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教育廳官宣了一個重要消息:2020年陝西中考7月17日——19日舉行。考試科目由原來的五科改為七科,歷史不再與道德與法治合卷,而成為單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閉卷,完全與高考接軌。看到這個官宣消息,作為一位教了11年初中畢業班歷史的老師來說,心裡五味雜陳,頗有幾分感慨。
我讀初中的時候,歷史、地理、生物之類的學科,基本是可學可不學的副科,由於不參加中考,學校、老師、學生都沒怎麼重視過。記得是2006年中考的時候,歷史首次列入中考,與思想政治科合卷,分值為40,實行閉卷考試。到了06年暑假前夕,學校資深的歷史老師面臨退休,學校領導要我秋季改行教畢業班歷史。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教過歷史這門學科,畢竟歷史正式列入中考科目(與思想政治合卷,分值40,實行開卷考試;後來思想政治改名為思想品德,現在又叫道德與法治。)一門學科成績不好,將直接影響學校的中考升學率,這可是關係到一個學校的聲譽問題。校長也多次語重心長的說:「質量是學校工作的生命線。」因此我接到這一艱巨的任務後,心理非常忐忑。
為了教好歷史這門課,我利用暑假,從學習圖書室借來《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以及初中歷史課本,惡補欠缺的歷史知識。我暗地裡下定決心,既然領導信任,一開始就將畢業班交到我手裡,自己在第一年必須要贏得開門紅。以前看過一部電影《英雄》,其中有一段臺詞,說一個劍客,要達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高手。對於從小喜歡武俠小說的我來說,感觸很深。
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我基本上對初中歷史有了比較深入的掌握。當時,學校規模很大,初三一共六個班級,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班額。為了贏得學生的認可,我從第一節課開始,上課就不拿課本和其他資料,空手進入教室,在60多名學生驚訝的目光注視中,開始我教歷史的第一課。我不急於上課,首先我發表自己的開場白:大家看過《英雄》這部電影麼?看過的同學都知道,一個劍客,要達到的第一層境界是「人劍合一」;而達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高手。你們看我是不是已經成為真正的高手了呢?在全班學生的大笑聲中,我繼續灌輸我的理念。大家都知道,今年起歷史已經正式納入中考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像語文一樣重視歷史這門學科。我不要求你們都能達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但是必須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就是把你們手中的課本上的內容全部融會貫通。
第一節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後同學們的議論聲中,我知道自己的理念已經開始在學生們心中萌發。為了豐富歷史知識,我儘量去圖書室搜尋圖書資料,《史記》《資治通鑑》《上下五千年》等,每次都抱回一大堆書籍,利用晚上閱讀,增長見識。在課堂上,我就不再單一的就事論事,而是上下五千年、縱橫三萬裡,旁徵博引,使得歷史課堂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妙趣橫生,笑聲不斷。平時下午,我也經常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進一步融入他們之間。2007年中考,我當時所在的學校名列全縣第二,我所代的歷史課成績超出全縣平均分11.8分,贏得了開門紅(這可是大班額,基本沒有流失學生)。以後,連續11年,我就一直代畢業班歷史,教過一兩屆後,我甚至連哪個知識點在哪本書的多少頁都能清楚準確的記得。
每接一屆學生,我的開場白不變,「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是我們共同追求的境界,至少也要達到「人劍合一」。我經常調侃學生,你們千萬不要向我學習,長大以後就只能教歷史了。後來由於聽力嚴重下降,我再也無法在講臺上給同學們灌輸我的劍客思想了。幸運的是,凡是我教過的學生,對我印象都比較深刻。用一句俏皮話來說:「哥已退出江湖,但江湖上還在流傳著哥的傳說。」不過我對於歷史,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也喜歡讀史。今天看見省教育廳官宣的消息,心中頗不平靜,現在國家對語文、歷史這些傳統文化課越來越重視了,書法課也許會納入以後的中考或者高考,作為一名教了多年歷史的人來說,甚是欣慰,歷史不再是雞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來路,一個沒有來路的名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我們必須重視傳統、尊重歷史,在繼承發揚中華文明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這才是強國強種的基礎。(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