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作詠|油畫寫生與創作

2020-12-19 祝方芳

趙作詠 《 家鄉的河塘》30x40cm

兒時對繪畫產生興趣,是從看小人書開始的。那時很落後,還沒有電視電影,更別提手機了,能照鏡子看見自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趙作詠 《初秋》50x60cm 2019

巴掌大小的書上畫了很多小人,下面還配以文字,類似現在小朋友們看的漫畫書,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擁有一本小人書,一定是無比珍惜和喜愛的。也許是這個緣故,沒事時老是拿著鉛筆照著小人書上的人描呀描的,漸漸的也就喜歡上了畫畫。

趙作詠 《冬天的白楊》50X60cm

大學時,第一學期教的是國畫,不知是因為老師教學方法的問題,還是學國畫必要的流程,總之整個學期基本上都在臨摹米芾,範寬等名家的字畫,很是乏味,也缺少激情,漸漸的對國畫失去了興趣。

趙作詠 《家鄉的水塘》50Ⅹ60cm

第二學期開始學習油畫,接觸到梵谷、高更、莫奈等大師作品,被其豐富的色彩和不羈的表現形式所折服,讓我逐漸痴迷於油畫這種繪畫形式。

趙作詠 《靜靜的村莊》30Ⅹ40cm

當今中外大師,如梵谷、莫奈、高更、吳冠中、趙無極等,都非常注重寫生在創作中的意義,因此本人也很崇尚室外寫生。

趙作詠 《暖冬》50x60cm

寫生不是簡單的去表現你所看見的場景,而是把場景,在特定的天氣、光線、環境等條件,結合個人的當時的心境等主觀感受,加以融合提煉再表現出來。所以即使同一個場景的寫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趙作詠 《秋荷》30x40cm2016

再加上繪畫手段的不斷的創新,不斷的否定自己、提升自己,找到別具一格的視覺。油畫的寫生和創作過程中,色彩創新可以起到烘託情感的作用,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樣的乾草堆,梵谷、莫奈、高更他們的所表現的方法各有不同,色彩的應用和筆觸也具有個人色彩,這就是油畫的魅力。

趙作詠 《秋收》50X60cm 2019

因此本人在油畫寫生中,不忘吸取大師的個性加以提煉。油畫的寫生創作中一定要有繪畫性,不能簡單地再現所看見的場景,如果那樣就很不生動,也很沒有繪畫性,而是要把所看到的場景結合當時的心境,運營恰當的筆觸,配合大小方圓、剛柔緩急,濃淡長短,枯潤曲折等對比的手法來重塑,這樣方可營造出不同氣韻的畫面和張力,創作出極具個性的作品。

趙作詠《秋塘》50X60cm

我認為個性是藝術家最應該具有的特點,否則繪畫創作毫無意義。繪畫創作中,每幅作品都應該給人以無限的想像力,並與西方油畫的燦爛的色彩相結合,表現出中國的意境,創作出極具東方神韻的油畫作品,讓觀者看見每幅作品都能有所聯想,產生共鳴。

趙作詠 《三月桃花》50×60cm 2019年

我認為一副好的油畫作品應有中國畫的留白,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到處畫的很緊實,到處畫的很鬆散,一定要有節奏感,讓留白的部分給觀者更多的想像的空間。我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嘗試,努力創新。

趙作詠《鼠年的暖冬》50X60cm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自然的呈現,心源指內心的感悟,古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以大自然為師,再加一個人的修養、內心的感悟創作出好的作品。我面對大自然景觀,通過我的畫筆,對其精心加工提煉,繪製出心裡所想的作品,是我繪畫創作所想達到的最終結果。

趙作詠 《夏日荷塘》60X80cm 2018年藝術家簡介

趙作詠,男,漢族,1969年出生於中國新疆,1992年畢業於新疆師大美術系,1994年定居北京,從事油畫創作。其繪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併入選中國當代知名油畫家名錄。

我熱愛油畫,她源於是西方藝術體系,也是其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人,我深受中國悠久文化傳統的薰陶。我的繪畫風格是定位於西方藝術經典,還是回歸自身文化傳統?亦或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我藝術的最終歸宿?

我們生活在當下的現實世界中,藝術如果離開生活體驗就只能成為藝術的標籤和概念的註解,我的創作不羈絆於西方體系,也不囹圄於中國傳統,而是從實際的生活體驗中汲取營養,融會貫通,博採眾長,努力打造活著的、真實的藝術!

