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2020-12-07 騰訊網

納粹德國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由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所統治的德國。納粹德國先後有兩個官方國名,分別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與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國(德語:Gro deutsches Reich)。"第三帝國"一詞指的是繼承了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一帝國"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1871–1918)"第二帝國"的德國。

二戰時,德國這個國家作為戰爭機器的高速運作,產生了許多在今天看來都依然驚人的高級科技,我們今天則習慣於用「黑科技」這個詞來描述。之所以德國有這麼多黑科技是因為德國的教育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下納粹德國在瘋狂軍事工業發展下都有那些令人昨舌的黑科技。

V-2火箭

V-2火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彈道飛彈。它是第一種超聲速火箭,為現代航天運載火箭和遠程飛彈的先驅。1936年開始研製,1944年是日首次向巴黎發射。兩天後開始襲擊英國,共發射1千3百多枚。比利時幾乎遭受同樣沉重的打擊。V-2火箭長47英尺,起飛重量2.8至2.9萬磅,可產生約6萬磅推力。推進劑為酒精和液氧,有效載荷為約2000磅的烈性炸藥,水平射程為200英裡,最大高度通常可達60英裡。

V2工程開始於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正是德國的V2火箭曾給英國帶來巨大災難,當時又叫"飛彈"。V2工程起始於A系列火箭研究,由馮·布勞恩主持,是1936年後在佩內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A系列火箭經過許多新的改進,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飛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鐘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古斯塔夫巨炮

古斯塔夫重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第二座鐵道炮被稱為朵拉炮(Dora)。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與製造目標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因此該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噸的炮彈投射到37千米以外的目標。

1942年夏天,希特勒調集237個師的兵力,在蘇德戰場南部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妄圖一舉全殲部署在頓河東岸的蘇軍,進而攻佔著名的高加索石油區。蘇軍為了抵抗德軍的進攻,在塞瓦斯託波爾戰略要地築起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地下彈藥庫,決心進行持久防禦。不料有一天上午,突然傳來轟隆隆的巨響,一座秘密彈藥庫發生意外爆炸。這座彈藥庫是動員數千軍民經過長期苦戰建造起來的。為了防禦敵機轟炸或炮火襲擊,彈藥庫建造在地下30米的深處,上面覆蓋有厚厚的鋼筋混凝土,裡面儲藏了大量武器彈藥。究竟什麼原因引起這次爆炸?長期以來眾說紛壇。有人分析是德國斯圖卡轟炸機扔下了巨型炸彈,有的說是德國派遣間諜破壞的。直到戰爭結束後很長時間,美國某軍事刊物才披露真相,說是在清理廢墟時發現有個直徑特別大的彈坑,德軍使用超重型火炮發射的巨型炮彈擊中了彈藥庫,引起鏈式反應般的彈藥爆炸,毀滅了這座無比堅固的地下建築物。

這就是二次大戰中的納粹德國製造的駭人聽聞的超級大炮----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多拉炮)列車炮。

巨炮製成後被命名為「多拉」炮,原計劃攻擊馬其諾防線,可是這時法國已經投降。蘇德戰場迫切需要重型火炮,於是「多拉」炮被運到黑海之濱,襲擊了塞瓦斯託波爾的地下工事,8月中旬又被運往史達林格勒,但是德國在此戰中慘敗,9月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運回,「多拉」列車炮又會同「卡爾」「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參與對1944年華沙起義的鎮壓行動,德軍在蘇聯重兵壓境,自身難保的情況下,為鎮壓波蘭人民的反抗,僅不顧彈藥吃緊,極其殘酷地有組織和分步驟的炮轟和爆破,將華沙全城幾乎夷為平地。1945年4月,德國工程師為免被繳獲,拆除了「多拉」,盟國軍隊繳獲了這門巨炮的部件,在德國希爾雷本靶場發現過一根炮管和幾發炮彈。據說盟軍熔化這門炮用了七天七夜。

納粹鈴

納粹鈴又稱納粹鍾,小型的納粹鈴的結構包括兩個反向旋轉的圓柱形容器,一個套著另一個,裡面充滿了低溫汞。納粹鈴的反引力研究可以讓重力消失。

根據大多數有關UFO的報導,飛碟飛行十分隨意,飄忽不定,一般情況下連點聲音都沒有,只有一些發光現象和電磁現象。好像地球引力對他們不起作用。那麼飛碟是如何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這種奇特的反引力現象是任何現有理論都無法解釋的,不過愛因斯坦在晚年的研究成果中致力於電磁力、引力、弱力和強力四個基本作用力的統一。雖然當時數學發展無法滿足他的需要,愛因斯坦沒能完成他的統一場理論,但他的研究還是取得了初步成果。

