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小行星:目光所及流淌著的時光,地球旁的行星

2020-12-24 萍萍動漫雜談

新的一年開始了,各位有沒有認真地做好防護措施呢?今天呢我們繼續科普《戀愛小行星》裡出現的地學小知識。

1. 土星

土星位於太陽系,屬於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被人們所熟知。土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雖然它的體積龐大,但是密度卻比地球小得多,土星的密度為0.687g/cm,而地球的密度達到5507.85kg/m。

二者單獨看單位就能看出二者的差距有多麼巨大,如果將兩個數值轉換成同一單位,那土星密度數值的小數點後面又要多加好多個零了。在進行天文觀察中,與土星一同出現在視野裡的一定有土衛六這顆土星的衛星。

2. M31 仙女座星系

仙女座星係為什麼也被稱為M31星系,是因為它是梅西耶瀰漫天體列表中的第31個成員。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我們的銀河系被認為與仙女座星系外觀十分相似,這兩個星系都是本星系團的主要成員。

仙女座星系的瀰漫光暈來自於組成它的千億顆恆星。仙女座星系距離我們大約230萬光年。可用肉眼觀察到,使用一部標準相機和一架小型望遠鏡,就可以拍出美麗的星系照片,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試試哦。

3. 夏季大三角

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東南方高空裡由天琴座的織女星 、天鵝座的天津四 及天鷹座的牛郎星 組成的三角形。即使在大城市裡,只要避開強烈的燈光幹擾,也能看到這個明顯的幾何圖形。

4. 仙后座

仙后座是北天拱極星座之一,位於仙王座以南,仙女座 之北,與大熊座 遙遙相對,因為靠近北天極,全年都可看到,尤其是秋天的夜晚特別閃耀。仙后座呈M(或W)形,很容易分辨。

仙后座是一個可與北鬥星媲美的星座,其中可以用肉眼看清的星星至少有一百多顆,但特別明亮的只有六七顆。其中有3顆二等星和2顆三等星構成一個明顯的英文大寫字母"w"的形狀,開口朝向北極星 ,這是識別仙后座最主要的標誌。秋季到來時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到公園仰望星空,仙后座的璀璨就能傳達到你的眼中哦。

5.獵戶座流星雨

獵戶座 流星雨為世界七大流星雨之一。獵戶座流星雨的特徵非常明顯,流星速度快、亮,流星多,而且呈白色,峰值流量持續時間長。這些特點都令其更適合人們觀測。獵戶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幾乎貫穿整個10月及11月上旬,且流量穩定。

5. 時光的概念

夜幕降臨,漆黑的天空繁花似錦,點點的星空將天空渲染成一幅美妙的畫。而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星星,是因為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在發光發亮,也有無數的行星反射著所在星系的恆星發出的光芒。

在我們看到的一點點光亮,是星星們在過去的時間裡發出的光,如劇中所提到的土星和仙女座星系,我們現在看到的土星是80分鐘前的土星,我們現在看到的仙女座星系是大約230萬年前的樣子。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我們與天體的距離遙遠,光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

從理論上看,天體距離我們越遠,我們所看到的天體距離我們的年代也就越遠。這樣就誕生了這麼一個概念,只要我們離得足夠遠,我們甚至能看到宇宙誕生的時候的場景。如同時光機,光在突破了時間的阻礙將天體們的光輝帶到我們面前,有的天體甚至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它在百萬年前的餘暉還能被人們觀察到,多麼神奇、多麼令人深思的現象啊。人也可以和天體一樣將自己的餘暉讓未來的人知道,只要他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就會被人們所銘記,在就是人生的意義。

