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很多父母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初衷,都是為了給第一個孩子有個陪伴,等到以後自己老了走了,孩子不會太孤獨,起碼他還有一個和自己有血緣的親人。
但事實上,很多家庭中,一旦父母離開人世,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淡了,日常沒了問候,就連逢年過節也不走動。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感情都是一樣的,但凡聯繫少,慢慢就會變淡,聯繫多呢,感情自然會更好。
「你能想像,被自己的親弟弟拉黑嗎?」這是昨天深夜,好友錢笑發給我的微信。
說實話,我其實蠻震驚的,我之所以震驚,是因為她的弟弟我見過幾次,看起來是一個溫文爾雅,非常有禮貌的男人。
錢笑父母在世時,每當過節她都會回到父母家,而弟弟也對她很是熱情,可誰曾想,父母去世不過一年,其弟弟就把她的微信拉黑了。
她看到對話框顯示「對不起,你還不是對方好友......」很是惘然。
01.
越是親近的人,卻越沒辦法好好說話,這似乎成了一種定律,而這份肆意的背後,可能是源於一份篤定:你確信家人不會離你而去,所以才敢放肆。
但實際上,親人之間也會是產生疏離的。
有時候想想,其實蠻搞笑的。很多人對於外邊的陌生人都能夠做到友善,但是卻無法對身邊的至親好好說話。
說的好聽一點,是因為對方是家裡人,所以我們才會放下所有的包袱和偽裝,做真實的自己,可說難聽一點,就是自私。
憑什麼對陌生人就是笑臉相迎,對著父母親人卻是冷言冷語?
這個問題,現實是生活中還真不少見,很多在外看起來禮貌有加的人,回了家在父母姐妹面前真的撒潑打橫什麼都來。
錢笑和弟弟錢樂鬧過幾次矛盾,我也知曉一些。錢笑結婚晚,大概36歲才嫁人,而她弟弟也是在她結婚後才找到對象。
可能是因為姐姐遲遲不結婚的原因,錢樂對她還有一些意見的,只不過礙於錢笑是姐姐他不敢明說罷了。
錢笑結婚之前,有一回過節回父母家,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和弟弟吵了起來,當時弟弟作勢要打她,還好被錢笑父親攔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錢笑對弟弟錢樂的態度有了些變化。
錢笑結婚以後,因為買房子的事,問父母借過10萬塊錢,因為這筆錢,錢樂又一次和錢笑吵架,他認為姐姐這麼大年紀,而且又結婚了,不該問父母拿錢,錢樂以為錢笑跟父母要錢,只不過他不知道錢笑其實是問父母借的。
說來說去其實都不是什麼大事,而且這裡邊也有誤會,但錢笑不想過多去解釋,所以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表面上看起來和諧,其實背地裡誰都不理誰。
02.
人與人之間其實就是這樣,一旦產生了嫌隙,修復起來往往並不容易,雖然是親人之間,卻也依然該記的仇還是會記,所以即便是親情,也要學著去經營,而不是聽之任之。
別太高估親情,它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牢固。有人說,特別懷念小時候,因為小時候,無論怎麼吵架打架,但彼此從不把這份恨記在心裡,可能是因為小時候遇見的都是小事。
可是長大以後,尤其有了利益相爭以後,即便是親兄妹也會變成仇人。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劇,劇中的一對兄妹,因為房子拆遷的問題,鬧到了法院。
當時他們家老房子賠了3套房,妹妹生活拮据要求拿一套,父母都同意了,可是哥哥卻不答應,他認為自己是兒子,房子理應都是自己的。
就因為這件事,兄妹倆上了公堂,雖然最後在法官的判決,以及父母的支持下,妹妹順利拿到了一套房,但因為這件事,哥哥一直記恨著妹妹,父母相繼去世後,兄妹之間也徹底斷了聯繫,就像是陌生人一樣。
我們總覺得親人是這個世界上的無價之寶,可有時候也僅僅是以為而已。
真正的無價之寶,應該是彼此都無私心,一門心思對家人好,但是這樣的人到底有多少呢?說實話,並不多見。
大部分中國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只限於小時候,長大後尤其結婚生子以後,會很自然變淡。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有自己關心的人,家人對於我們來說,被排在了人生的後位,因為每個人都有了自己更想要守護的人,比如說自己的孩子和伴侶。
所以不要去相信什麼「生個孩子就是為了給另一個孩子陪伴」這樣的話,孩子最好的陪伴,是他的朋友、伴侶,而不是那個和他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有時候血緣也是靠不住的。
雖然這話聽起來很冷酷,但現實就是這樣。或許從一開始我們對於親情抱了太大的期望,所以當最終它偏離時,才會更讓人失望。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還是希望所謂的親人之間,要守護好彼此的界限,不要讓親人成為人生中無關緊要的陌生人。
所以不管有什麼矛盾,都要記得坐下來好好溝通,而不是選擇逃避、刪除,用不聯繫的方式,來毀壞親情的信仰。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