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三國東吳不可多得的完美人才

2020-12-22 燈花物語

太史慈在東吳早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完美型人才。

孝——北海相孔融因為欽佩太史慈,於是幾次問候他的母親,並饋贈禮物。所以當孔融被黃巾軍包圍於都昌,萬分危急時,太史慈奉母親之命單人步行去幫助孔融,冒死衝進城去,又冒死衝出去搬兵,終於解了孔融的危難,回來向母親復命,這是事母至孝啊!義——太史慈來幫助孔融,冒死衝進城後,立即要求領兵出城殺敵,孔融不許。幾天後又苦勸孔融,才允許自己冒著生命危險殺出城去搬救兵,然後帶著救兵去解圍。忠人之事,盡己之力,有始有終,這才是大義。勇——在整個救援孔融的過程中,太史慈英勇無畏,自不必說。後來太史慈投劉繇後,孫策徵伐劉繇,太史慈在與一名騎兵去偵察敵情時正碰上孫策。孫策當年曾與曹操等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英勇善戰,極負盛名。當時孫策帶領十二個人,都是韓當、宋謙、黃蓋等勇將,敵我力量懸殊,但太史慈毫不畏懼,立即上前鬥孫策。結果孫策抓了太史慈背後的小戟,太史慈則搶到了孫策的頭盔,直到兩邊的隊伍趕到才罷手。《三國演義》中有一節叫「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寫得驚心動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這段史實的演義。太史慈曾隨孫策討賊,有一賊在城頭上據城而罵,手扶橫梁,太史慈一箭射中敵手,釘在橫梁之上。營外萬人喝彩。史書記載說太史慈「弦無虛發」,真名不虛傳。智——當太史慈欲突破都昌之圍搬兵時,敵兵圍困甚急,靠力戰已經很難衝出去了。於是太史慈每天帶兩名騎兵到城外射箭,敵人紛紛出動,但太史慈射完就回去了,第二天照舊。第三天敵人已經麻痺了,太史慈便乘機衝出包圍圈,順利搬來了救兵。信——劉繇在豫章病死後,手下一萬多人沒有去處。孫權派太史慈去招撫。因為太史慈以前曾投奔了劉繇,且與劉繇是同郡人,所以有人認為太史慈有了人馬以後必不返回。孫策則認為不會。果然太史慈完成任務,在約定的時間返回了吳郡,不失信於孫策。忠——當曹操聽說了太史慈的名聲後,也欲拉攏,便派人給太史慈送去一封信,內無一言,只有一味「當歸」藥材,其意自明。但太史慈既跟從了孫策,便對曹操置之未理。只可惜太史慈只活了四十一歲,要不然他的成就未可限量。

從東吳發展史來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僅以武將論,早期有周瑜、呂蒙、程普、黃蓋、韓當、周泰、甘寧等名將,後期也不乏賀齊、全綜、呂岱等人傑,雖遜於魏,但遠勝於蜀,蜀國最後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所以東吳正因為有了太史慈等一大批優秀人才盡心竭命,以死效力,東吳的生存時間才才比蜀漢要長許多。

