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寫反字,左右不分?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2020-12-12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一些寶媽發微信向我反映,日常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總發現孩子寫反字。比方說總是把6寫成了9,把字母b寫成了d。不僅在學習方面出現了左右部分的問題,在這場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把鞋左右穿反,衣服不會扣扣子等。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陳小春的兒子Jasper,陳小春曾經在網上曬出他曾經寫的字,其中就把"小"字寫反了。相信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而也有許多的父母覺得這純粹是因為孩子左右不分。但其實,孩子總是寫反字不僅僅是因為左右不分,還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總愛寫反字,原因不僅僅是左右不分

很多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學習或寫作業的時候,總會發現孩子容易寫反字。有一些父母總覺得孩子寫反字是因為左右不分,但其實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雖然說,左右不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向充滿困擾的事情,也有研究表明,30%的人再區分左右的時候要比區分上下多花12秒的時間。

因此,父母在對待孩子左右不分的時候總是不以為意,覺得孩子是因為還小,等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辨別了。但其實,一般正常的孩子到了兩三歲就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左右,如果孩子到了三歲以上仍不能夠分清左右,甚至是經過父母或老師的教導後仍不能夠改正,那麼父母就要予以重視了,這很可能是因為孩子患上了"感統失調"的問題。

孩子寫反字背後的真正原因——感統失調

其實有一些孩子寫反字背後的真正原因,並非是左右部分,而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的問題。據調查顯示,感統失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十分普遍。中國兒童的感統失調率已達到80%以上,換句話說,就是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感統失調也有許多的分類,不同的類別對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人體的感統失調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視覺失調,聽覺失調,觸覺失調,前庭系統失調,本體系統失調,它們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1、視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

視覺失調的孩子在閱讀時常常會出現錯字,添字,看錯行或漏字的現象。視覺失調會嚴重的影響孩子的閱讀狀況,影響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2、聽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聽力狀況。

聽覺失調的孩子一般聽力方面比較弱,也常常接受不了外界大聲的刺激。聽覺失調的孩子常常表現為聽不清別人說的話,或者是經常忘記別人說的話。聽覺失調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在學校聽不清老師上課的話,因此常常在學習上出現問題。

3、觸覺失調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助覺失調的孩子一般會表現出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差。當他們處於陌生的環境時內心會感到焦慮不安。他們常常不允許別人碰自己,因此在學校中總是與他人處於隔絕關係,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4、前庭系統失調會造成孩子有多動性

前庭系統失調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是分不清方向。這類藍桶十條是由於前庭網膜的協調和掌控功能不足所引起的,造成孩子的重力感和平衡感失衡。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自然也影響學習的效率。

5、本體系統失調導致孩子協調能力差

本體系統失調的孩子動作協調能力比正常孩子差,他們常常走路容易摔倒,走路容易迷失,動手能力方面也相對較差。

感覺統合是所有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的基礎,出現感統失調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那麼,作為父母要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狀況呢?尼莫媽媽和各位父母分享五個小遊戲,有效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

懂得用這5個小遊戲,輕鬆解決孩子"感統失調"問題

1、"挑豆豆"遊戲

挑豆豆遊戲是一款有效提高孩子注意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遊戲。在遊戲開始之前,父母可以先準備幾雙筷子和一些豆子。然後和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比賽,看看誰用筷子夾出的豆子更多,誰就獲得勝利。

這款遊戲可以有效的鍛鍊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在遊戲中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能夠有效地緩解孩子觸覺失調的狀況。遊戲的形式也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參與興趣。

2、不倒翁遊戲

不倒翁遊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促進孩子平衡感的發展。父母可以陪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後雙方兩人伸開手臂,一起在原地做旋轉。當下次旋轉的時候,要往相反的方向轉。

這個遊戲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前庭神經系統的發展,提高孩子的身體平衡能力,也更好地培養了孩子的方向感,緩解了孩子前庭系統失調的狀況。

3、跳格子遊戲

跳格子遊戲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判斷能力, 也有利於孩子身體各部分肌肉的控制和協調。跳格子遊戲需要父母先在家裡鋪上拼圖地墊,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提示跳到相應的格子上。