這期關於《戀愛小行星》第七集的硬核科普就到此結束了,不管是行星還是人類都有我們精彩的一幕。最後希望這次的疫情能儘早結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有時為地球阻擋小行星,有時向地球拋擲小行星,木星在幹什麼?
    而擁有相對穩定的運行空間和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中,這兩點是地球能夠得以孕育生命的基礎所在。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要是沒有木星,也就沒有生機盎然的地球。木星對於地球生命的影響並不僅限於太陽系形成早期,時至今日,木星仍然在為地球生命起著保護傘的作用。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將要面臨的宇宙危險要比現在多得多,而這裡所說的宇宙危險指的就是小行星。
  • 小行星撞地球真的發生了!
    撞擊產生的塵埃遮天蔽日,擋住了太陽光,讓地球溫度急劇下降,進入了漫長的冰河時期。正因為如此,大夥現在一聽行星撞地球就會聞風色變。如果告訴您,就在幾天之前,就在咱們中國境內,發生了一起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您信嗎?據中國科學院旗下的科普平臺「科學大院」報導,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3號7點23分,位於青海西藏交界處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小城,一片寧靜。那個地方天亮的比較晚,此時距離天亮大約還有40分鐘,大部分人還躲在被窩裡。
  • 小行星撞地球時,你該怎麼辦?
    想像一下,一塊房子大小的巨石正衝向地球——你會怎麼做?臥倒藏好?或者去地下避難所?小行星是環繞太陽系的大塊金屬和巖石。一部分是小塊的,而其他一部分有幾個足球場那麼大。他們多達數百萬,但他們真的構成了威脅嗎?簡要回答來說:是的!因此讓我們來探究一下我們該做什麼來應對這些巨大的太空隕石從而保護自身。什麼是小行星?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科學研究表明,幾次大滅絕事件可能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這裡最著名就是恐龍滅絕事件。小行星向地球襲來怎麼辦美國宇航局行星防禦辦公室提醒你,如果你想用核武器把地球從小行星撞擊的威脅中拯救出來的話,不要像《世界末日》裡的布魯斯·威利斯那樣去做。「如果你看過這些電影,你就會知道它們全是假的」。
  • 藏文科普|小行星撞地球,來者不善?
    歷史上曾光臨地球的小行星數不勝數,它們都給地球帶來過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吧。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擔心宇宙間星體的碰撞會威脅到地球,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當恐龍滅絕被歸咎於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時,這個領域才獲得了科學界的關注。
  • 木星是地球的守護者,卻在向地球投擲小行星和隕石
    木星的直徑是地球的11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也就是說一個木星內部就可以裝得下1300多個地球,然而,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而氣態行星的密度遠低於巖石行星,因此,其質量只是地球的318倍。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木星是距離地球較近的一顆行星,由於木星引力的巨大,許多來自宇宙中的小行星和隕石,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很多就和木星相撞了。然而,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很大可能便會落在地球上,科學家統計,撞在木星上的天體,超過一半以上都有可能撞擊地球。
  • 【科普君】如果小行星撞向地球,我們如何絕地求生?
    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科學研究表明,幾次大滅絕事件可能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這裡最著名就是恐龍滅絕事件。 小行星向地球襲來怎麼辦 美國宇航局行星防禦辦公室提醒你,如果你想用核武器把地球從小行星撞擊的威脅中拯救出來的話
  • 氣態行星表面存在小行星撞擊痕跡嗎?
    而這種情況會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被吸引的星球成為了大引力星球系統的一部分,就如恆星系統裡面的行星以及行星系統裡面的衛星。另一種是被吸引的星球會狠狠地撞在產生引力的星球上,這也是目前宇宙中較為常見的現象。根據天文學家長期對太陽系內行星進行研究,發現每一顆行星都曾遭受過小行星的撞擊。只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星來說,撞擊並沒有在其表面留下明顯的痕跡。
  • 地球進入倒計時?研究發現,48年後「阿波菲斯」小行星將撞上地球
    對於人類來說,宇宙中地球最可能遭遇的災難,就是小行星撞地球了,所以,多年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密切關注小行星帶的一舉一動,希望可以將那些對地球存在威脅的小行星,早日扼殺在萌芽之中,或者是做到早發現、早預防。這次公布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就是其中之一。
  • 2月29日,小行星BK509將接近地球,會不會有危險?
