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不穩、常常要摔倒;
坐、爬、走的發展能力比別的孩子慢,
肌肉張力差、身體軟趴趴的、
易累、易暈車或暈機、
怕蕩鞦韆、怕爬高、怕乘電梯等
還有些孩子與上面正好相反,好動、坐不住、極喜歡轉圈、搖晃,和爬高,
但動作不協調、辨認方向困難、空間感差;
口齒不清、語言發展遲緩,
學習困難,聽錯、聽不懂問話、理解力差,
這些情形都可能是孩子出現前庭覺失調的問題。
一.什麼是前庭覺?
我在前面發布了很多關於感統訓練的內容,那麼前庭覺是感統訓練的一個重要部分,很多家長問我,希望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訓練方法,那麼今天就講一下,前庭覺失調的幾種行為症狀和遊戲活動方法!
前庭覺可簡單理解為人類大腦的門檻,起到過濾信息的作用,掌控身體的平衡感,和空間感。前庭覺與兒童語言發展、動作規律息息相關。並對視知覺、聽知覺的發展產生影響,當身體受到外界刺激,前庭覺神經系統獲得信息,使身體做出反應。
舉例:
如空中突然打過一個球,我們會做出本能的反應躲閃,但前庭覺失調的孩子,往往躲閃不及,就會被球打中。
人類能追、趕、跑、跳、碰等動作的協調能力,就是依賴成熟的前庭神經系統功能。
嬰兒3個月時會抬頭及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放手站立、1周歲會獨立走、3歲能跳跳床、蕩鞦韆、6歲能騎單車等,當然每個體發展會存在時間差異,但這些行為,可作為前庭神經系統成熟的參考。
我們不論走路、站立、坐下、躺下、吃飯、洗澡、讀書、寫字等都依賴前庭覺的協調。前庭覺感覺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對孩子的姿勢動作與平衡能力發展、視覺與聽覺學習及情緒控制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促進前庭覺發展的遊戲活動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逐漸讓大腦有能力通過外在環境、感覺、信息刺激,做出合適的反應。如上下左右跳、前後左右搖晃、兩側平衡的練習和身體旋轉活動,都是促進前庭覺神經系統發展的遊戲活動。
1.上下左右跳的遊戲活動
孩子坐在充氣的動物玩具上,雙手抓住動物的耳朵上下彈跳,向前繞過障礙物的遊戲;跳繩、跳飛機,單腳跳或開合跳格子,練習單腳和開合跳,繞障礙物跳,左右跳;用椅子當支撐點,雙手撐住椅子雙腳,左右跳。
2.前後左右搖晃的活動
孩子坐在木馬上,雙手抓住木馬的把手,前後搖晃;滑單板車,一隻腳踩在滑板上,另一隻腳用力蹬地使小車向前滑行;玩蕩鞦韆、坐滑梯,這都是促進發展,孩子也非常喜歡的遊戲;
孩子趴在大龍球上,讓幼兒頭抬起與大人眼光對視,大人一腿單跪一隻弓子型、雙手握住小孩的雙手前後左右搖晃。
3.頭下腳上、兩側平衡的練習
翻跟頭、前滾翻、側滾翻等動作;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可面對或背對著家長,家長坐在椅子上雙腿上下左右振動,讓孩子在腿上保持平衡;低頭趴在大龍球上,讓孩子自己前後左右搖晃;小熊爬行,雙手雙腳撐地向前爬行。孩子雙手撐地,大人在後面將孩子的腳抬起,孩子用雙手向前爬行。
4.身體旋轉活動
旋轉飛機,將孩子抱起家長雙手託住幼兒的胸腹,幼兒面朝下頭抬起,雙手臂展開作飛行狀。向下向上或旋轉飛行,讓孩子感受方向的變化;
用被子或毯子將孩子的身體裹住,大人將被子打開,使孩子側滾翻出來。
空中旋轉跳,雙腳跳躍同時身體旋轉;雙人轉圈手拉手轉圈遊戲等。
備註:
以上的訓練方法,都是在感統訓練機構常用到的訓練項目,也是我們在經過大量實踐總結出的,親測有效的訓練項目,所以,家長們有時不要完全依賴機構,很多訓練項目完全可在家就能完成
無論前庭訓練,還是感統訓練,強調兩個要點:1.量大;2.持續。量的積累帶來質的改變,所以,在我的專欄課程:《如何讓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中》,贈送的電子資料裡,給大家提供了大量的感統訓練項目,從家庭訓練到專業機構訓練,按不同年齡,並細分了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將近300個訓練項目。
感統失調的孩子通常還伴有專注力欠缺的問題,所以,訂購專欄後,還附贈300餘張全套專注力訓練電子卡!(如下圖)訂購專欄後,私信我即可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