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Honey House
什麼是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些時間段,他會只對周邊環境中的某一項「工作」非常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特徵的事物。
他還會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對某種行為產生強烈的興趣,不厭其煩地重複行動,直到突然爆發出來某種新的動機為止……
在孩子3-6歲這個年齡段,教育專家們把這3年稱為孩童的黃金3年,是智力、性格、自我意識、情商、社交能力等重要的發展期。
3-6年齡段成長期中的孩子同樣由許多的敏感期所組成。
作為家長的責任是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把握孩子這一階段生理、心理的特徵,抓住孩子的成長信號,不錯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關鍵節點。
七大黃金期
色彩敏感期:3歲左右
過了2歲半之後,絕大多數孩子會對顏色和形象感興趣。喜歡豔麗的色彩空間,對色彩有著與生俱來的敏感度。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塗鴉,切忌千萬不要刻板的規定孩子的繪畫模型和時間,而是要充分發揮現階段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盡情自由的去揮灑。
當孩子有些大人認為異常的想法,比如把一些在紙上胡亂塗畫的線條說成豌豆、月亮、胡蘿蔔時,家長千萬不要批評他。這正是孩子在發揮其想像力和表現力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以欣賞、發展、表揚的眼光對待他們,否則就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秩序敏感期:3歲左右
3歲左右的孩子會觀察周邊環境的變化,尋找相應的秩序。與此同時,也能離開媽媽獨立生活,牴觸和反抗心理逐漸收斂,情緒表現上也會趨於穩定。
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生活好習慣的黃金期。
平時家長可以細心的教授孩子整理東西、按時睡眠、自己吃飯、刷牙洗臉、飯前便後洗手等好習慣。
審美敏感期:3-4歲
這個階段是孩子形成正確的生活規範、培養社會禮儀的最佳時期。他們不僅關注外界變化,還會關心自己的行為特徵。喜歡認識新的朋友,注意生活上的言行舉止,追求外表上穿衣舒適、儀容得體、用餐優雅等。
閱讀敏感期:3-4歲
過了3歲之後的孩子就可以開始慢慢教他認字,這樣可以儘早的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增強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家長應該以興趣為引導,不能強制灌輸,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例如,利用一些識字小卡片,點讀機,圖片引導孩子,使他們在玩樂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猜字、找字等智力遊戲,激發孩子們的智力。
還有一點,家長們可以把認字識字行為融入生活中。帶孩子逛街看到的一些燈牌廣告、橫幅標語、門店招牌、店鋪名稱都可以口頭傳送給孩子,讓孩子體驗生活中漢字的豐富多彩。
感官敏感期:5歲左右
孩子可以通過嗅、觸、聽、視來自己對周邊環境的認知。
這個階段可以引導孩子認識並學習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樂器。家長千萬不要小看樂器對孩子的影響,學好一門樂器可以訓練孩子的聽力、動手、理解、創作、表達等綜合能力。
在我們接觸的家庭中,就有一部分家長專門為孩子買了一架鋼琴在家練習。單從鋼琴這件樂器上來講的話,需要孩子理解解五線譜的含義,練習久了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同時還訓練了孩子手眼協調互助的能力。
數字敏感期:5-6歲
這個年齡段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太嚴苛,他們只能接收和理解一些比較基礎的概念和原理。恰恰是這些前期比較基礎的認知和感受,對他以後數學層面的發展大有幫助。
5-6歲有能力認知到數學中的領域包括:
數量關係上: 大小,多少。空間關係上: 長短,寬窄。分類集合上: 顏色、形狀、大小。數學運算上: 物體的增加減少,多少比較。事物規律上: 排列的順序。
大人對於這些事物可能無意識情況下都能察覺到,這是由我們豐富的生活經驗所致。
而小孩在現階段還是處於懵懂的狀態,儘早讓他們接觸這些概念,對孩子而言可以系統性掌握數學最基礎的原理和概念,促進早期的數學啟蒙教育。
求知敏感期:6歲
兒童的智力從3歲開始,就已經完成60%的發育。從3到6歲的階段是孩子向外界吸收知識能力大爆發的階段。
相信很多家長會遇到這種情況,到了6歲階段的孩子總喜歡問大人,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時候大人千萬別急躁回絕或者應付孩子,這是培養孩子求知慾和探索期的最佳時機。
應對孩子提問的時候,家長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鼓勵孩子提問
當面對孩子提問的時候,家長應該細心蹲下去用心聆聽孩子的問題,找到問題的相關答案。在此過程中可以多表揚孩子的提問,得到鼓勵之後孩子會更加有信心去積極主動思考。
也可以主動對問題做一些延伸,讓孩子去思考,無形之中會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
善於引導孩子
有些時候,孩子提出問題的那一刻已經在內心有屬於自己的「標準答案」。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稍加引導,讓孩子說出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他是怎麼思考才得出來的答案。養成孩子積極主動思維散發的能力。
孩子實在是想不到,可以把答案告訴孩子。一定要把複雜的答案簡單化,最好用生活中常見的比喻去回答,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和孩子一起探討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總覺得家長就是一部百科全書,什麼都知道。但是也難免孩子會問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讓家長感覺一頭霧水。
這個時候不要著急,別為了逞能說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答案灌輸給孩子,作為家長還是應該擺事實講依據,實在無法回答,可以耐心的坐下來和孩子一起探討,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答案。
以上對3-6歲年齡段的劃分只是一個大致的劃分,由於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特質不同,敏感期在出現的時間上會有一些差別,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最關鍵的是家長要儲備好知識,對孩子身處敏感期所表現的特徵能夠敏銳的察覺,及時疏導,提供一個舒適快樂的成長環境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