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馬屁論文」受質疑 其導師參評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1-01-10 騰訊網

《中國新聞周刊》還注意到,在該公眾號中徐中民有這樣的表述,「我的目標是做科研達人,文學達人,股市達人……2015年我就是股市達人,也就是擊敗了99.99%的投資者。」

徐中民主持的微信公號「書味香」中,展示了這篇文章的封面。

2020年1月12日晚,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近日,網上出現質疑《冰川凍土》期刊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的信息。我院作為該刊主辦單位,獲知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認真調查,認為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問題,該刊編輯部存在學術把關不嚴問題。我院已接受該刊主編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著手儘快啟動該刊編委會、編輯部整改工作。

「神論文」曾出單行本

在近日刷爆社交媒體的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中,作者徐中民大段讚美自己的導師、中科院院士程國棟及其夫人,被網友稱為是「論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統一」的「神論文」。

文中有一段寫到:人如其名,我的導師程國棟,上海人,胸懷博大,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豐富,實乃國之棟梁,望之可讓人頓生一種崇高感。我的師娘張幼芬,寧波人,雍容華貴,儀態大方,性格溫柔體貼,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圓滿的人生不只是詩中的字眼,也有生活中的寫真,導師和師娘的人生就堪稱圓滿。

該論文分上下兩篇,長達35頁。《冰川凍土》為核心期刊,由中科院主管,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寒旱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被讚美的程國棟此前正是《冰川凍土》的主編。

該刊的主辦單位之一、中科院寒旱所已於2016年6月被整合進新成立的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北院」)。徐中民的導師程國棟曾任中科院寒旱所首任所長,現任中科院西北院榮譽院長。徐中民則是中科院寒旱所(即今西北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據微信公眾號「書味香」相關推送,本科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徐中民,於1994年考入程國棟門下,先後攻讀寒區經濟方向的碩士與博士。該公號為徐中民組織發起的書味香讀書會的公眾號,徐在此發表了多篇文章。

在「神論文」引爆網絡後,《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官方聲明決定撤稿。程國棟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

今年1月7日,甘肅省科技廳在其官網公布了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其中,提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參評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徐中民還曾將引發爭議的上述「神論文」編成一本書出版,書名為《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閒想鶴儀形》,共50頁,由黃河水利出版社於2013年12月出版。該書的內容框架與爭議論文基本一致,且程國棟曾為該書做過推薦。推薦語為:「科研人員要成其大,一要有十年鑄一劍的精神;二要有江海納百川的氣度;三要有長空揮彩筆的志向。」

《中國新聞周刊》聯繫到徐中民,他表示,「那個推薦詞是生態經濟系列叢書的序言。不是單為這本的。」徐中民提到的那套叢書應為當代生態經濟文庫和當代生態經濟譯庫,是由程國棟擔任主任、徐中民擔任秘書長的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生態恢復專業委員會總結出版的。徐的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程國棟的證實。

另有四篇風格相近論文

2012年,徐中民還在《冰川凍土》上發表了《幸福之路——生態經濟渙有丘的序幕》一文。徐中民在摘要中寫道:「首先,闡述了科研人員需要修煉的原因;其次,詳細介紹了大團隊成員的修煉目標——走上將真善美統一在一起的幸福之路……並詳細說明了團隊成員要靠自己修煉一起走上幸福之路成為大師。然後,分析了程國棟先生風行水上的三步舞曲……」

徐中民在「書味香」發表過一篇名為《鶴舞白沙——在藍天草原上譜寫華章》的文章。文中提到,「《幸福之路》一文停筆後,回讀時顧盼自喜,但覺英氣勃勃,自己好象對自己都有了折服的感覺。於是欣欣然發給程先生,詢問是否可以發表在《冰川凍土》雜誌上,是否可以出版單行本的問題。」而程國棟的反饋意見為「在肯定我有一得之見的同時,提醒要與人多交流,爭取做到知行合一。總之是不要急。」

徐中民的另一篇論文《風行水上——論科研人員之道》同樣發表於2012年第1期《冰川凍土》。該文摘要中寫道,「科研人員在人生演進的方向上是否存在共同的『道』,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介紹了自己在程國棟先生帶領下修煉得到的體會……」

徐中民的還有一篇論文《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恆》發表於2014年第6期的《冰川凍土》,其風格也與前文相似,論文內容並非具體的專業研究,而類似較為抽象的經驗總結。

