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中單工具人」是最近王者榮耀流行起來的術語。
王者榮耀作為競技遊戲,職業分工必不可少,每個位置承擔著各自不同的重任,坦克英雄是隊伍的屏障,輔助位置是隊伍戰術的執行者,戰士可以承擔前排位置,又可以繞後切入,刺客是隊伍的收割者,射手是隊伍的物理輸出核心,法師是隊伍的法術輸出核心,但是在現階段版本,本該是隊伍核心輸出的法師位置,卻變成了「中單工具人」,逐漸演變成為了隊伍的輔助者,為什麼隊伍的核心法術輸出位置,現階段如此尷尬?
本篇文章結構
第一:中單工具人定義
第二:中單工具人第一次出現
第三:現階段出場法師特性
第四:中單工具人出於版本逼迫
第五:職業特色與定位需要明確
中單工具人定義
中單工具人,顧名思義,從字面上理解中單法師已經失去了本身能力與定義的初衷。
中單法師位置,從MOBA遊戲來看,應該是團隊競技的核心輸出位置,因為中路的距離相比於邊路更近,這就讓兵線到達時間更短,所以在一定時間內,中路可以多出幾波兵線,這就讓中路有了更快的發育速度,有了經濟的支持,中路法師可以在團戰中打出爆發傷害,作為隊伍AOE傷害的唯一輸出,本該屬於隊伍的核心位置,但是現階段與同為AD輸出的的射手相比,地位天差地別。
中單工具人,已經從AOE輸出核心轉型,更多的作用是輔助其他位置,配合分路與打野打開優勢,從當初的被團隊配合對象,演變成配合隊伍的對象,其功能就像團隊的工具一樣,被廣大玩家戲稱為「中單工具人」。
中單工具人第一次出現
在S13到S16賽季,由於射手前期的弱勢,很難有安逸的發育的環境,所以下路射手經常被打野作為前期「問候」的對象,兇險的發育環境讓射手前期經常發育脫節,後期難以發揮作用,於是雙邊路戰士誕生了。
而中路法師前期傷害的不足,很難對邊路戰士造成致命的威脅,後期雖然擁有了爆發能力,但是面對擁有魔女鬥篷的半肉戰士,一套技能的傷害顯然不能讓戰士喪失作戰能力,而處於技能空白期的中路法師面對戰士只能坐以待斃,法師的爆發能力顯然不適合雙邊路的版本。
於是中路法師由主輸出定位演變成主輔助副輸出,既然作為輸出核心無法發揮他的作用,那就專心輔助雙邊路,當初版本中扁鵲與楊玉環等英雄(擁有回血能力與法術輸出能力)直接佔據了中路法師位置也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這是中單工具人的都第一次出現,雖然法師還保留著其AOE輸出能力,但是更多的是偏向於輔助隊伍雙邊路,但是當時的中單工具人沒有現階段版本如此盛行!
現階段出場法師特性
這是最近中單法師的出場率排行榜,由於圖片的原因,我們只截取了前五名。
我們看甄姬、王昭君、鍾馗、安琪拉的共同點
這四位英雄的共同點就是團控效果,甄姬與王昭君的冰凍效果,鍾馗的勾人能力與大招團控效果,都可以為隊伍提供很大的輔助效果,榜單稍後的張良、墨子同樣如此。
而偏向於輸出的法師英雄出場率驟降,像貂蟬、諸葛亮、高漸離等偏輸出的英雄出場率基本上全部靠後,傳統型爆發法師的位置屬實尷尬。
而作為法術刺客的不知火舞、上官婉兒等十分依靠經濟的英雄,更是在團戰中難以打出爆發傷害秒殺敵方!
註:榜單中的妲己雖然擁有第三的出場率,但是其勝率明顯與上述英雄格格不入,其控制單一、操作無腦以及上手難度低造就了妲己的高出場率!
中單工具人出現是出於版本逼迫
在S17賽季改版後,射手位置直接從邊緣人物蛻變為隊伍核心,發育路的大改版讓射手一改往日的低迷現象,成為了團戰的關鍵點,而對抗路的改版,讓以往發育速度不虛射手與法師的戰士直接成為了隊伍的末尾位置,但是戰士與射手相比,擁有不俗的護甲加成優勢,在團戰中射手單方面還是懼怕戰士的切入突襲,但是法師不同,對抗路經濟的落差不能在中期順利合成魔女鬥篷,在團戰中很難承受法師的爆炸傷害。
雖然S17賽季是射手的天下,但是法師在隊伍中還是擁有一定的存在感。
S18賽季的改版直接讓中路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S18賽季為了挾制射手的一家獨大,對抗路直接改版,經驗兵的加成讓對抗路脫離了隊伍的末尾位置,對抗路擁有與打野同樣的經驗優勢,1分45秒升到4級,讓對抗路不再是前期雙方交戰的主戰場。
但是由發育路連體嬰現象的出現,讓射手位不但沒有降低熱度,還繼續霸佔著團戰主宰者的頭銜,尷尬的打野位對於雙邊路的前期幹擾中根本佔不到便宜,只能在前期頻繁的幹擾中路。
中路被頻繁幹擾以及被頻繁吃兵線,讓中路法師的發育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本來擁有峽谷兵線優勢的中路(同樣時間,比雙邊路多一波兵線優勢),卻直接成為了隊伍中裝備成型最慢的位置,而沒有裝備加成的法師的輸出能力可想而知。
弱化的單體免傷到群體免傷對法師的進一步限制
弱化本賽季的改版由英雄本身單體的免傷到增加免傷範圍,這讓本身以群體傷害為長處的法師,輸出能力進一步削弱,輸出能力對團隊做不出貢獻,法師位置不得已只能向輔助方向靠攏,慢慢就出現了「中單工具人」現象!
從上述來看,不管中單工具人第一次出現,還是到現階段的中單工具人,都是被版本逼迫而出現的現象,法師本身擁有的爆發性、團體輸出性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只能反其道而行之,適應版本是中單法師無奈的選擇!
職業特色與定位需要明確
職業平衡是每款競技遊戲頭疼的問題,有時候會因為某一點的調整而牽連整體布局,平衡性很難把控。但是在王者榮耀中「中單工具人」的出現,卻是峽谷調整超出基礎線而出現的奇葩現象。
在現階段遊戲中,本身最重要的中路塔,經常出現在遊戲前期就失守的現象,而中路按道理說是峽谷中最容易防守的防禦塔,擁有雙邊路快速支援的便利,卻在遊戲前期難以防守。
中路法師工具人經常會由於配合打野與分路出現中路塔無人防守的現象,而本該屬於中路法師防守的中路塔,在團隊眼裡完全比不上分路打出優勢帶來的效果大。中路法師存在感越來越低,中單工具人的登場率也越來越高,持續造成了法師變為中單工具人的尷尬!
而職業平衡必須保留每個職業的特性,本該單獨屬於法師的群體傷害爆發性,現在的發育路射手同樣具備,團戰中根本不再需要法師提供的群體傷害,靠射手一樣可以達到同樣效果,當初職業定位的初衷在哪裡?
結語
在如今中單法師越來越偏向於輔助的同時,法師AOE傷害的特性再逐漸消失,我們無法對「中單工具人」做出利弊評價,因為中單工具人的勝率確實比正統法師的勝率高出太多,但是這種打法確實違背了職業定位的初衷,我們不能過分否定,也不能過分肯定,本該屬於各職業本身的定義慢慢消失,只能說競技遊戲已經脫離了本該屬於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