相關焦點

  • 著名油畫家白羽平談油畫寫生與創作
    因為我的老家在山西,好多東西是,因為好多畫是通過寫生或者是照片,寫生有時候我是很多,就是我的認為是這個,我理解就是風景畫寫生的,其實它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寫生,把這個寫生一定是,應該是作為一個創作這麼樣去理解,所以這個寫生是一個獨立的一個完整的創作,它不是像咱們大型的那種,像練習色彩呀,掌握構圖呀,還不光是這個。
  • 「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此次展出的油畫寫生作品共140幅。 劉錫菊 攝「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開展 濃鬱俄式風情引人入勝中新網哈爾濱12月5日電 (傅宇 記者 劉錫菊)5日,「在那遙遠的地方——俄羅斯藝術家薩文卡油畫寫生作品展」在黑龍江省美術館開展,通過展出俄羅斯功勳藝術家薩文卡的140幅作品,在反映當時俄羅斯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的同時,搭建起兩地文化交流平臺
  • 微妙精美 含蓄典雅——楊鳴山油畫風景寫生作品賞析
    原標題:【視點】微妙精美 含蓄典雅  ——楊鳴山油畫風景寫生作品賞析  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原副院長全山石,不遠萬裡,到澳大利亞楊鳴山家中,挑選風景畫精品100幅,在浙江全山石藝術中心舉辦「楊鳴山油畫風景寫生展」,受到浙江美術界的高度讚揚。2020年9月10日,這個畫展移師蘭州,在楊鳴山的母校——西北師範大學美術館展出。
  • 大美鄉村 寫生中國 楊少明油畫展懷化開展
    懷化新聞網訊 8月17日,「大美鄉村 寫生中國」楊少明油畫展在恆大帝景開展,本次展覽由懷化市美術家協會主辦,懷化雲海軒藝術工作室,鶴城區美術家協會承辦,共展出楊少明作品60餘幅。
  • 鄉土情懷 詩意呈現———陸鳳翔的油畫創作
    而從拿起畫筆學畫開始,他熱愛繪畫的初心始終沒變,尤其對油畫情有獨鍾,一直堅持油畫創作,並且取得了豐碩的創作成果,這對於一個在縣城生活了50多年的畫家而言,實屬難得!《河堤之上》陸鳳翔的油畫創作表現題材主要是身邊人和家鄉景,尤其是風景畫,家鄉的風景在他筆下是那麼的詩意盎然,富有情調。
  • 看看人家這個寫生能力,優秀!這寫生的油畫靜物太寫實了,服氣!
    看看人家這個寫生能力,優秀!這寫生的油畫靜物太寫實了,服氣! 而這位油畫家就非常的擅長油畫靜物寫生 尤其是刻畫花卉方面非常的擅長 女人大多愛花
  • 靳尚誼談油畫寫生:觀念、風格、創新都不太重要
    編者按:2019年10月25日下午,由全山石藝術中心和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聯合主辦的「寫生的意義——尼古拉·菲欽與楊鳴山油畫寫生展研討會」在全山石藝術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以下摘自靳尚誼的發言。今天我們談寫生,譬如楊鳴山的寫生,每張畫的調子都不一樣。
  • 藝路聯動//1261油畫工作坊(10油畫風景寫生)
    所以這次寫生課, 我們只需走出畫室,便可以撐開畫箱表現126美景。大家兵分兩路,一拔夥伴留守畫室及周邊,另一拔來到舶宮旁邊的大草坪外,畫層層疊疊的房屋樹木。有了前幾次寫生作鋪墊,這一次,大家心裡多少有點譜,不再像第一次那樣手足無措。選景、構思、構圖、鋪大色調…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 「於小冬油畫展」亮相長沙李自健美術館 畫家還將親自「寫生示範」
    華聲在線8月30日訊(記者 李典蔓 通訊員 丁陽亮)29日上午,「於小冬油畫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展出了著名畫家於小冬150幅油畫、20幅素描,囊括了他近15年創作的主要作品,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歷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也是他從藝生涯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畫展,展覽將持續至
  • 李章惠油畫創作:繪事如人
    油畫作品入選第二屆、第三屆中國油畫展,現代中國油畫展,第十屆、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美術作品展等國內外重要展覽,2014年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辦「厚土·歷程——李章惠作品展」, 2018年主持國家藝術基金《三彩藝術創新人才培養》資助項目。
  • 【遊目騁懷】王裕亮|油畫寫生·歐洲印象
    油畫寫生 · 歐洲印象 作者簡介 王裕亮,福建漳浦人,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理事。
  • 「藝術中國」——康紅昌小幅油畫風景寫生作品欣賞