對於這四篇論文,徐中民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爭議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主要表達的是共同的發展之路,並給記者推薦了另一篇發表於2018年第3期《國家科學評論》的英文論文。稱「爭議文章是感知到的,《國家科學評論》上的(文章)作了嚴謹的科學推理。

《國家科學評論》上的這篇英文論文題為「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翻譯為「共同的發展道路:向心力和離心力之間的張力」。徐中民是該文的第一作者,程國棟緊列其後。

當記者進一步問及這五篇論文的內容時,徐中民表示,在公眾號「書味香」之前的推送《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已有闡述。在該文中,徐中民寫道,「回想自己科研生涯的整個歷程,整個認識過程,全都受益於程國棟辛勤的牽引和指導。是啊,人怎麼勾勒身邊未來的圖景呢?最便捷的無非是以邊上優秀的人為榜樣罷了。」於是,他對程國棟多年的教誨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先後寫了幾篇文章。

徐中民還在文中展示了一張疑似草稿的文章封面照片,標題為《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實際上,《論優美感和崇高感》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於1764年寫就的一本美學著作。

在「書味香」最近一次的推送中,徐中民回複評論稱,他還將繼續寫出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發展理論。

五篇論文均受基金資助

徐中民的這五篇論文都分別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其中,《風行水上——論科研人員之道》《幸福之路——生態經濟渙有丘的序幕》兩篇論文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125019;40971291;40901292)資助;《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恆》兩篇論文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125019,91325302)資助。

《中國新聞周刊》在科學網查詢到,批准號為91125019、40971291項目負責人均為徐中民,前者項目名稱為「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資助金額為200萬元,屬重大研究計劃,「神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被列入該項目成果一欄,類型為著作;後者項目名稱為「黑河流域生態補償研究」,資助金額為60萬元,項目類別為面上計劃。

據國家自然基金委官網與中科院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官網,「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簡稱「黑河計劃」)以中國黑河流域為典型研究區,從系統思路出發,探討中國乾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水-經濟的相互聯繫。該重大研究計劃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預計執行期為8年,於2010年啟動。「黑河計劃」由程國棟擔任專家組組長,而徐中民負責的「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即屬於「黑河計劃」下的重點項目之一。

當《中國新聞周刊》向徐中民詢問,其導師程國棟對爭議論文及其他類似論文的發表是否知情時,徐中民的回應為,「與文章內容無關的都是無效問題。」之後,他反問說,「你怎麼不從科學家正面形象角度去解讀?」並稱「我獨行慣了,用不著發聲。」

對於上述問題,記者也以郵件形式聯繫了程國棟,但截止發稿時止尚未得到回覆。

徐中民還曾在公眾號「書味香」推送文章稱,書味香承接修改基金本子(項目書)的業務。在其2016年的一篇推送中寫道,「修改基金本子也是需要付費的(通常互動修改要4-5回),因為書味香需要發展經費,請您放心肯定會專款專用。付費標準初定在你中基金金額的5%,在你基金中後結算,不中不需付費。」

到了2018年,推送中的付費標準也提高了:「付費標準定在你中基金金額的10%,在你基金中後一年內現金結算,不中不需付費。」

至於中了基金的本子(項目書)需付的費用是項目負責人自己支付還是由項目資助金額支付,以及付款後這筆錢的用途,推送中均未說明。

《中國新聞周刊》還注意到,在該公眾號中徐中民有這樣的表述,「我的目標是做科研達人,文學達人,股市達人……2015年我就是股市達人,也就是擊敗了99.99%的投資者。

該公眾號2017年1月14日的推送標題就是《窮人經濟學課題組2016年下半年股市分紅通知》,內容為:「窮人經濟學課題組的同志請注意,2017年1月16日18時,請到科研六號樓210領取2016年下半年股市贏利分紅獎金。請相互轉告。」