    但是,雖說較小的行星大部分被吹到了太陽系邊緣,但還是有一部分流在了太陽系中心,在太陽系與八大行星之間流浪,根據各行星引力的大小,這些小行星會不時地與八大行星有著親密的接觸,地球也不例外。因為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小行星要撞擊到地球,必須要穿越這厚厚的大氣層。
  • 直徑20米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進軍,9月2日距地球最近!
    但偶爾也有意外情況,有時便會出現一顆小星體,突破了軌道的束縛,與地球來一個「親密接觸」。根據NASA的最新監測數據來看,他們監測到有一顆小行星正向地球極速運行,預測將在9月2日的零時12分與地球距離最近,距離在12萬公裡左右,它就是2011ES4。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行星是怎樣定義的?
  • 地球還有多少時間?科學家發現,阿波菲斯行星48年後或撞擊地球!
    在太陽系內有著名的小行星帶,在太陽系之外還有一個彗星群體,它們的存在讓太陽系內的星球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危機,內憂外患的情況不得不讓科學家們提前做好準備,提前觀測有可能會到達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木星和月球表面的坑坑窪窪,就是遭遇小行星撞擊之後所遺留下來的痕跡。
  • 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小行星帶,為何早期沒有形成行星呢?
    我們在看太陽系的圖片時,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發現一塊條帶狀分布的小行星密集區域,它就像一片薄薄的圓盤圍繞著太陽運行,而這條小行星帶中的小天體數量眾多,在引力幹擾和相互碰撞的情況下,有一部分小行星會脫離原有軌道向太陽系內側移動,其中就有可能接近地球的公轉軌道,甚至直接衝向地球,成為影響地球安全的最大潛在因素之一
  • 2020年威脅地球的10大小行星
    (代表圖)2020年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的最大小行星到2020年,四月將出現一個四公裡寬的巨大小行星52768(1998 OR2)接近地球。另一個公裡大小的小行星 136795(1997 BQ),將在五月飛越地球。這裡提供了一個2020年會擦過地球的最大小行星名單。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如果把太陽系的形成比喻成建設一座高樓大廈,小行星就是高樓大廈建設完成後,剩餘的建築材料。小行星個頭小,沒有大氣、火山、地震等氣候地質活動演化,因此還保留著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質。有科學假說認為,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帶來的,支持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關鍵物質可能也源於小行星撞擊。因此開展小行星的研究對揭示太陽系起源與早期演化、地球上生命起源和水的來源等重大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2]。
  • 神秘消失的小行星?「殭屍行星」究竟是什麼?
    簡介:2014年,突然有一顆小行星消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Kornmesser)2014年,一顆行星從夜空中消失了。這個遙遠的星球被稱為「北落師門b」,距離地球25光年,是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當天文學家在2004年和2006年第一次看到這顆行星時,它看起來像一個明亮的小點,在天空中快速移動。十年後,那個點消失了。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
    本文轉載自量子學派(ID:quantumschool) 人類能夠活到現在,其實是一種偶然十年最近,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9月2日0時,近十年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這個距離看似遙遠,但從宏觀的天體視角來看,只要這顆名為2011ES4行星軌道稍有偏轉,它與地球就會正面「剛」上。如果這個小行星真的掉落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呢?
  • 摧毀衝向地球的小行星,拯救「世界末日」
    如果一顆能夠摧毀地球的巨大小行星即將撞擊我們,我們將如何阻止它(2017)?然而,如果一顆小行星被預測會撞擊地球,那麼國際條約就可能準許測試這種方法,既能在一個遙遠的不具威脅性的小行星上測試,也能做真實的偏轉實驗。在軌道上的一個小小的改變就會導致小行星偏離軌道,所以在早期做偏轉實驗有很大的價值。小行星是小型的行星,尤其是指太陽系內部的小行星。較大的小行星也被稱為小行星。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撰文 / 鄭永春近日,國內很多媒體和網站報導了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的消息。據說,美國宇航局警告,4月29日18:00左右,將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地球的速度達到每秒9000米,相當於時速31,320公裡。而高鐵的時速300公裡,小行星的飛行速度是高鐵的100多倍,完全稱得上是飛奔而來。那這顆小行星會撞地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