這款遊戲能夠潛移默化的給孩子灌輸空間概念,看和聽相結合可以提高孩子的視覺和聽覺能力,這款遊戲也需要孩子高度的集中力,從而也可以有助於孩子注意力的提高。

4、運輸氣球遊戲

運輸氣球遊戲需要孩子們與他人進行互動和身體的接觸,因此能夠有效的緩解孩子觸覺失調的問題。在這個遊戲中,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之間,將氣球夾在兩人身體的兩旁,然後運送到指定的終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之間要保持平衡和緊密的身體接觸,才能夠保證氣球不脫落。

在玩這一項遊戲的過程中,增加了孩子與他人身體接觸的頻率,減輕孩子與他人接觸時內心的恐懼感,從而有效緩解孩子的觸覺失調問題。

5、正話反說遊戲

正話反說遊戲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覺能力和專注力,有效的刺激孩子大腦的運轉,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正話反說是指父母先準備一些字條,字數可以是3到5個字。然後父母按照順序念一遍,而孩子要做的是將倒順倒念出來。比如父母說:"真好看"。孩子就要反應回答道:"看好真。"

在這款遊戲中,父母可以儘可能的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詞條,提高孩子的參與度。正話反說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聽覺能力失調的問題,同時也能夠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家長要做好引導
    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嗎?原因往往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簡單。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因為他已經「感統失調」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呢?又是什麼導致了「感統失調」?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矯正呢?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 孩子膽小、注意力難集中,可能是「感統失調」,別因疏忽致遺憾
    再簡單點給大家解釋,蒙氏感官課程上有個教具叫做音筒,紅色音筒,藍色音筒各三個,分別裝著三種不同的物質。搖晃聽筒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需要按照聲音進行配對。 老師會引導觀察瓶子顏色,先拿哪一個顏色,並且搖晃聽聲音,再配對,這就是視覺和聽覺的統合。
  • 學會這五種家庭感統訓練,孩子將遠離感統失調
    一直關注優佳加的家長對感統知識已經比較了解,除了教大家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更重要的是做到提前預防,今天就來講解簡單又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促進親子關係家庭訓練的執行者主要是家長,以孩子為中心頻繁互動,當孩子達到訓練要求時,家長可以多鼓勵、表揚,也可以設一些小獎勵作為目標,不僅方便家長掌握孩子的訓練情況,也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有一次我在通過和孩子玩沙子鍛鍊觸覺的遊戲中,他一邊和我用沙子搭城堡,一邊告訴我他最近喜歡哪個小朋友,討厭哪個小朋友,我就問他為什麼喜歡那個小朋友,而又不喜歡另外一個小朋友,他還告訴我他討厭老師讓他吃不喜歡吃的水果,所以他就不喜歡那個老師。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兒童心理衛生專家就曾表示,目前還沒有把臨床感統失調歸為疾病,所以,早教班所謂的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和感統失調有關,這是個「偽命題」。 關於孩子專注力很多家長對「多動」與「好動」的區別也沒弄清楚,這才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比例就被拔高了。
  • 很多孩子感統失調,父母卻後知後覺,錯過運動學習的好時期太可惜
    再簡單點給大家解釋,蒙氏感官課程上有個教具叫做音筒,紅色音筒,藍色音筒各三個,分別裝著三種不同的物質。搖晃聽筒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孩子需要按照聲音進行配對。老師會引導觀察瓶子顏色,先拿哪一個顏色,並且搖晃聽聲音,再配對,這就是視覺和聽覺的統合。
  • 針對視覺類感統失調的家庭訓練方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視覺類失調的表現以及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有粉絲詢問關於視覺類感統失調的訓練方法,所以這一篇著重介紹這一內容。視覺類感統失調可能很多家長覺得陌生,但造成的影響在大多數孩子身上都有體現。
  • 奶奶帶娃一天看十幾個小時電視,感統測試發現孩子語言邏輯均不好
    因此專家指出,這類孩子屬於感統失調,而0-3歲是孩子預防「感統失調」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不夠重視,很可能會影響娃後期的學習和發育。奶奶帶娃一天看十幾個小時電視,專家:孩子語言邏輯均不好吧在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一個關於感統測試的片段。
  • 孩子前庭覺失調,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親測有效!
