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這些症狀,6歲前最佳治療期,12歲之前糾正方不留遺憾

2020-12-22 米高輪滑

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越來越受關注。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情況:靜不下心寫作業,說話要說好幾遍才能記住,照抄都會寫錯字;或者不愛說話,送去幼兒園也不喜歡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調皮、馬虎、內向,家長更容易將這些行為與孩子的性格相關聯,殊不知感統失調已經開始影響自己的孩子了。

據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九月開學以後,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就一下子多了不少小患者,他們都是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特別多或者行動不協調而來諮詢就診的。

一名帶自家4歲孩子來就診的家長表示,開學沒多久,老師就建議她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感統方面的檢查。「幼兒園有各種運動,老師反映,孩子各種協調能力和大動作都要差一點,所以才想來這邊讓專業的大夫看一下。」

經過醫生的初步診斷,這個和其他小孩子一樣在玩著塑料小車的孩子有感統失調的表現,不過幸好發現得及時,只要在家進行訓練就會有明顯改善。

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兒童發育評估專家馬揚介紹說,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家長在老師的建議下帶孩子來做檢查,當醫生告訴家長,孩子有感統失調的症狀時,不少家長都一臉茫然,不知道怎麼回事。

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警惕「感統失調」

什麼是感統失調呢?感統失調,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我們的眼睛、耳朵,或者是皮膚、手等接觸外界的各種各樣的信息,然後收集到我們的大腦裡,同時再對這些看到的東西做出反應或者是一些指令,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輕微的問題,叫做感覺統合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在每個孩子身上的表現不一樣,有些孩子表現為注意力缺陷,有些孩子可能是笨手笨腳的,又或者是有一些閱讀困難,愛多動、插嘴、打斷大人的談話等。

專家表示,感覺統合失調並不是疾病,其實是一種症狀。隱藏在這些症狀之後的可能是孩子一些心理行為方面的疾病。比如:患有注意缺陷障礙、多動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這類兒童常常會伴隨感覺統合失調的症狀。

因此,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也不能簡單地用感覺統合失調來解釋,是否需要感覺統合訓練,要到醫院進行專業評估,對於有些疾病需要更有針對地幹預和治療,此時感統訓練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僅做感統訓練,耽誤了孩子的正規治療。

2

感統失調:六歲前是最佳治療期

專家提醒,當孩子出現以下五類症狀,家長需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前庭功能失衡:孩子的表現主要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有攻擊行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好、情緒不穩定等。

本體覺失調:坐在座位上喜歡扭來扭去、動作笨拙、自理活動差等。

觸覺失調:觸覺過分敏感或者鈍感,不喜歡被觸摸,孤僻膽小,社交能力差,愛啃手,容易緊張或者情緒暴躁,害怕陌生環境。

視覺失調:表現為閱讀困難,丟字漏字,認字但無法理解,寫字困難,或者看一筆寫一筆,經常抄錯題寫錯數,不愛收拾屋子,桌面總是亂糟糟的。

聽覺失調:語言處理能力差,和他講話需要重複好幾遍,或者說一句話需要反應很長時間,跟讀長句有困難等。

專家強調,感覺統合能力在六歲之前是最佳的發展時期。如果懷疑孩子有感統失調的表現需要儘早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做準確評估,而剖腹產的兒童更應該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因為剖腹產的孩子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確實容易出現多動、淘氣,或者是注意力缺陷,這是有數據支持的。」馬揚解釋道,「所以我們對於剖腹產的孩子要更強調能夠早期去發現他有沒有感統失調這樣的一些問題,早點幹預。」

3

輪滑是糾正感統失調最有價值項目之一

感統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探索,通過大量的視、聽、嗅、味、觸等的刺激才能使得人類的感覺統合能力變得強大。

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需要給與必要的矯正。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

感統練習能很好地提升大腦對信息運行處理的效能,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有感統失調問題的兒童可以到醫院評估並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發育正常的兒童平時也可以多做一些運動練習。如:玩輪滑、騎滑板車、跳蹦床、打桌球等,通過這些也能很好促進感統能力的發展。

其中,輪滑可以說是感統練習的多面手。

練習輪滑也是一個感覺統合的過程。當孩子穿上輪滑鞋開始滑動時,孩子開始從各種感覺管道接收信息。他的觸覺系統告訴他,他的腳在輪滑鞋裡;他的本體覺告訴他,他的肌肉與關節的位置,幫助他在運動中調節四肢;他的前庭覺告訴他,他失去重心了,而且他正在一個移動的狀態,幫助他維持平衡;而他的視覺系統則幫助他在滑行過程中判定他離場地盡頭還有多遠,以及移動多少讓自己在合適的位置前進並防止碰撞或可以繞開障礙物,進而及時做出減速或者剎車等動作的判斷。

輪滑感統訓練,不僅能夠鍛鍊身體肌能,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能力,使大腦在短時間內對事物做出反應,提高感統整合能力。幫助他們對感覺刺激做出有結構的反應,最終目標是達到綜合能力的提升,如行為能力、組織能力、學習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應該說,輪滑是解決孩子感統失調最好的項目之一!

