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也來炒:中國是亞洲最大潛在市場,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2020-12-12 荔枝網新聞

  美國商務部長也加入炒作「中國威脅」的隊伍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報導,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當地時間8日聲稱,「中國仍然是該地區(亞洲)最大的潛在市場,但同時也是主要軍事和經濟威脅。」


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報導截圖

  據CNBC報導,當天在新加坡舉行的米爾肯研究所亞洲峰會開幕式上,這位美國商務部長非議中國稱,「中國在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方面做得不好」。報導稱,羅斯「解釋」說:在美國提出的539項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中,中國佔210項。他還聲稱,此外,中國(公司)在美國「實體清單」中佔了「很大」一部分。

  報導說,羅斯還宣稱,「在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同時,我們繼續鼓勵(進行)更加自由、公平的貿易至關重要」,「美國實際上是保護主義最少的主要經濟體」。

  原來踩中國是為了自誇……


羅斯 資料圖

  羅斯並非近期談論中國的首位川普政府高官。此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曾在美媒刊登署名文章標題是「中國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頭號威脅。」他宣稱,「北京打算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主導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

  就「中國是否對美國構成威脅」等相關問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早前就曾回應稱,中方願同美方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友好合作關係。這是中方的既定政策。但美國恰恰相反,不斷向中國施加壓力,動輒指責和抹黑中國。誰在威脅誰,事實一目了然。比如,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來沒有通過任何涉及美國內部事務的提案,美國會卻一個又一個地審議和通過各種粗暴幹涉中國內政的議案;中國的軍艦和飛機從來沒有到美國周邊去展示力量,而恰恰是美國不斷派遣軍艦飛機到中國家門口來耀武揚威;中國從來沒有制裁過任何一家美國企業,總是歡迎美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營商環境,而美方卻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的企業,並對中國企業實施所謂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限制中國的發展權利。因此,如果說到威脅,恰恰不是中國威脅美國,而是美國在威脅中國。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如何消除美國的這種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美國個別政客言必稱「中國威脅」,但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章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明確表明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相比之下,美國從未作出過像中國這樣的政策宣示。放眼當今地區和國際熱點敏感問題,有哪個是中國造成的?!又有哪些問題的背後沒有美國個別政客「忙前忙後」的影子?!這些人必須認清並接受的現實是,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而言,中國是促進全球和平繁榮的積極力量而不是消極因素,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竟然武力威脅
    它又有什麼底氣來對中國惱羞成怒,對中國開始進行軍事威脅。這不叫不知天高地厚,那又是什麼呢!況且,在一般情況下,兩國軍事合作即便實際上準備針對第三國,但為了避免惡化自己與相關國家的關係,以及保守軍事機密,表面上當然要明確表示"並不針對第三國"。
  • 補壹刀:針對中國的「亞洲小北約」真來了?美日澳印軍事合作跨出...
    該協議是一份涉及軍事合作的重要協議,將允許印度使用美國提供的全球地理空間數據,來提高巡航和彈道飛彈打擊目標的準確性。分析認為,這將有助印度在中印、印巴邊界及印度洋的威懾能力。再加上印度和日本已經籤署的《軍事後勤與服務互助協定》,最終在美印日澳四國之間構建了一個以共享軍事基地和後勤相互支持的防務體系。讓Quad這個鬆散的戰略聯盟,變得軍事色彩更多了。3既然四國在軍事合作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這是否意味著「亞洲小北約」即將形成?
  • 美國家情報總監渲染中國是「二戰後對美最大威脅」,網友:真是帝國...
    (原標題:美國家情報總監渲染中國是「二戰後對美最大威脅」,網友:真是帝國崩潰的垂死掙扎)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對拜登政府而言,如何修復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各類經濟和政治影響,同時改善美國的經貿情況將會是其重要議題。 當地時間昨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對於這個重要的職位,拜登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選。民主黨2020年總統初選候選人,華裔企業家楊安澤或將被拜登提名出任商務部長。
  • 美情報總監發文:中國是當今對美最大威脅!華春瑩回應:放棄仇恨
    中國一直秉承著共同發展的理念,對外遵循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內中國也嚴於律己從不向任何人或國家發難。在國際上,中國也和很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 可美國川普政府的某官員卻公開提出「中國威脅論」,用以抹黑中國。 美高官:中國是「二戰後對美最大威脅」 12月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川普政府的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署名的文章。在文章的開頭,拉特克利夫就自稱是除美國總統之外知道最多情報的人。
  • 主動請纓為美衝鋒陷陣,澳大利亞為何這麼狂?俄:是最大潛在對手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可以說是一個熱門話題,這個國家的多種行為確實都令人難以理解,一邊在經濟上依賴我國市場,另一邊又要緊跟美國腳步,主動請纓為美國衝鋒陷陣,不論美國說什麼他們都迅速跟上,而且嗓門更大,跳得更高,他們在文化、軍事等領域都表現得十分不友好,甚至惡語相向。