    1997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2009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班,數碼動畫專業。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展覽並獲獎,部分作品被紀念館、博物館等單位和個人收藏。小幅油畫風景寫生是畫家自上大學時就養成的一種繪畫習慣,多年來積累了一些作品,這些作品皆為巴掌大小的布面油畫,尺寸為12cmx19cm,每幅畫都有一氣呵成的十足寫生意味,率性幹練,大膽概括,色彩筆觸明顯,有顯然的未完成之感,但一切都是自然的,真實的,畫面是畫家心態的體現,是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與尊重,也是畫家人生態度的詮釋。
  • 展訊|琴江遺珍~三門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油畫寫生藝術展
    為此我們策劃了琴江遺珍——三門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油畫寫生藝術展,邀請了縣內外一批實力派油畫家來參與此活動。藝術家們不顧辛勞,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親赴各地實景寫生、創作,不厭其煩修改定稿,力爭用最藝術的方式把文保單位的最美風姿展現出來,傳達給觀眾,在宣傳文物的同時,又達到美的教化。
  • 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集體揮毫,「油畫現場創作」走進百年客家圍龍屋...
    這是12月11日2020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油畫現場創作」現場的一幕。30位國內知名油畫家合影。12月10日至11日,大芬美術館組織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代表一行30人前往深圳龍崗茂盛世居和大田世居開展第二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活動之「油畫現場創作」活動,為國內知名畫家和大芬油畫村畫家搭建了藝術交流的橋梁,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創作交流。
  • 油畫人像寫生開始了,趕緊加入我們吧
    在塑造油畫肖像時,畫面首先要有很高的統一性。在肖像作品中,構圖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審美規則,更是與人物的一種特殊心理和情感的互動。構圖時要把握住整體的安排和局部的處理,人物的每處結構、用線以及用色等,都要做到條理清晰。在畫油畫人物頭像的大體色時,應從大塊面的深重顏色開始,然後將整個頭像的暗部、亮部、膚色、服飾作為一個整體來畫,以迅速地確定出畫面相互的色彩關係。
  • 寫實繪畫是對著真人寫生嗎,了解名畫創作幕後的秘密,恍然大悟
    但是畫家畫中的場景不一定真的存在過,這就是創作。很名畫中的內容已經給了我們提示,只需要我們專注一點就能發現超級逼真的繪畫到底是怎麼畫出來的,很多學畫的人也不一定清楚,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寫實油畫,就是要在現場面對模特就進行寫生才可以。其實,這些情況並不全對,有現場真人寫生的,也有不是真人寫生的,對於這樣的情況,很多名畫中可以看出一些倪端。
  • 廣廷渤回顧:油畫《鋼水汗水》創作過程
    1999年「鋼水·汗水」載入「新中國五十年」畫冊,由國務院出版,江澤民題詞、朱鎔基作序,是遼寧省唯一載入國家經典的油畫作品(全國共入選14幅油畫)。2006年創作油畫「血債」(合作)、「鋼花」「採油工」「西藏系列」「海景畫系列」「塔吉克系列」油畫作品。
  • 靳尚誼:美院學生對油畫的發展產生了質疑|中國藝術|全山石|油畫|...
    點此處「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快速關注近日,在全山石藝術中心,靳尚誼、全山石、邵大箴、詹建俊、胡振宇、張祖英六位美術界老教授以正在展出的「尼古拉·菲欽與楊鳴山油畫寫生展」為例,圍繞寫生的意義展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深入探討。寫生對於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 姚呈遠——具象油畫作品欣賞
    近50年來,姚呈遠潛心繪畫的光色研究,寫生並創作了大量的光色美術作品;舉辦了「變色+ 變色」大型個人油畫展;發表了光色繪畫、光色品畫等方面的多篇論文,並出版了多部美術作品集。姚呈遠繪畫的光色研究成果令人關注,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先生曾為其油畫展題辭:「變色,讓油畫更精彩。」
  •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2021年油畫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油畫藝術理論與創作研究班,是針對目前青年畫家在學習油畫和掌握油畫語言方面所面臨的一些急於解決的問題所開設。通過一年的教學,從成果來看,學員在掌握油畫語言、創作實踐及理論認識等方面都有極大提高,得到了美術界的廣泛好評。在去年教學成功的經驗之上,研究班今年將進一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的寫生、創作,加強對學生相關理論的培養,為有志於學習油畫的青年畫家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和發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