輪滑在幫助孩子練習感統的同時,也能全面提高小朋友在體能、耐力、身體的平衡性和靈活性、大腦與身體各部位之間的協調性、運動反映的快速準確性等幾個方面的運動潛能。練習輪滑的諸多好處我們已多次提及,此處不再贅言。還想說的是,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及場地選擇,輪滑的安全度和自由度非常高,甚至是邊代步邊運動,這也是其他一些體育運動做不到的。

相關焦點

  • 13歲孩子命懸一線,這些症狀要警惕
    >「有個孩子有生命危險,請你們緊急支援!」10月23日上午7:40,一個緊急求助電話,打進了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三天前,13歲的小七(化名)有些發熱,吃了感冒藥,卻不見好轉。兩天後,他還出現了頭暈、嘔吐、陣發性腹痛等症狀,整個人都蔫了。
  • 13歲孩子命懸一線!這些「感冒」症狀要警惕
    ▽誤以為是感冒13歲小孩突發心臟驟停險喪命10月20日,13歲的小七(化名)出現發熱症狀,吃了感冒藥也不見好轉。兩天後,他竟然還出現了頭暈、嘔吐、陣發性腹痛等症狀。隨後立即前往龍華區某醫院就診時,此時小七已接近休克,立即被收治入院。當天晚上,他的病情迅速惡化,出現低血壓、惡性心律失常。醫生給予抗休克治療後,仍不見效。隨後,醫生判斷可能是暴發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 最佳年齡 | 牙齒矯正要等12歲後?拔智齒幾歲最佳
    恆牙長出的時間順序: 正門牙 6 — 8歲 側門牙 6 歲半 — 9歲 犬齒 8歲半 — 12歲半 第一小臼齒 8 — 12歲 第二小臼齒
  • 25歲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楊潤華介紹說,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不典型的前期症狀沒有得到患者重視,等到突然發病的時候一旦救治時間耽誤,就容易造成致命危險!如果出現下面9個信號,可能提示心肌梗死。特別是對於男性和超過65歲的人以及存在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肥胖、吸菸、糖尿病和心臟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者,出現這些表現時應該警惕。
  • 先心病的早期症狀!以及最佳治療時間!
    一般來說簡單的先心病,治療也比較簡單,並且患兒的症狀相對比較輕微,但複雜的先心病會在早期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威脅患兒的生命,而治療方法操作也比較複雜,所以進行先心病的診斷很必要。先心病的種類有以下幾種:1、根據先心病的發病情況可以分為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和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
  • 一家6口全中招,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從2019年開始,深圳15歲的初三學生王楠(化名)咳嗽不停,還會咳出痰液,一天即使沒做什麼都會很疲乏。就診後被確診為耐藥肺結核病,後王楠一家6口全部確診。
  • 青春期孩子不講規矩怎麼辦?只因12歲之前的這些教育不到位
    給我發信息的網友是一位14歲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今年讀初二,從即將進入初二的那個暑假開始,她慢慢發現孩子越來越叛逆,父母說的話基本聽不進去,最關鍵的是,她發現孩子似乎有放飛自己的趨勢,直觀的表現就是蔑視一切規矩和約束,這讓他們夫妻倆人及其憂心。果不其然,事情的發展不出意料地在他們的擔憂中發生了。
  • 小便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是膀胱癌的信號!別忽視了
    膀胱癌是指發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惡性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多於女性,高發年齡50-70歲。飲酒,飲酒者患膀胱癌的發病率是不飲酒者的2.5倍。小便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是膀胱癌的信號!部分患者會有尿急、尿頻、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血塊堵塞尿道還會有排尿困難、尿瀦留的症狀。膀胱癌如何進行治療?
  • 這些症狀的吐奶需警惕!新生兒頻繁吐奶,險喪命
    這些症狀的吐奶需警惕!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但是對於樂樂這種 頻繁吐奶的情況確實不正常。 腸旋轉不良多發於新生兒期, 雖然這種疾病並不罕見, 但卻不易被及時發現、診斷。
  • 流感≠感冒,這些症狀趕緊就醫,別耽誤了孩子
    而感冒則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季節性不明顯。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呢? 症狀 流感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局部症狀較輕,但伴有頭疼頭暈、肌肉乏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症狀。 前驅期會出現39~40℃,畏寒、畏戰,還會有咽喉痛、乾咳、眼結膜充血等情況。