事業興廢皆由人,能得人才,並盡其才,事業怎能不興旺呢?大至一國,中至一域,小至一家,其理皆然。

三國賈詡:有才無德,不是好幹部

三國時期,吳國大臣丁奉生前地位顯赫,身後為何家人被流放

相關焦點

  • 三國猛將太史慈,武力值不輸趙子龍,智救孔融,為何不出名?
    三國是歷史上名將輩出的一個時期,說起東吳猛將,人們會想到五虎上將,還有百騎截營的甘寧等,其中還有一位叫太史慈,是《全唐詩》中孫元晏所寫的「聖德招賢遠近知,曹公心計卻成欺」的主人公。太史慈的真實事跡在史書記載中並不詳盡,那麼為什麼他會被稱為是「東吳第一猛將」呢?
  • 全新三國炫技卡牌手遊《驍將三國》,東吳神將助主公一統天下
    《驍將三國》是一款全新三國RPG炫技卡牌手遊,以三國為藍本,加以全新的故事,帶你從一位少年郎的視角感受三國,去招募華麗三國英雄,策略搭配羈絆情緣,釋放碎屏合體神技,成就一方霸業統治。還有配飾爭奪、金闕之巔、絕世戰馬、赤壁之戰等精彩玩法,帶你體驗其中的徵伐與激戰的魅力。
  • 《三國演義》東吳四大武將排名、第四名號稱福將、第一武將難抉擇
    引言:《三國演義》中,東吳的存在感在魏蜀吳三國中是相對比較低的,說起東吳名將,更是不如蜀國與魏國的將領知名度高,二十四名將前十名中,東吳名將居然一個都沒有上榜。按道理說周泰這樣的出身在三國時期不會有什麼發展,不過正因為周泰救了孫權的命,才被孫權重用。在孫策攻打吳郡的時候,周泰與孫權一起鎮守宣城,在這期間,山賊居然來攻城,這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完全是意外情況。周泰為了保護孫權,身中12槍,差點命喪於此,幸虧當時的神醫華佗救治,才令周泰保住了性命,周泰也因禍得福,被東吳重用。這些事跡還看不出來周泰多厲害,只是忠誠神勇。
  • 東吳猛將如雲,除卻孫策、太史慈,誰還能擔當「江東頭號高手」?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嘅故事都系廣為人知,相信好多小夥伴噉你們都好鍾意睇《三國》,小作當年都系讀唔落十次,次次讀都有唔同嘅感受。今日小作帶大家分析下《三國》中東吳嘅戰鬥力問題。這時甘寧就提出自己只需要一百馬就可以戰勝曹操,重話如果有人傷亡就唔算有功,然後甘寧領兵夜襲曹營,殺死曹軍阿兵哥無,兼夾順利帶領一百阿兵哥返咗東吳大營,果然冇一個傷亡。而小說中提到嘅此次濡須口之戰,喺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據《三國志甘寧傳》記載:「後曹公出濡須,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權特賜米酒眾餚,寧系料賜手下百餘人食……至二更嘅時候,銜枚出斫敵。
  • 太史慈是東吳戰神,孫吳還有兩位大將,足以媲美曹劉猛將
    三國時期是一個群雄並起、諸侯割據的時期。這一時代,各種賢相名將輩出,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人曾給三國中的武將按照武力值排了個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而在魏蜀吳三國之中,每一國都有幾位最優秀的將領。劉備的蜀漢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 三國時期東吳著名人物
    孫堅,東漢末年將領、軍閥,東吳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據傳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孫權,三國時期孫吳的建立者,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
  • 《三國志戰略版》太史慈怎麼樣 東吳強將太史慈玩法分享
    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過人。曾為救孔融而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援。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 東吳第一猛將太史慈與張飛,誰更勝一籌?
    《三國演義》中東吳可謂名將的荒野。蜀漢有五虎上將,戰鬥力冠絕天下;曹魏有五子良將,雖與五虎上將相比差距明顯,然實力不可小覷。唯有東吳,經營江東幾十年但猛將少得可憐。即便有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此等良才,也都是長於謀略而於單兵作戰能力十分差勁。
  • 三國志戰略版太史慈武將詳情介紹 東吳強將太史慈攻略
    他身上有著較為優秀的武力以及合格的統,智,速,但如果單看屬性和兵種適性的話,太史慈似乎還不夠亮眼。若是結合他的自帶戰法神射的話,太史慈必將煥發奪目光彩。神射能夠讓太史慈獲得永久的連擊狀態,另外獲得降低敵方統率,實現破防的戰法效果,該效果每一回合疊加一次,最高可疊兩次。PK賽季中裸衣血戰改變了戰場格局,單單是3回合的高概率連擊便令所有人趨之若鶩。
  • 為什麼智勇雙全的太史慈被認為是東吳最悲劇的名將呢?