例如1929年版的愛因斯坦統一場方程中有一個代表磁場大小和方向的量與撓場有一定的聯繫,這個結果告訴我們,撓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引力場,進而改變引力。這是很有用的的信息,電磁場可以與撓場相互連接和轉化,而撓場又可以影響時空的彎曲。通過電磁場製造的撓場,時空彎曲的程度可以被部分抵消,當然也可以被加強。這樣利用電磁場就可以製造反引力現象!利用電磁場也可以讓物體在彎曲的時空中消失。

納粹德國曾秘密研究"納粹鈴計劃",取得了初步成果,但隨著希特勒的慘敗,納粹鈴計劃研究者也四散逃離,一些研究人員和資料可能落在了美國和蘇聯,因為當時這兩個國家都在致力於研究撓場。美國研究人員複製了一個小型的納粹鈴。他的結構包括兩個反向旋轉的圓柱形容器,一個套著另一個,裡面充滿了低溫汞。在糨糊般的低溫汞中心,還有凍結的鉍作為核心。它是如何工作的我們無法見識,但是它的原理就是用電磁作用製造撓場,抵消引力場的彎曲程度,減小引力。小納粹鈴功率為100瓦,可以表現出一定的反重力效應,據研究者說,若是1000瓦的功率,納粹鈴將表現出很強的反重力效應,當時納粹研製的納粹鈴可以升舉起百噸重的重物。

納粹飛碟

納粹飛碟(英語:Nazi UFO),是傳說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想對付盟軍令納粹德國扭轉敗局,下令納粹德國科學家秘密研製的一種圓碟形狀的飛行器,然而目前所有傳說內容全無可信證據證明曾經存在過,也沒有任何國家官方證實,皆處於歷史傳說或都會傳說色彩,科學界較為可能的推測是曾有盟軍人員看到納粹研發機構中有一些圓形零件而又被告知與飛行實驗有關,其實可能是類似直升機研發計劃的產物,經過大量穿鑿附會成為飛碟傳說。

德國二戰期間,叱吒風雲,全世界希特勒也不放在眼裡,自稱要開展星際大戰,與外星人來場殊死搏鬥,相傳在二戰期間,納粹已經開始秘密的研製UFO了。不過納粹是否真的著手開始研究過UFO,是否成功的研製出UFO,相信沒人清楚,不過有消息說,希特勒當時想憑藉UFO的研製成功來快速獲得這場世界大戰的勝利。後來希特勒的高級空軍將領戈林曾經提到過,納粹的"秘密武器V7"很可能會左右二戰的勝負走向。

雖然二戰結束快近70年了,納粹的UFO之謎也隨著時間流逝而無人問津了,不過《科學雜誌》再度提到關於納粹的"V7計劃"。雜誌上說,1944年曾經有一個目擊者曾看到過一個圓盤狀的UFO快速的飛過英國倫敦泰晤士河,而美國人已經開始擔心德國將使用核武器來攻擊美國。曾經的《紐約時報》報導過一個影響很模糊的漂浮球高速墜毀的新聞,如果這一切的報導都是真的,那麼1944年2月,納粹製造的UFO飛碟很可能就已經達到了2000公裡/小時的速度了。

《科學雜誌》聲稱希特勒及其V7計劃以當時的技術條件,要完成它幾乎是不可能的,後來從一些證據上看出當時納粹製造的UFO試驗品,其實只是一堆垃圾,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功能甚至還比不上一架戰鬥機,但是納粹宣布自己在製造UFO,不過是在那時候給其他列國一個心理上的壓力罷了。實際上納粹的V7計劃書和絕大部分資料在二戰之後就流失了,現在網絡上相傳的一些納粹的UFO飛碟的信息多數是捏造、撰寫的。

