調整的老路子在意見激化、過濾氣泡加劇的新生態中也呼喚著新的對策。


此外,還有一些具體問題,例如算法向兒童推薦的不良內容如何遏制,這些都亟待平臺解決。



總的來說,儘管YouTube近年來的努力不斷,但其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複雜嚴峻。在憂思齊飛的新當口,YouTube在沿襲以往的同時,另一方面更要重新審視平臺生態,如何在「創作者-用戶-廣告主」的鏈條中重新定位平臺責任,是環繞於YouTube周圍的新型迷思。



相關焦點

  • YouTube刷真人訂閱播放量!1000訂閱背後的油管話語權法則
    youtube訂閱-圖騰視界manyoujingyu1964年,傳播學大師麥克盧漢發出先知式的預言 — — 媒介即人的延伸。作為全球最大的視頻搜索和分享平臺,YouTube成立2005年隨即風靡全球,並於2006年被Google收購運營。如今,YouTube已成為橫跨全球的網際網路影視「巨無霸」。
  • 4種獲得更多YouTube訂閱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將你的youtube頻道打造成賺錢機器的4個關鍵因素。你還可以獲得專業大牛的秘訣,他們已經發掘了youtube賺錢之道。分享你的激情你自己喜歡做什麼?也許你小時候看到祖母教你烹飪,你也迷上烹飪和美食。
  • 看一次Youtube,有多少AI算法為你服務?
    雖然這些算法並不是萬無一失的,但它們對內容的梳理速度顯然要比人工監控平臺快得多。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算法會把有新聞價值的視頻誤認為是「暴力極端主義」,這也是Google聘請全職人類專家與AI合作處理暴力內容的原因之一。YouTube的「首要任務」是避免用戶接觸到有害內容。
  • ...BLACKPINK YouTube頻道訂閱數突破4100萬...點擊率突破100億!
    作為韓國藝人單一頻道點擊率最高的頻道,這是自2016年6月28日BLACKPINK頻道開通以來,時隔4年創下的紀錄另外,BLACKPINK的youtube頻道的訂閱者數量也在迅速增加,僅在一周前,訂閱數就突破了4000萬名美國《billboard》對此表示:「這是繼Justin Bieber、Marshmello、Ed Sheeran、Eminem、Ariana
  • 全球主流社交媒體算法解析: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平臺如何...
    2.歷史記錄——過去你對特定內容所做的動作和反應。這意味著無論是被設計的還是個人選擇,社交媒體算法都使我們能夠創建過濾器以查看所需內容,並刪除所有我們不需要的內容。此外,業內還出現了一種「算法可能會引起信息極化和偏差」的說法。因此,了解算法並了解算法何時發揮作用,這一點很重要。
  • YouTube如何漲粉不花錢?獲得YouTube訂閱者的16個技巧
    YouTube的訂閱人數絕不是一個「虛榮指標」,如果你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訂閱者,也就意味著你將在這個全球第二大搜尋引擎的視頻平臺上獲得更多的自然流量。例如,你至少需要1000名訂閱者才能成為YouTube合作夥伴並開始獲得廣告收入。 即使你只是單純地想為品牌做數字營銷,而不想成為YouTube紅人,訂閱者仍然非常重要。 因為在YouTube用戶每天觀看的10億個小時視頻中,有70%是由YouTube算法決定的。這意味著當你的訂閱者數量增加,並為你帶來一定的點擊量、觀看時長和參與度時,你觸達新用戶的概率就會提高。
  • ...媒體算法解析:Facebook、YouTube、Twitter如何利用算法推薦內容?
    擁有超過500,000名粉絲的專頁用戶,他們的用戶訪問率陡降至2%左右。Facebook表示,這樣做僅僅是因為平臺上的內容變多了,所以人們應該只看到與他們最相關的內容。從那以後,Facebook繼續調整該算法,進一步降低了專頁的用戶訪問率。
  • YouTube Premium值得訂閱嗎?
    想必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多數人都對YouTube有所了解,沒錯,它就是全球最大的視頻分享平臺,有點類似於國內的嗶哩嗶哩,主要由用戶上傳視頻,但平臺本身也製作一些原創劇集,也有一些電影電視劇可供觀看,但需要額外付費。本文所介紹的YouTube Premium是YouTube所提供的一項會員服務,之前叫做YouTube Red。
  • 推廣Youtube頻道的13種方法
    在YouTube上吸引粉絲和訂閱,提升觀看量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同時也是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的。下面我們就談談如何通過社交媒體以及其他方法讓你的頻道脫穎而出,獲得更多曝光度。1、應該如何利用社交媒體上推廣YouTube頻道社交媒體是任何一個營銷者都不能忽視的推廣方式,youtube的推廣也離不開社交媒體,當時到底哪一種最有效,這個應該沒有統一的答案。
