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0-12-21 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

他是中國發酵工程專業培養的第一個博士後,他首次提出生化反應電子流守恆原理與計量學方法,解決了國際生物脫氮研究領域110多年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就是從大連理工大學走出的科學奇人——周少奇!

周少奇,2013年、2017年、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作為成果第一完成人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於2019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成為貴州省第二位何梁何利獎獲得者。

9月3日,2019年度貴州科學獎勵大會在貴陽舉行。今年科技獎勵大會共評出五大類、111項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其中,周少奇榮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作為貴州2019年度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周少奇率先提出汙水生物脫氮除磷的原創理論,突破城市及農村汙水、河道湖泊汙染治理等關鍵技術,實現了從基礎理論到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為貴州環保技術進步和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在大工」是周少奇對母校最深的印象,「每天晚上都在階梯教室自習,學到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兒。有時碰到停電,大家就跑到附近的小賣部買來蠟燭接著學。有好幾次,小賣部的蠟燭都脫銷了!」

1995年開始,周少奇敏銳地意識到環境學科將成為國家迫切需要發展和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興學科,生物技術將成為經濟高效處理汙水的前沿技術,遂毅然決然開始了生物技術與環境工程的交叉研究,立志用環境生物技術手段解決中國的水汙染問題。

2002年,周少奇由中組部選派掛任貴州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從此與貴州這塊兒土地有了不可割捨的情緣。為深入了解貴州省情,周少奇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研,足跡踏遍了全省85個縣(市、區)。「當時,這裡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建設剛剛起步,技術還很落後,與其他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汙水處理廠無法保證正常穩定運行,嚴重缺乏技術支撐。我作為一名環境科研工作者,當時就下定決心要改進貴州的汙水處理技術。」

結合貴州喀斯特環境特徵和實際,周少奇積極與四川華健環博投資有限公司和山東省城建設計院等進行產學研合作,引進當時最先進、最實用的一體化氧化溝等汙水處理技術,並在貴州進行推廣示範和產業化應用。科研示範項目在貴州落地應用,周少奇懷著對貴州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2012年6月毅然響應繼續參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召喚,入選貴州省委組織部「成龍配套」引進的緊缺高層次人才,2013年從廣東「搬家」來到貴州工作。

農村汙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難題已經困擾我國西部多年,周少奇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團隊提出技術創新方案,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支持,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和突破。另外,針對城市汙水及農村汙水、河道湖泊汙染治理等關鍵技術,也因地制宜實現了基礎理論成果到產業化應用,為貴州環保技術進步和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來到貴州,服務貴州快20年了,我在這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周少奇笑著說,自己與「汙水」打了25年交道,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是因為科研工作具有挑戰性,也充滿了無限樂趣,同時,是基於科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和為國家建功立業的責任心與使命感。

