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哈爾濱8月4日消息(記者遲嵩)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了解到,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教授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校黨委書記熊四皓為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頒發捐贈紀念獎牌、證書及教育貢獻獎獎牌。校長周玉主持捐贈儀式。

劉永坦院士在講話中表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能夠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國家、社會和學校,給了我很多榮譽。我個人的成長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長期的培養與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同志們的幫助與支持,因此當初頒獎時,我就有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回報國家、回報學校的想法。和家人商議之後,我們一致認為,在哈工大建校100周年之際捐贈更有意義。

劉永坦院士深情回憶了他和馮秉瑞教授從1953年來到哈工大求學,到留校任教的67載光陰裡,母校對他們的培養和夫婦二人對母校的深厚情感。他表示,永瑞基金的設立以賀信精神為統領,旨在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本著我校立足航天、服務國防,建設「雙一流」大學的要求,希望永瑞基金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我們是「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校訓精神的受益者,哈工大「厚基礎、強實踐、嚴過程、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不能丟。希望同學們貫徹哈工大規格、嚴於律己,夯實基礎、放寬眼界,勇於創新、百折不撓,在建設科技強國中出奇制勝,建功立業。希望永瑞基金能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助力哈工大在新百年的新徵程中,培養更多傑出人才,創造更多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熊四皓在講話中指出,劉永坦院士作為老一輩哈工大「八百壯士」的典型代表,為全體哈工大人樹起了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的旗幟。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為廣大學子心懷家國、勵志成才注入新的動力。這是對哈工大精神、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血脈相承。永瑞基金的設立,飽含著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對立德樹人事業的念茲在茲,對學校發展建設的深沉期待。他代表學校黨委,向始終心繫國之大者、紮根龍江大地、精育國之良才、奉獻教育事業的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熊四皓表示,學校一定按照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的要求,高標準建設好、維護好永瑞基金,同時熱忱歡迎、廣泛吸收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自願捐贈,不斷擴大基金規模,充分發揮基金對人才培養、科研攻關的牽引激勵效應,引領更多青年學子投身國防電子領域、聚焦卡脖子難題、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公布,此前有31人獲獎,每人獎金800萬元...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獎金高達300萬元
    浙江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7月17日在杭州舉行。297項科技創新成果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此次獲獎項目集中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首次設立科技大獎,作為浙江科學技術獎的最高獎重獎科技人才  科技大獎作為浙江科學技術最高獎,授予浙江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個人、團隊,每年授予數量不超過2項,首次獲獎者分別為李蘭娟(個人)和張建鋒團隊。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晶片首次設獎地平線榮登榜首「吳文俊獎」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是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主辦、依託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或個人具備提名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資格。作為在我國智能科學技術領域享有極高聲譽和影響力的獎項,此次獲獎名單匯集了來自產學研界的各類人工智慧項目成果,經歷了提名推薦、網絡評審、會議初評和終評答辯等幾大環節,最終從技術突破程度、經濟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等多維度綜合評判決出。
  • 許身深潛 科研報國——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 題:許身深潛 科研報國——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  新華網 凌紀偉  愛國,就要把個人命運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在1月10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榮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說,最高獎這個榮譽屬於千千萬萬船舶科研人。  核潛艇,一旦結緣就是一生  黃旭華是誰,都幹了什麼?
  • 海信網絡科技獲得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被業界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海信網絡科技公司參與的研究成果「多源高維數據協同表徵及應用」榮獲人工智慧科技進步一等獎。
  • 深圳大學首次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
    經全國各地方人工智慧學會、協會及聯盟,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及工作委會,各團體會員(企業)單位和兩院院士、學會會士等專家學者的提名推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辦公室通過對提名項目進行網絡評審、會議初評和終評答辯,最終對100個成果授獎。
  • 首屆南開大學科學研究獎重大成就獎獲得者周其林——以卓越科研...