    以演義而論,太史慈結局或者可以說悲壯,但以史而論,稱太史慈為東吳最悲劇的名將應該也是算不上的。《三國志》中的太史慈算不上最悲催太史慈在陳壽《三國志》中被稱為「」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書中,孔融以及劉備對於太史慈人品也都是讚賞有加,而志書中也特意描述了太史慈不僅有忠信守諾之品,更有中國最美的傳統美德-孝義。自孫策時歸順後,便一直忠於東吳勢力。在孫權時代,被認為太史慈能制服曾作亂的劉磐,故而派他在南方鎮守管理實務。對於這點,《三國志》在前面加了點小插曲,即講述了曹操聽聞太史慈名聲,特派人送了書信,但書信中卻什麼都沒有,不過一味藥材當歸。
  • 三國殺:顏值在線戰力逆天,盤點最具設計感的強勢武將!
    #《三國殺移動版》無疑是一款擁有著非凡意義的國產手遊,除了開創了國內三國卡牌的先河,其對於武將的設計更是獨當一面。在《三國殺移動版》中,有這麼幾位頗具設計感的強勢武將,你知道他們是誰嗎?第一位:孫策孫策原本是江東霸業的奠基者,綽號"小霸王",來到《三國殺移動版》中,孫策既繼承了"江東小霸王"的稱號,其【激昂】【魂姿】【制霸】技能也呼應了歷史故事。可以說,孫策不僅擁有著極高的設計感,其強度也十分突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完美武將。
  • 三國志戰略版太史慈武將詳情解析 太史慈搭配攻略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提起三國的頂級武將,人們很少能夠優先想到東吳的人物,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通常在於東吳頂級精英們的光芒綻放宛若曇花一現般:孫堅37歲身死,孫策享年僅僅25歲,東吳最大牌面的人物周瑜也只活到了36歲。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只有四位來自東吳,為什麼甘寧和周泰名列其中
    魏蜀吳三國,無論哪一國,都是人才輩出,曹操以唯才是舉著稱,所以吸引了很多人才投靠,劉備也不例外。作為東漢皇族的後裔,劉備自稱劉皇叔,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於是很多人前去避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也不甘示弱,憑藉在江東的影響力,孫權先後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隨後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人。
  • 如果三國時期東吳也評五虎將,孫權哪些大將有資格?
    (千年風霜·第108期·三國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熟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在戰場上徵戰最得意的便是他的五虎大將,個頂個的英勇,而曹操集團也有智勇雙全的五子良將,雖說江東孫權沒有那麼強的猛將陣容,但他手下也少不了能徵慣戰的大將,除過四大都督,我們來說說其他有資格入選的大將
  • 三國群英傳7,東吳12良臣美將,水面戰爭的王者
    在三國群英傳7裡,前面已經提到了魏國和蜀國的猛將,今天再來回顧一下吳國的良臣美將。奈何在一次狩獵的過程中,遭到刺殺,最後傷重而死,如果孫策沒死,或許東吳絕對不會龜縮在江東以求安穩,徵伐才是孫策的風格孫策還是相當受到奧汀青睞的,三國群英傳6的開場動畫就是孫策大戰呂布,而在群英7中,孫策絕對是東吳最猛的武將,基礎武力95,智力83,三個特性:驍勇,槍術精髓和挑釁驍勇:大幅增加必殺發動機率
  • 如果孫策、太史慈、程普群毆趙雲,會是什麼結果?
    在漢末三國中,三方政權都有著不少出色的人才,相對知名的肯定是曹魏與蜀漢,東吳就顯得較為低調點。 很多人讀三國,也不是那麼在意東吳。由於這個因素,東吳內部的諸多文臣武將就被忽視了。其實像孫策、太史慈這些人,實力都是相當強悍的。
  • 三國正史中太史慈的武力到底有多強?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
  • 三國中,能單挑太史慈的猛將都有誰?至少這七人武力都不在他之下
    說起《三國演義》中的太史慈,想來大家一定對他都不陌生。這主要還得歸功於東吳小霸王孫權的襯託。當年孫策率領十二騎去探訪劉繇的軍營,這個消息被劉繇手下大將太史慈得知。
  • 東吳也是三國時期雄踞一方的霸主,為什麼關羽卻始終看不起東吳?
    關羽看不起東吳是有道理的。三國歷史上,曹操憑藉自己的能力,組建軍隊,滅了袁紹,呂布等諸侯,平定北方;劉備是關羽的大哥,也是白手起家,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做了江東之主,孫權屬於富二代,所以關羽瞧不上孫權。
  • 《全戰三國》太史慈圖鑑 太史慈屬性效果一覽
    導 讀 全戰三國太史慈怎麼樣,這也是一款非常火爆的遊戲,那麼遊戲中的武將「太史慈」又怎麼樣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