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還注意到,在該公眾號中徐中民有這樣的表述,「我的目標是做科研達人,文學達人,股市達人……2015年我就是股市達人,也就是擊敗了99.99%的投資者。」
徐中民主持的微信公號「書味香」中,展示了這篇文章的封面。
2020年1月12日晚,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近日,網上出現質疑《冰川凍土》期刊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的信息。我院作為該刊主辦單位,獲知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認真調查,認為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問題,該刊編輯部存在學術把關不嚴問題。我院已接受該刊主編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著手儘快啟動該刊編委會、編輯部整改工作。
「神論文」曾出單行本
在近日刷爆社交媒體的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中,作者徐中民大段讚美自己的導師、中科院院士程國棟及其夫人,被網友稱為是「論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統一」的「神論文」。
文中有一段寫到:人如其名,我的導師程國棟,上海人,胸懷博大,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豐富,實乃國之棟梁,望之可讓人頓生一種崇高感。我的師娘張幼芬,寧波人,雍容華貴,儀態大方,性格溫柔體貼,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圓滿的人生不只是詩中的字眼,也有生活中的寫真,導師和師娘的人生就堪稱圓滿。
該論文分上下兩篇,長達35頁。《冰川凍土》為核心期刊,由中科院主管,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寒旱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被讚美的程國棟此前正是《冰川凍土》的主編。
該刊的主辦單位之一、中科院寒旱所已於2016年6月被整合進新成立的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以下簡稱「西北院」)。徐中民的導師程國棟曾任中科院寒旱所首任所長,現任中科院西北院榮譽院長。徐中民則是中科院寒旱所(即今西北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據微信公眾號「書味香」相關推送,本科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徐中民,於1994年考入程國棟門下,先後攻讀寒區經濟方向的碩士與博士。該公號為徐中民組織發起的書味香讀書會的公眾號,徐在此發表了多篇文章。
在「神論文」引爆網絡後,《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官方聲明決定撤稿。程國棟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
今年1月7日,甘肅省科技廳在其官網公布了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其中,提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參評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徐中民還曾將引發爭議的上述「神論文」編成一本書出版,書名為《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閒想鶴儀形》,共50頁,由黃河水利出版社於2013年12月出版。該書的內容框架與爭議論文基本一致,且程國棟曾為該書做過推薦。推薦語為:「科研人員要成其大,一要有十年鑄一劍的精神;二要有江海納百川的氣度;三要有長空揮彩筆的志向。」
《中國新聞周刊》聯繫到徐中民,他表示,「那個推薦詞是生態經濟系列叢書的序言。不是單為這本的。」徐中民提到的那套叢書應為當代生態經濟文庫和當代生態經濟譯庫,是由程國棟擔任主任、徐中民擔任秘書長的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生態恢復專業委員會總結出版的。徐的這一說法尚未得到程國棟的證實。
另有四篇風格相近論文
2012年,徐中民還在《冰川凍土》上發表了《幸福之路——生態經濟渙有丘的序幕》一文。徐中民在摘要中寫道:「首先,闡述了科研人員需要修煉的原因;其次,詳細介紹了大團隊成員的修煉目標——走上將真善美統一在一起的幸福之路……並詳細說明了團隊成員要靠自己修煉一起走上幸福之路成為大師。然後,分析了程國棟先生風行水上的三步舞曲……」
徐中民在「書味香」發表過一篇名為《鶴舞白沙——在藍天草原上譜寫華章》的文章。文中提到,「《幸福之路》一文停筆後,回讀時顧盼自喜,但覺英氣勃勃,自己好象對自己都有了折服的感覺。於是欣欣然發給程先生,詢問是否可以發表在《冰川凍土》雜誌上,是否可以出版單行本的問題。」而程國棟的反饋意見為「在肯定我有一得之見的同時,提醒要與人多交流,爭取做到知行合一。總之是不要急。」
徐中民的另一篇論文《風行水上——論科研人員之道》同樣發表於2012年第1期《冰川凍土》。該文摘要中寫道,「科研人員在人生演進的方向上是否存在共同的『道』,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介紹了自己在程國棟先生帶領下修煉得到的體會……」