雜誌中還提到,當時幫助希特勒造UFO的一名加拿大科學家透露了UFO試驗品的一些細節,當時製造出來的那個東西非常令人失望,那東西不僅看不出一個輪廓,而且時速只有50公裡/每小時,試問這樣的殘破飛行器能叫UFO嗎?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發明的納粹鍾是黑科技?
    納粹在二戰期間發明了許多黑科技,納粹鍾就是其中一種。關於納粹鍾留下的資料實際上非常有限,現在只能看到一些關於納粹鐘的帶有傳聞性質的簡介。納粹鍾之所以被稱為鍾,與它的外形很像鐘有很大關係,納粹鍾(德語:Die Glocke)實際上是利用磁共振放電原理產生電磁波的電磁引力驅動裝置。它被納粹德國稱之為「死亡鍾」,最早被波蘭的歷史學家維科斯基通過閱讀黨衛軍的機密文件發現並予以披露。據稱,納粹鍾是建於德國與捷克邊境之間的一個實驗裝置,它高約4.5米、寬3米,形狀類似於一個大鐘,因此得名。
  • 8種二戰德國納粹發明的腦洞大開的瘋狂武器!!
    1883年哈斯克爾和萊曼發明的加速炮,底部像瘤子一樣的東西,就是加速火藥室。希特勒當年十分欣賞V-3巨炮這個項目,因為按照項目預期,每天可以向倫敦發射600頓炮彈,希特勒高興壞了。儘管官方名稱是卡爾臼炮(Karl-Gert),但顯然它的那些綽號更有看點,如「託爾」、「奧丁」,還有「洛基」。這門具備自行推進能力的攻城迫擊炮,堪稱具備恐怖威懾力的大炮。1944年8月,被用於鎮壓「華沙起義」時的卡爾臼炮不可思議的野心,加上不可思議的簡約思想鑄就了「克魯穆拉夫」(the Krummlauf)。
  • 納粹科學家的10大瘋狂黑科技:最後一個如果成功足以毀滅地球!
    1、V-3巨炮這不是石油管道,而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發明的V-3巨炮。據說V-3巨炮有1433噸,要500個人合作才能發射炮彈。希特勒當希望用V-3巨炮來炮轟英國倫敦,按照設想是每天可以向倫敦發射600頓炮彈。如果真能如此,倫敦必將成為一片焦土。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眾所周知二戰時的德國,開發出了很多黑科技,德國試圖為了扭轉戰局,急需在常規武器上做出突破,想依靠強大的單兵武器戰勝盟軍的龐大數量。所以一些突發奇想,甚至是近乎瘋狂的武器就應運而生。噴氣式飛機的誕生世界上第一架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me. 262。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民眾生活的改善,加上媒體的大肆宣傳和對其他聲音和信息源的封鎖,使得人們產生社會地位提高的錯覺,渙散了民眾內部對法西斯統治的抵抗情緒和抵制力量,而且廣大下層民眾也對它在政治上持順從和支持態度。 一個始終籠罩在戰敗國陰影中的民族,自然有理由為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自豪。就連體育,包括1936年柏林奧運會都成為了德國政治宣傳的工具。
  • 曇花一現,德國納粹瘋狂之作,可垂直起降的Ba349「蝰蛇」截擊機
    在戰爭末期,德國納粹終於研製出來了一款火箭動力戰機,這款火箭動力的飛機就是Ba-349截擊機了。這款Ba-349截擊機可是德國納粹的瘋狂之作,該機根本不需要機場,在發射架上以垂直發射的方式起飛,攻擊方式用德軍的話來說叫人控火箭。今天咱們就好好的來了解一下德國納粹的瘋狂之作,Ba-349「蝰蛇」截擊機。
  • 納粹德國發明的末日級別武器,圖6是還沒製造出來的納粹飛碟
    納粹德國發明的末日級別武器,圖6是還沒製造出來的納粹飛碟 圖為Fa223龍式運輸直升機,這種運輸機的性能在當時,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它的巡航速度為200千米每小時。
  • 納粹德國的九大黑科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德國造不出來的!
    導語:納粹德國的九大黑科技: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德國造不出來的! 大家知道,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在那時的德國軍工實力強大到無人可以比擬,其中製造出來的九大黑科技,如果最後一個成功,足以毀滅地球!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九大黑科技都是誰。
  • 納粹德國黑科技——Ho-229戰鬥轟炸機
    納粹德國的黑科技,人類歷史上界第一種無尾飛翼布局的飛機。德國Ho-229試驗戰鬥轟炸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它的外形和性能即使在當今也相當前衛,也是納粹德國的末日奇蹟武器設計之 一。該機由霍頓兄弟設計,金屬和木材混合結構,由戈塔機車廠負責製造和試驗。 Ho-229共有三架原型機,其中第一架為無動力滑翔機,僅用於氣動驗證和研究,德國戰敗後被燒毀。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