    二十年磨一劍,周其林和他的團隊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獲得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靠的正是那份紮實和勤奮。 然而,熟悉他的師生則從中聽出:從教幾十年來,在周其林心中,科研和育人重若千鈞,未曾有一日改變。做科研——從興趣出發,堅持「0到1」的原創,不急不躁,板凳坐得十年冷。帶學生——務實嚴謹,身教言傳,自豪於「最好的科研成果,是培養出的學生」。
  • 訪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一生痴愛核潛艇 樂在...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笑容可掬、和藹可親,但曾經他的影像就像珍貴的文物,掛有「請勿拍照」的牌子。他和數以萬計無名如沙礫、沉默若黃土、平凡似溪流的奮鬥者,以血肉之軀鑄就核潛艇精神,將不畏犧牲、苦中求樂的品質刻印成永恆的勳章。
  • 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周少奇,2013年、2017年、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作為成果第一完成人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於2019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成為貴州省第二位何梁何利獎獲得者。9月3日,2019年度貴州科學獎勵大會在貴陽舉行。
  • 屠呦呦獲最高科技獎 成女性且非院士獲此殊榮第一人
    法制晚報訊 (記者 李洪鵬)今天上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十七年舉辦同樣的盛會,足見國家科技獎「成色之高」。中國科學院院士、超導專家趙忠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獲得最高科技獎。法晚記者(微信ID:fzwb_52165216)注意到,今年86歲的屠呦呦是自最高科技獎設立已來首位女性獲得此殊榮,也是首位非院士獲此殊榮的專家,也就是說,27位榮膺國家最高科技獎科學家中,除屠呦呦外,其餘26位均出自院士。
  •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潛心奉獻終不悔
    黃旭華院士在核潛艇建造現場留影。1994年5月,黃旭華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及成就獎等榮譽,2019年獲習近平總書記頒發的共和國勳章。  讓人驚嘆,令人感動。正是有了黃旭華和像他一樣的第一代核潛艇人,才使得中國擁有了「撐腰杆」的國之重器。
  • 三年一劍磨《深海》廣東話劇瞄準國家最高獎
    12月6日,在三年一屆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上,廣東省話劇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為故事原型打造的大型話劇《深海》,獲得最高獎項「廣東省藝術節大獎」,並將以此為新起點開啟向國家級文藝重要獎項的奮進之路。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馬龍召集國乒運動員表態:將捐出卡達賽全部獎金
    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卡達公開賽前,作為中國乒協運動員委員會主任的馬龍召集所有參賽隊員一起討論,最終大家一致決定要將卡達賽獲得的全部獎金捐獻給武漢抗疫前線,盡綿薄之力。今年卡達站總獎金達到40萬美金,是目前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獎金最高的一站比賽,其中單打冠軍4.4萬美金,亞軍也有2.2萬美金,雙打冠軍為1萬美金。
  • 英國駐渝總領事獲「重慶市見義勇為特別獎」 他要將5萬獎金全部捐出
    今(20)日,重慶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決定授予勇救落水女孩的史雲森先生「重慶市見義勇為特別獎」,並獎勵人民幣5萬元。史雲森表示將把獎金全部捐出。2020年11月14日,在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一位女孩不慎落水,當時正在此地遊玩的史雲森聽到呼救後立刻跳入水中施救,最終在現場群眾的合力協助下,女孩被成功救起。
  • 中國內地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和莫言,再一次向他們致敬
    工作和事業中有各種各樣、各種級別的獎項,但全世界公認的最高獎只有一個——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工程師諾貝爾的遺願,將其遺產作為基金,每年的利息作為獎金分成五份,獎勵每一年在物理學、化學、醫學與生理學、文學、和平事業有重大貢獻的全世界的突出人士,1969年增設經濟學獎。諾獎於1900年設立,至今共獎勵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除和平獎由挪威評選頒發外,其他都有瑞典評選頒發。
  • 英國駐渝總領事獲「重慶市見義勇為特別獎」他要將5萬獎金全部捐出
    今(20)日,重慶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決定授予勇救落水女孩的史雲森先生「重慶市見義勇為特別獎」,並獎勵人民幣5萬元。史雲森表示將把獎金全部捐出。  2020年11月14日,在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一位女孩不慎落水,當時正在此地遊玩的史雲森聽到呼救後立刻跳入水中施救,最終在現場群眾的合力協助下,女孩被成功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