徐中民的還有一篇論文《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恆》發表於2014年第6期的《冰川凍土》,其風格也與前文相似,論文內容並非具體的專業研究,而類似較為抽象的經驗總結。
對於這四篇論文,徐中民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說,爭議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主要表達的是共同的發展之路,並給記者推薦了另一篇發表於2018年第3期《國家科學評論》的英文論文。稱「爭議文章是感知到的,《國家科學評論》上的(文章)作了嚴謹的科學推理。」
《國家科學評論》上的這篇英文論文題為「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翻譯為「共同的發展道路:向心力和離心力之間的張力」。徐中民是該文的第一作者,程國棟緊列其後。
當記者進一步問及這五篇論文的內容時,徐中民表示,在公眾號「書味香」之前的推送《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已有闡述。在該文中,徐中民寫道,「回想自己科研生涯的整個歷程,整個認識過程,全都受益於程國棟辛勤的牽引和指導。是啊,人怎麼勾勒身邊未來的圖景呢?最便捷的無非是以邊上優秀的人為榜樣罷了。」於是,他對程國棟多年的教誨進行了系統總結,並先後寫了幾篇文章。
徐中民還在文中展示了一張疑似草稿的文章封面照片,標題為《論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實際上,《論優美感和崇高感》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於1764年寫就的一本美學著作。
在「書味香」最近一次的推送中,徐中民回複評論稱,他還將繼續寫出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發展理論。
五篇論文均受基金資助
徐中民的這五篇論文都分別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其中,《風行水上——論科研人員之道》《幸福之路——生態經濟渙有丘的序幕》兩篇論文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125019;40971291;40901292)資助;《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恆》兩篇論文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則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1125019,91325302)資助。
《中國新聞周刊》在科學網查詢到,批准號為91125019、40971291項目負責人均為徐中民,前者項目名稱為「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資助金額為200萬元,屬重大研究計劃,「神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被列入該項目成果一欄,類型為著作;後者項目名稱為「黑河流域生態補償研究」,資助金額為60萬元,項目類別為面上計劃。
據國家自然基金委官網與中科院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官網,「黑河流域生態-水文過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簡稱「黑河計劃」)以中國黑河流域為典型研究區,從系統思路出發,探討中國乾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水-經濟的相互聯繫。該重大研究計劃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預計執行期為8年,於2010年啟動。「黑河計劃」由程國棟擔任專家組組長,而徐中民負責的「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即屬於「黑河計劃」下的重點項目之一。
當《中國新聞周刊》向徐中民詢問,其導師程國棟對爭議論文及其他類似論文的發表是否知情時,徐中民的回應為,「與文章內容無關的都是無效問題。」之後,他反問說,「你怎麼不從科學家正面形象角度去解讀?」並稱「我獨行慣了,用不著發聲。」
對於上述問題,記者也以郵件形式聯繫了程國棟,但截止發稿時止尚未得到回覆。
徐中民還曾在公眾號「書味香」推送文章稱,書味香承接修改基金本子(項目書)的業務。在其2016年的一篇推送中寫道,「修改基金本子也是需要付費的(通常互動修改要4-5回),因為書味香需要發展經費,請您放心肯定會專款專用。付費標準初定在你中基金金額的5%,在你基金中後結算,不中不需付費。」
到了2018年,推送中的付費標準也提高了:「付費標準定在你中基金金額的10%,在你基金中後一年內現金結算,不中不需付費。」
至於中了基金的本子(項目書)需付的費用是項目負責人自己支付還是由項目資助金額支付,以及付款後這筆錢的用途,推送中均未說明。
《中國新聞周刊》還注意到,在該公眾號中徐中民有這樣的表述,「我的目標是做科研達人,文學達人,股市達人……2015年我就是股市達人,也就是擊敗了99.99%的投資者。」
該公眾號2017年1月14日的推送標題就是《窮人經濟學課題組2016年下半年股市分紅通知》,內容為:「窮人經濟學課題組的同志請注意,2017年1月16日18時,請到科研六號樓210領取2016年下半年股市贏利分紅獎金。請相互轉告。」
(此文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