  • YouTube視頻推薦算法:5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
    YouTube會在新視頻中分享有關其搜索和推薦算法工作原理的更多詳細信息,該視頻將幫助公司回答用戶的問題。據悉,YouTube小組在本月初發布了類似的視頻,儘管其最新視頻回答了一系列全新問題。有很多內容需要討論,所以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視頻平臺都說要做中國的YouTube,到頭來卻都做成了Netflix-虎嗅網
    2016年4月,也許是受到視頻網紅papi醬成功融資的影響,她決定進軍短視頻網紅界,她在在某個知名視頻平臺上建立了一個視頻自媒體頻道——「刺蝟老師教英語」。 刺蝟老師有備而來,在接近2周的時間裡,陸續上傳了28個英語教學視頻。在視頻中,她精心準備PPT課件,故事與圖片穿插其中,通過畫外音形式給讀者講授課程,同時介紹西方文化與習俗。
  • 盤點計算YouTube網紅能賺多少錢 2萬個訂閱量即將迎來機會
    簡單來說,頻道必須有1000名訂閱者,過去的12個月內有效公眾觀看時長超過4000個小時,所在地在YouTube合作夥伴計劃適用的國家和地區,關聯了一個AdSense。滿足以上條件,就可以想YouTube平臺提出申請,YouTube平臺審核(包括審查頻道上的視頻沒有違反平臺內容管理政策)之後,平臺才會允許你的視頻被投放廣告並且給您分錢。
  • YouTube就是「油管」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視頻平臺。youtube在國內屬於封禁狀態,因為「you」和「油」諧音,「tube」英文翻譯為「管子」,所以大家都叫他「油管」。(我第一次聽到油管還以為是加油的管子,尷尬……)油管上的大佬遍地,大家熟知的李子柒也在這發布了視頻,1370萬訂閱者,恐怖如斯!我們平時在抖音、b站等各大熱門平臺上能刷到的熱門或者拍的好的視頻在這裡基本都能看到,因為視屏太多,搬磚的人也多,所以這裡也是「搬磚者的工作車間。」
  • youtube引流到亞馬遜有哪些方式?怎樣在youtube上找紅人?
    一、Youtube營銷的特點 1、Youtube第一個特性就是高權重平臺,適合做第三方快照SEO,我們常說第三方高權重快照壟斷,意思是假如你想做某個關鍵詞排名,如果你自己的網站權重本身不高的話,就先去高權重平臺上做關鍵詞排名,借力把關鍵詞排上去,這個是最快速見效的。
  • youtube收益最高的5大中文頻道,吊打許多上市公司
    整理出去一份youtube中文個人博主的榜單,這裡面不包括官方機構和和明星藝人,每個數據平臺在統計上可能有些時間差異以及標準上的差異,所以請大家不要糾結這份榜單的絕對準確性,可以把它當做一份參考。這裡的數據來自於youtube官方算法。
  • 全球主流社交媒體算法解析:Facebook、YouTube、Twitter如何利用...
    2.歷史記錄——過去你對特定內容所做的動作和反應。這意味著無論是被設計的還是個人選擇,社交媒體算法都使我們能夠創建過濾器以查看所需內容,並刪除所有我們不需要的內容。此外,業內還出現了一種「算法可能會引起信息極化和偏差」的說法。因此,了解算法並了解算法何時發揮作用,這一點很重要。
  • Youtube賺錢,一個被多數人忽略的渠道……
    很多不看國外視頻的朋友都不太清楚,目前多數做自媒體短視頻的大V,都已經在YouTube上做的很好,比如國內人知名旅遊冒險:雷探長;三農領域的:華農兄弟;案例查看1.冒險雷探長在youtube,雷探長從17年註冊帳號,
  • 如何用播客客戶端訂閱 YouTube
    它把YouTube 頻道轉為可供播客軟體訂閱的 RSS Feed,使 YouTube 內容帶上播客特性。 使用場景 我長期在家放著一塊樹莓派,跑著 Podsync,訂閱的 YouTube 頻道新影片發布沒多久,就能收到播客軟體自動下載完成的通知,一氣呵成。 選擇以播客形式收聽的節目,大多都是 15 分鐘起步的時事評論、清談節目。
  • 雜誌貓是一家誠信的雜誌訂閱平臺
    1、關於起刊:收到訂閱需求後,會和每個雜誌社確認清楚,最快的起刊時間、價格、周期等信息,再及時反饋給訂戶,一對一確認訂單的細節;2、關於訂閱:因雜誌訂閱的特殊性,自主開發了一套操作體驗簡單的訂閱系統,讓訂戶的訂閱
  • Rebase2.0算法穩定幣應用時代來臨,類AMPL將變成收藏品
    引言:算法穩定幣進入Rebase2.0時代,兩個特徵:一個是博弈者疊加多重參與模式,博弈系統更完美;另一個是DeFi可集成,讓算法穩定幣的最大價值變成「可應用」,而不是僅限於炒作。算法穩定幣正在進入Rebase2.0時代。Rebase2.0的特徵,設計思路上就是用戶「主動」參與博弈,實現彈性調節,這是和Rebase1.0不同的地方。另外就是代幣可以集成到其他DeFi中,這樣代幣的「應用」屬性加大了,整體市值自然大於Rebase1.0模式的純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