(此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吹捧導師「神論文」後續:導師引咎辭職,中科院成立調查組
    這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旨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文章中,卻出現了討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等內容,令人詫異。據科學網查詢得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點項目」批准號為91125019的項目名稱為「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負責人為徐中民,該項目的資助金額為200萬元。
  • 2017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人風採
    現將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和一等獎項目第一完成人主要事跡展現給讀者,希望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以獲獎者為榜樣,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堅持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有效益的科技成果,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 兩位「核潛艇院士」獲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
    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今天(10月25日)在京頒獎,52位科學家獲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得主2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4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6名。本年度的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彭士祿院士和黃旭華院士。彭士祿院士,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我國核潛艇和核電站事業重要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清華大學獲獎項目介紹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清華大學獲獎項目介紹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主要完成人:薛其坤、王亞愚、何珂、馬旭村、呂力主要完成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該項目屬於凝聚態物理學領域。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公布,此前有31人獲獎,每人獎金800萬元...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陝鐵院14篇論文獲陝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年度優秀職教論文
    近日,陝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下發《關於公布陝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年度優秀職教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陝職學〔2020〕119號),學校共有14篇論文獲獎,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7篇。據悉,本次評選共有全省26所院校報送參評論文618篇。學會經論文資格審查,知網查重(文本複製檢測)、初評、終審等環節,最終評選優秀論文352 篇,其中:一等獎60篇、二等獎114篇、三等獎178篇。(張君第)
  • 辣炒蛤蜊|「讚美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拍馬屁獲利的土壤更該清除
    最近,「讚美師娘」的馬屁論文作者被處理了,還追回了200萬國家科研資金。對於學術界來說,真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據報導,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給予徐中民通報批評。這算得上遲來的正義。今年1月,研究員徐中民的一系列馬屁論文震驚了社會各界。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唯一特等獎來自深圳(附完整獲獎名單)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來自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與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昨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這也是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唯一的特等獎。
  • 海思、通富微電、華瀾微等公司項目入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集微網消息,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寧波江豐電子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製備技術及應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空間全固態雷射器技術及應用榮獲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初評通過項目(通用項目)電子信息組的二等獎。
  • 青島理工首獲「上銀優秀機械博士論文獎」
    第九屆上銀優博獎從2018-2019年度兩岸四地2500餘名機械工程博士學位獲得者中,經各學校限額推薦162篇論文;初審共76篇論文入圍覆審,入圍率為64.96%;覆審有34篇論文進入終審,入圍率為44.74%。
  • 海信網絡科技獲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被業界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參與的研究成果「多源高維數據協同表徵及應用」榮獲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12 月 11 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在網絡上公示了 2020 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簡稱「吳文俊獎」)100 項成果的獲獎名單。其中,地平線「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成果榮獲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一等獎。
  • 贊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將追回項目已撥資金
    贊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將追回項目已撥資金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 2020-09-18 12:17
  • 論文大談導師崇高師娘優美?作者: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
    科學技術竟能與傳統文明如此融合!這該得諾獎!這該進院士!有媒體發表評論認為,倘若這樣一篇極盡諂媚地描述導師崇高感、師娘優美感的文章,能夠繼續作為核心期刊標準而存在,那麼對那些為發表論文而焦慮、脫髮的研究生來說,簡直是個黑色幽默。
  • 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隆重舉行
    12月9日,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在2020中國無線電大會上隆重舉行。》《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實施細則》,開展了2020年度中國無線電協會無線電科學技術獎的評選工作。
  • 鐵漢生態及子公司3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
    近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年會在廣西桂林舉行,鐵漢生態及子公司星河園林建設的高碑店列車新城景觀工程榮獲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園林工程獎)金獎,平西府項目咽喉區園林景觀品質提升工程、遵義市新蒲新城人民公園附屬道路及中軸線市政景觀工程一標段獲得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王海龍教授入選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11月18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海龍入選環境與生態領域名單,這也是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者首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說明我校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必將推進相關領域研究走向長足發展,推動學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取得新突破。
  • 期刊論文大談導師崇高師娘優美?作者回應: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
    論文截圖網友稱是黑色幽默這篇與眾不同的論文,一經傳播迅速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友「翅膀喵養空鳳」稱,用詞兒換一下,是不是就成了《論導師家庭關係對學生撰文的影響程度》?網友「小羅今仙 」稱:天地陰陽交泰竟如此深奧絕美!科學技術竟能與傳統文明如此融合!這該得諾獎!這該進院士!
  • 真優秀:她3年發表論文28篇,40多個獎,被評為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超厲害的學術「新星」劉燚,水利水電學院本碩博貫通式培養研究生,師從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戴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巖石動力學與工程。學術成績是劉燚的最大亮點。她作為主研人員參與了導師主持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建立了國際上首個節理巖體循環動態損傷本構模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央廣網哈爾濱8月4日消息(記者遲嵩)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了解到,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教授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