    口齒不清、語言發展遲緩,學習困難,聽錯、聽不懂問話、理解力差,這些情形都可能是孩子出現前庭覺失調的問題。我在前面發布了很多關於感統訓練的內容,那麼前庭覺是感統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家長問我,希望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那麼今天就講一下,前庭覺失調的幾種行為症狀和遊戲活動方法!前庭覺可簡單理解為人類大腦的門檻,起到過濾信息的作用,掌控身體的平衡感,和空間感。
  • 2個朋友全部退課,感統訓練是交智商稅?沒有量變哪來的質變
    感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能力,不管你在乎不在乎,訓不訓練,它始終都是存在的,唯一的影響是,感統是否失調而已。感統失調是什麼?感統失調也稱為學習能力障礙,是身體各部分和大腦之間的協作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出現了很多不好的行為。
  • 孩子穿反鞋、左右不分,多半是空間知覺出現障礙,用3個方法矯正
    昨天,一位寶媽在微信群求助,她說孩子今年三歲,分不清左右,總是會把左右腳的鞋穿反。熱心的玥玥媽分享了孩子的經歷,玥玥小時候也有分不清左右的情況,當時她和老公都沒有太在意,後來孩子上幼兒園,她經常會穿錯鞋,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排隊做操時,常站到別人的位置上,個別字的筆畫總是反著的。
  • 提升孩子專注力、自控能力的感統訓練遊戲來了,快幫孩子練一練吧!
    現在越來越多孩子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好動等現象,很多家長以為是多動症,其實大部分是感統失調,感覺統合是學習一切的基礎,學習的基礎是專注力! 那麼在家裡如何解決或改善感統失調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呢? 我們先從感覺統合失調的角度分析孩子注意力差的原因: 1、前庭感覺不佳 常易受來自地心引力的幹擾,難以維持內在平衡,從而使大腦保持清晰的警覺狀態的能力出現障礙,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 孩子笨,不聽話,總是走神,愛哭、怕生、膽小可能是因為……
    另一些孩子的問題可能粗心的家長還沒有發現,比如容易摔倒、撞頭,語言發育遲緩,總是安靜不下來,姿態不良……而這些問題都可能是因為沒有經過良好的早期教育,或者親子關係不佳所造成的。比如早教中有個重要的內容叫做感統訓練。
  • 想做「感統訓練」?這些鍛鍊通通不要錢
    在關注孩子發育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對於發育中「異常行為」的擔憂:我家娃是剖腹產、孩子經常晃腦袋、孩子走路不穩、走路踮腳尖、孩子怕髒東西不肯踩沙子、吃飯容易灑一桌……這是不是感統失調啊?是不是可以通過感統訓練來改善?更有甚者鼓吹感統訓練可以促進智力發育、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專注力…總之,一句話:感統訓練有神奇效果,家長不能錯過。
  • 警惕孩子這些症狀,6歲前最佳治療期,12歲之前糾正方不留遺憾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情況:靜不下心寫作業,說話要說好幾遍才能記住,照抄都會寫錯字;或者不愛說話,送去幼兒園也不喜歡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調皮、馬虎、內向,家長更容易將這些行為與孩子的性格相關聯,殊不知感統失調已經開始影響自己的孩子了。
  • 感統訓練,您真的了解嗎?
    點擊「特教觀察」關注更多內容 不少家長常常在孤獨症康復治療項目中看到「感統訓練」,但總是對此一知半解。帶孩子去做感統訓練時,孩子也只是玩玩蹦床,許多家長卻不知道玩蹦床能訓練孩子哪方面的感覺統合。今天小編搜集了一些資料,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感統訓練」。 什麼是感統?
  • 孩子在家霸道出門膽小?這4個遊戲幫你改善!(內附測試表)
    另外如果家長總是不讓孩子出門跟別人接觸,孩子也會慢慢喪失社交能力,變得膽小粘人。所以一個家庭要保持和諧一致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個溫馨的、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如何改善觸覺敏感?這裡推薦幾個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做的訓練遊戲。
  • 最不起眼的感統遊戲,對娃的好處竟然這麼多!
    \ / 孩子總是「笨手笨腳」? 很有可能是本體覺失調惹的禍! 你可能不知道本體覺到底是什麼,但你卻每時每刻需要它。
  • 專業感統注意力訓練
    專業感統注意力訓練,孩子上課坐不住、上課不專心、聽課內容記不住、作業磨蹭、粗心、馬虎、丟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閱讀丟漏、bd不分、寫字漏筆畫等學習問題都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感統失調的表現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消失,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很難改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更多相關知識可以諮詢能優全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