    其中,納粹德國能夠肆掠在二戰戰場,靠的不僅是強大的軍隊,還有先進的科技水平。今天一起回顧下納粹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武器。 1、V-2火箭 1944年9月8日,納粹德國向英國發射了第一枚V-2火箭,襲擊地點是英國倫敦,飛彈落在了市區中,造成很大傷害和恐慌。 2、鼠式坦克
  • 秘聞| 製造納粹嬰兒,希特勒的瘋狂,揭秘「生命之源」計劃
    瘋狂的開始:生命之源計劃的實施1933年5月,希特勒掌控的德國政府開始了生命之源計劃。政府向人民號召:提高種族儲備,純種的雅利安女人不僅可以不工作而且無論結婚與否都鼓勵生育,如有雅利安女人墮胎則屬於違法行為。對生育數量多的雅利安母親還能發放津貼和獎章,而那些沒有生育的夫婦則要受到指責。
  • 納粹瘋狂的「蝠鱝」潛艇:領先半世紀裝了AIP系統,速度高達50節
    絕望是「瘋狂發明」之母 儘管納粹德國在二戰中擁有世界最出色的潛艇部隊,但僅憑這種單一的作戰力量,很難對抗盟軍的海空立體式反潛網。從1943年5月以後,德國潛艇的戰績一落千丈,損失數量卻大幅攀升,潛艇損失數字甚至超過了擊沉商船數。在這種絕望背景下,納粹德國在潛艇設計方向上也越加瘋狂和極端。 受到義大利「人操魚雷」和英國X艇的輝煌戰績刺激,納粹德國在1942年後開始在袖珍潛艇上大力投入,建造了多款微小型潛艇。這些袖珍潛艇基本只搭載1-2人,目標針對的是盟軍登陸艦隊。
  • 納粹德國警察系統簡介
    有朋友提出希望能了解納粹德國時期警察系統的情況,這裡就簡單介紹一下,納粹德國的警察系統並非單純、獨立的司法執法部門,它與黨衛隊有著千絲萬縷、盤根錯節的關係,到後期幾乎完全被黨衛隊所掌控,成為黨衛隊控制下鎮壓反納粹勢力、鞏固國內及佔領區納粹政權的工具。納粹德國警察系統構成比較複雜,現在我們就來捋一捋。
  • 新書推介 | 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
    在此以前,一個大國,即使戰敗了,它的政府被革命推翻了,像德國和俄國在1918年所遇到的情況那樣,它的檔案也總是由它自己保管的,只有那些對後來的統治集團有利的文件,最後才會公布。我們在納粹時期駐在德國的人,不論是新聞記者還是外交官,對於第三帝國堂皇的外表後面發生的事情,所知道的真實情況,可謂微乎其微。一個極權主義的獨裁政權,由於它的性質所決定,必然是在極度秘密的情況下進行活動的。它也知道如何保守這種秘密,以防外人的窺探。
  • 納粹戰敗之後,德國50萬女兵為何憑空消失,她們究竟去了哪裡?
    隨著戰爭的延續,許多國家的青壯年勞力都在戰爭中喪失了自己的生命。迫於無奈,許多國家政府只得讓女性背上長槍,走向戰場。這種情況在當時歐洲的各個國家都不算稀有,每個國家也都出現過女兵上戰場的現象,這種現象最嚴重的國家當屬二戰的挑起者納粹德國。
  • 納粹德國為何沒有製造出原子彈?原因竟如此簡單
    自從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原子彈製造就變成了二戰後主要國家的軍事研究重心,一個國家是否自主研究出原子彈,對該國家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其實,有一個國家與美國一樣,在二戰期間就開始研製這項武器了,這個國家就是納粹德國。
  • 垂死掙扎的最後選擇,納粹德國的「人民衝鋒隊」,難逃覆滅的命運
    這些缺少相關訓練的百姓,拿著簡易的武器,在充滿危險的戰場上只能成為活靶子,這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今天我們所提到的納粹"人民衝鋒隊"。一、覆滅前的最後瘋狂1944年對納粹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份,無論是西線還是東線,盟軍都在與納粹的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納粹掌權:一個德國小鎮的經歷
    納粹對參議員的任命被一致接受了,包括任命恩斯特·吉爾曼為副市長。舊城市議會準備的針對公共事業的貸款被批准了,完全按照新議會的方法進行分配。最後,新的議長沃格以下面的這段話結束了會議:「每個人都會發現從現在開始將颳起一場新的風暴。眼下的任務需要每個人都貢獻出全部力量,而在偉大思想和阿道夫·希特勒精神的鼓舞下,我們將會完成所有任務。」人們唱起《霍斯特·威塞爾之歌》並高呼三次「萬歲!」。
  • 德國納粹垂死掙扎的產物
    當時軸心國陣營的三大核心中,義大利早就是同盟國那邊的人了,只剩下德國和日本還在苟延殘喘。在很多人看來當時日本是進行了瘋狂抵抗的,而德國好像是直接就被蘇聯一舉殲滅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德軍在察覺到情況不對的時候也曾經瘋狂地想要挽回優勢,他們最後顯得那麼平靜,主要是因為早就已經掙扎過了。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架跨時代的科幻噴氣式轟炸機Ho-229,就是納粹德國垂死掙扎的產物之一,它到底有多科幻呢?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