  • 【專家特供】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家長的問題若不調整,孩子的問題也調整不了。如果要想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麼最重要的時間段是在6歲之前。」18歲之前,也就是未成年階段。但更加確切地說,6歲之前才是我們人生最關鍵的時候。 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其中的很多問題和孩子6歲以前的家庭心理撫養有關。 什麼叫心理撫養?它跟平時的撫養不一樣。心理撫養主要指父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以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為目標,對其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 孩子弱視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恐終身不愈!
    如下樓梯時沒有深度感、看顯微鏡時沒有立體感、不能愉快地看3D電影等,這些還不重要,關鍵是會直接影響你的孩子高考升學和職業選擇,比如想從事一些精細的工作,飛行員、警察、外科醫生等等基本都不可能了。
  • 3歲小女孩:「我看到兩個媽媽!」這情況中招孩子越來越多
    前幾天,湯霞靖接診了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她說:我有時能看到兩個媽媽。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這是一位有「調節性內斜視」的小朋友。小朋友聰明,表達能力好,說出了起病時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看東西會出現重影。這樣能提醒家長及時就診,我們也能給她及時治療矯正斜視,保護她的雙眼視功能。」
  • 6歲男孩腹痛月餘 醫生從他胃裡取出31顆磁力珠
    醫生提醒,一定要讓孩子遠離異物,一旦出現誤吞,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出現嚴重併發症。記者 鍾起的 通訊員 蘇麗娜三亞6歲男孩吞31顆磁力珠致胃腸穿孔小男孩多多今年6歲,當時見到醫生,多多的媽媽滿面愁容,說孩子已經腹痛1個多月,在老家的醫院進行口服藥物治療後,症狀一直不見好轉。
  • 賽諾菲/再生元Dupixent在美國獲批:首個治療6-11歲兒童...
    該適應症通過優先審查程序獲得批准,之前,FDA已授予Dupixent治療採用外用處方藥控制不佳的6個月-11歲兒童重度AD的突破性藥物資格(BTD)。值得一提的是,Dupixent是唯一被批准用於6-11歲中重度AD兒童群體的生物製劑,該藥具體適應症為:作為一種附加維持療法,用於採用外用處方療法未能充分控制疾病或當這些療法不可取的6-11歲兒童患者治療中度至重度AD。
  • 如何培養好孩子?李玫瑾:3歲學感恩,6歲立威嚴,12歲立價值
    錯過心理最佳建設時間每個人的心理發展都是有臺階的,在問題出現的時候,家長早已失去了最佳矯正心理的時機。李玫瑾教授:十二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更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家長需要把握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點,注重物質撫養的同時別落下精神撫養,家長的教育方法越好,孩子的路才會走的更穩。李玫瑾教授就在一次公開演講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3歲學感恩,6歲立威嚴,12歲立價值,孩子心理建設最佳時間共分為三個階段,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
  • 北大教授提醒家長:7歲是兒童牙齒矯治的第一個黃金期!等到12歲就...
    「愁死了,我家孩子剛開始換牙,就牙齒不齊了。等他12歲所有牙齒都換好之後再給他矯正吧!」 「牙齒還沒換好,如果提早矯正了,牙齒以後又不齊了,不是白矯正了嗎?矯正的錢打了水漂不說,還浪費這麼多精力呢!」 「誰說牙齒矯正一定要等12歲呢?」
  • 3-6歲敏感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段,他會只對周邊環境中的某一項「工作」非常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行動,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教育專家們把這3年稱為孩童的黃金3年,是智力、性格、自我意識、情商、社交能力等重要的發展期。
  • 3歲女童突然說「我看到兩個媽媽…」 越來越多孩子中招,很多爸媽卻...
    前幾天,湯霞靖接診了一位三歲的小女孩,「她說:我有時能看到兩個媽媽。經過仔細檢查後發現這是一位有「調節性內斜視」的小朋友。小朋友聰明,表達能力好,說出了起病時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看東西會出現重影。這樣能提醒家長及時就診,我們也能給她及時治療矯正斜視,保護她的雙眼視功能。」
  • 女孩8歲男孩10歲前現幾個信號,身體或已被催熟,將來多半長不高
    ,他們家孩子還不到六歲,看起來似乎與同齡娃有些不一樣。8歲前已經有長體毛的跡象,也屬於性早熟。 4、身高停止生長 孩子在2歲後身高增長速度約為7cm/年,12歲前的身高估算公式為以後:身高=年齡*7+77,單位(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