周少奇表示,獲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這份榮譽象徵著新的開始,是對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鞭策。下一步,他將把工作重心放在已有技術的大規模推廣上,並結合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要求,在農村汙水處理、河道治理、生態修復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實現貴州「科技強省」目標,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祝賀!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當選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
    日前,挪威技術科學院(Norges Tekniske Vitenskapsakademi)發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大連理工大學2002屆校友付世曉當選。付世曉,1976年出生,1999年於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獲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師從趙德有教授,進行船體振動與聲輻射特性的研究。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挪威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
  • 大連理工大學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會召開
    11月28日,「2020推動大連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大連理工大學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會」在甘井子區體育新城舉辦,來自全國300多名嘉賓參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大連市人民政府市長陳紹旺,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寒松,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副市長張志宏、靳國衛出席。大會回顧了大連理工大學校友創業園·甘井子區科技創新中心一二期建設成果,並為三期項目揭牌。
  • 大連理工大學實力到底如何?用12個權威榜單說話!
    1.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排名:大連理工大學位居全國第62020年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三大獎"初評結果!大連理工大學共有4項,位列第6。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
  • 大連理工大學表現亮眼!
    日前,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整理了2016年以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三次評選結果,大連理工大學表現突出,2016年-2020年共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項,排名全國第12位。鄒麗,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船舶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星海傑青,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資源與環境、非線性水波動力學。
  •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olivia chan • 2020-02
  • 大連理工大學校友厲害了!斬獲FPX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
    從2017年宣布進軍LPL到2019年獲得如此成就,這支年輕戰隊的迅速成長離不開站在它背後的人——FunPlus執行長、聯合創始人,大連理工大學校友鍾英武。鍾英武,北京趣加科技有限公司(FunPlus)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
  • 長春理工大學郭書祥校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7月7日,我校1979級校友、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教授、日本香川大學終身教授郭書祥正式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院長小林喜光的祝賀。日本工程院成立於1987年,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所屬的研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傑出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包括機械工程、信息電氣電子工程、化學材料工程、建築工程、資源能源工程、物理系、生命系、經營政策系等8個專業領域。
  • 大連理工大學舉行機械工程學院新大樓竣工儀式!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在西部校區舉行了機械工程學院新大樓竣工儀式。機械工程學院大樓項目是國家「雙一流」建設資金支持的重點建設項目,佔地面積305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50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共10層,為大連理工大學目前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建築。
  • 華附鍾南山校友以超90%投票率獲英國愛丁堡大學首個傑出校友獎!
    華南師大附中校友會剛剛收到消息,華附1955屆高中校友鍾南山獲英國愛丁堡大學2020年度傑出校友獎。官網評論道:「作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的核心人物,鍾南山獲得愛丁堡獎是完全合適的。」
  • 華東理工大學EMBA校友張華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事業中作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代表著我國勞動工作者的最高榮譽。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共有1689名全國勞動模範和80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
  • 華南理工27個項目(個人)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近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教授參加大會。會上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華南理工大學27個項目(個人)榮獲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共有突出貢獻獎1人、一等獎8項、二等獎18項,獲獎數量居廣東省首位。
  • 【喜報】吉林動畫學院校友陳忠發榮獲第二屆創新創業英才獎
    11月20日,由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舉辦的第二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頒獎典禮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吉林動畫學院校友陳忠發與北京大學陳方平、清華大學李京陽等10位勇攀雙創高峰的「青年創客」獲創新創業英才獎,獲獎金50萬元。
  • 大連理工大學王飛龍教師團隊獲得第五屆西浦全國大學教學創新大賽...
    經過一年的資格審查、大眾評審、實地調研和專家函評等階段,最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18所高校20組教師(團隊)進入決賽,共評選出年度教學創新一等獎4個,年度教學創新二等獎7個,年度教學創新三等獎9個。
  • 首頒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喜訊】華東理工大學EMBA校友張華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事業中作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代表著我國勞動工作者的最高榮譽。近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上共有1689名全國勞動模範和804名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
  •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兩位科技功臣的轉化平臺和科技成果落地徐匯...
    2020年5月19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徐匯區域內單位共83項(人)獲獎,其中:科技功臣獎2人,佔全市
  •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在連舉辦 大連理工大學黨委...
    11月11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和遼寧省人民政府主辦,大連市人民政府承辦,大連理工大學等5家單位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隆重開幕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出席並致辭,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向大會發來視頻表示祝賀,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寧出席並致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譚作鈞致辭,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主持。大連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寒松受邀出席,黨委常委、副校長宋永臣,技術研究開發院、智慧財產權學院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央廣網哈爾濱8月4日消息(記者遲嵩)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了解到,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教授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祝賀:西北大學9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發布。本屆陝西省科學技術獎評選出獲獎成果260項,其中,一等獎48項,二等獎89項,三等獎122項。西北大學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3項成果獲得二等獎,1項成果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獎數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12 月 11 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在網絡上公示了 2020 年度「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簡稱「吳文俊獎」)100 項成果的獲獎名單。其中,地平線「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成果榮獲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專項獎晶片項目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