  • 美日韓軍事同盟和中日韓經濟自貿區,兩大概念體為何都前途多舛?
    只有亞洲,伴隨著亞洲各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崛起,以及美國重返亞太,局勢顯得越發撲朔迷離。 在這個地球上,老美有很多軍事同盟。 而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美國,軍力強盛是不假,但必須要將軍力分布在全球,這樣就極大削弱了其在亞洲的軍事投射能力,所以美國希望其在亞洲的盟友承擔更多的責任,來個美日韓軍事同盟,
  • 美報告:南海將成中國的湖 美應防止新霸主崛起
    報導稱,「毫不意外,該報告將中國列為美國在亞太的主要威脅」。報告說,「中國的經濟、軍事和地緣政治影響力即便繼續邁著適中的步伐前進,世界都將見證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崛起後,全球權力再分配最大的一次變動。而不管怎樣,中國過去兩年中的侵略性姿態,已令許多亞太國家更緊地擁抱美國」。除了中國,報告還點名朝鮮和俄羅斯,將它們視為美國的「威脅」。
  • 馮煦明: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研究
    當前「經濟增長治理」的要義:一是在短期要確保實際經濟增速不過度偏離潛在增長率,避免產出缺口過度放大;二是在中長期要儘可能地創造條件提高潛在增長率水平。前者主要由逆周期調節工具來實現,後者則須通過深化結構性改革的方法來實現。最後本文提出了當前最為緊迫、對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最為有效的六個重點改革領域。
  • 美情報高官稱中國是「最大威脅」,被網友群嘲了
    據路透社華盛頓消息,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當地時間周四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大放厥詞,其發表文章聲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並稱中國一心想要主宰全球。 拉特克利夫宣稱,「情報很清楚:中國打算在經濟、軍事和技術上主宰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
  • 布希宣布新軍事戰略 美特種部隊悄然進泰國
    新華網消息據《青年參考》報導(曼朵):  2000年5月25日,美國布希總統將正式宣布美國新的軍事戰略。一段時間來,有關新軍事戰略將軍事重點從歐洲轉向亞洲的各種報導鋪天蓋地:加強關島軍事基地的建設,考慮讓美軍重返菲律賓,在新加坡興建航母碼頭,研製專門用於對付亞太地區「威脅」的戰略性武器等舉措可謂大張旗鼓。
  • 針對中國,美海軍部長欲重建第一艦隊
    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國布雷斯韋特在當地時間17日召開的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稱,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感到擔憂所以,他計劃藉由一隻新艦隊展現美國海軍的遠徵能力,期待在該區域產生更強大的威懾力,一方面自保,另一方面使盟國和合作夥伴相信美國還有能力幫助和保護他們。美海軍原第一艦隊在20世紀70年代初被裁撤。未來若其重建,將減輕第七艦隊的壓力,兩支艦隊可共同聚焦於關鍵盟友和小範圍的地理空間。
  • 拜登將公布新一任商務部長和勞工部長提名人選
    另據其過渡小組表示,拜登還將於當地時間1月8日提名現任羅德島州州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擔任商務部長,提名現任波士頓市長馬丁·沃爾什(Marty Walsh)出任勞工部長。羅德島首位女州長獲商務部長提名當地時間1月7日晚間,拜登過渡小組表示,雷蒙多和沃爾什將參與制定拜登關於氣候變化、技術、投資、勞保等政策。
  • 官方宣布重大喜訊:中國將超越美成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但是從反面看,巨大的人口也代表了巨大的消費能力,從而使中國的市場能力具有不可預估性,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政策又助推了經濟的發展。據中國發改委報告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社會消費品累計總額首破40萬億元,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就是中國,而之前這一紀錄保持者一直是美國。
  • 關於美印軍事結盟的可能性,其實已經出現了變數
    從整體實力對比來看,中國以一國之力和美國較量,還是有取勝把握的,至少不會敗北,但是如果再加上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中國肯定會很吃力,這也是中國比較關注美印結盟話題的原因之一。而最新的情況表明,美印確實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 數據看中國|史上最大自貿協議籤訂,亞洲或成最大贏家,背後竟是長達...
    就在此番表態5天前,11月15日,中國正式加入了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亞太經濟、貿易「朋友圈」,覆蓋了30%的全球人口、30%的經濟總量、30%的貿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中國願為亞洲美好未來作更大貢獻
    :陳海峰   中新社東京5月31日電 (記者 呂少威)中國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31日在東京舉行的第25屆「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上發表題為「攜手共創亞洲更加美好的未來」的演講,分別從「全球化經濟與亞洲的發展」
  • 20艘美油輪火速趕往亞洲,中國或將越過美國,成世界最大煉油國
    20艘來自美國的超級油輪火速朝著亞洲前進,根據相關預測來看,中國非常有可能會越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煉油國,這種情況就讓不少人都各有想法。,就連一向都非常受歡迎的能源產業都呈現出低迷的狀態,這種情況也讓當地感到無奈至極,目前國際油市也就只能依靠中國市場,或者是一些亞洲國家來來動,這樣的認知確實挺出乎意料的。
  • 最後的瘋狂,美海軍部長距下臺僅兩月妄圖建立新艦隊對中國不利?
    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國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強。但樹大招風,我國如此迅速地發展難免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嫉妒,尤其是一直夢想著屹立在軍事領先地位不倒的美國。 曾經我國和美國的關係也十分不錯,只是在發現我國的潛力之後,美國毫不猶豫地把我國放在了競爭對手的位置。
  • 未來無人機對電網的潛在威脅與安全應對思考
    ,不論是視距內還是超視距飛行,只要接近我們的電網線路走廊,就有可能對電網運行構成威脅,但近些年來,無人機撞擊電網造成的事故越來越頻繁,加之現在大疆系列民用無人機應用越來越普遍,無意為之終會因為失誤操作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