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儋州石屋村。在2020年海南省村莊規劃設計競賽中,該村村莊規劃獲評一等獎。 袁才 攝
近日公布的一項競賽結果,讓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田滾村黨支部書記黃儒明特別上心——在2020年海南省村莊規劃設計競賽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田滾行政村村莊規劃(2019-2035)》等5個村莊規劃獲評一等獎。
「既然能拿到一等獎,說明這張藍圖畫得好、這條道路是對的。」黃儒明下定決心,接下來要和田滾村村民一起把藍圖落實好、沿道路走下去,推進農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今年以來,各市縣按照「務實、管用、可操作、能落地」總要求,加快推進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海南自貿港,打好基礎、提供規劃保障。
畫好「路線圖」:抓好組織統籌
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路線圖」,定於今年4月16日召開的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出爐。
會議強調,編制好「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是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解決制約農村發展諸多問題的基礎性工作,要求各市縣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做到注重質量、從容建設,高標準做好這一輪村莊規劃,並對相關工作進行具體部署。
在會議召開之前,我省已通過出臺《海南省村莊規劃管理條例》、開展「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等,為部署開展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夯實基礎。
會議召開之後,我省更是快馬加鞭,推進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村莊規劃編制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的通知》等文件,提出總體要求,明確具體任務,加強工作統籌。
對於大半年來的工作行程,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專項規劃處處長胡木春印象深刻:
宣傳貫徹村莊規劃管理條例,全國首個村莊規劃管理地方性法規——《海南省村莊規劃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
開展全省村莊規劃調研,5月25日至30日,組織專家團隊赴海口、三亞等12個市縣開展村莊規劃調研,了解各市縣村莊規劃工作組織情況、編制情況、存在問題等;
出臺技術指導文件,6月18日,印發《海南省村莊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試行)》;12月4日,印發《海南省村莊規劃編制審批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村莊規劃的編制內容、技術指標、成果要求和審批程序等,形成從法規、規章到技術標準體系的政策集成;
加強技術培訓,6月23日至24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舉辦村莊規劃培訓班,就村莊規劃相關的法律法規、創新用地政策、規劃編制技術導則要點、規劃實務案例等進行培訓;
開展規劃成果抽查指導,7月8日至10日,對129個試點村莊規劃成果進行抽查指導,總結各市縣試點村莊規劃成果編制的做法和經驗,及時指導糾正規劃編制工作存在問題;
……
通過抓好組織統籌,我省畫好了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路線圖」,也明確了「施工圖」。
落實「施工圖」:抓好工作推進
就村莊規劃編制這一主題,全省各市縣許多領導幹部已經參加了多場相關培訓。
「每次培訓的主要內容都不一樣,學得多、記得牢,才能幹得好。」參訓人員表示,參加村莊規劃編制培訓,對其立足各自崗位、更好開展工作,大有裨益。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專題培訓,是我省各市縣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重要抓手。與此同時,各市縣還通過出臺工作方案、落實規劃經費、開展村莊分類布局等,落實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施工圖」。
標準動作整齊劃一,自選動作各展身手。在落實「施工圖」過程中,我省各市縣結合實際情況,推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與鄉村治理能力提升、規劃指標合理布局、「兩違」問題合理解決等相輔相成。
儋州市創新提出「村莊規劃+宅基地三權分置+社會資本」工作方法,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和有償退出,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盤活閒置用地,靈活運用點狀用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引入社會資本、實施產業項目,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倒逼村民主動參與村莊規劃,保障規劃實施。
澄邁縣永豐村將「策劃到實施」的全過程規劃理念,應用到發展動力不足的傳統村落中,導入「鄉村振興工作站」模式和「共同締造」方法。通過利用「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導入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加強與村民溝通,激活了鄉村文化。同時以空間規劃編制技術為基礎,綜合運用政策分析、社會調查、村民參與、「共同締造」等手段,與村民一起形成一套村民「讀得懂、用得了、有前景」的成果,能夠「落得下政策、達得成共識、解得了矛盾、謀得了發展」。
白沙黎族自治縣白水港村,多次調研踏勘掌握村莊實情,指導協助村民建立微信群,讓對規劃有想法的村民充分表達所需所想,與規劃人員充分溝通。同時對全村人口進行摸排,填寫人口結構表,準確預測並預留未來5年-10年宅基地,保障村民分戶建房需求,並進行專題培訓,手把手教村民看規劃圖、熟悉報建流程,學習應用「一張藍圖」信息平臺APP,指導村民選址建房。
「此外,各市縣通過優化調整村莊開發邊界,在引導集中居住的同時,為部分符合『一戶一宅』政策的疑似『兩違』圖斑提供了依法依規分類處置方案,一定程度上妥善解決了部分村民建房遺留問題。」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相關處室負責人補充道。
通過抓落地實施,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施工圖」紮實落地,「實景圖」也由此顯現。
初現「實景圖」:抓好經驗推廣
黃儒明特別關注的2020年海南省村莊規劃設計競賽,於9月啟動,近日公布結果,共評出優秀成果獎44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2個、優秀獎20個),海口、儋州、白沙、保亭4個市縣榮獲優秀組織獎。
「施工圖」落地,「實景圖」初現。
「實景」在於形成一批村莊規劃成果:各市縣通過編制專項規劃,或結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划進行市縣域村莊體系布局專題研究,將全省(除洋浦、三沙)2549個行政村分類,明確了基礎整治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併類等不同類型村莊數量,並摸清應編盡編底數,明確全省應編盡編村莊規劃約1695個。從2019年啟動試點以來,至今全省形成595個村莊規劃,總體進度達到省政府制定的三分之一應編盡編工作目標,為開展鄉村地區保護發展各類建設提供了規劃保障。
「實景」還在於探索出一些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各市縣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閒置建設用地復墾、指標騰挪等各種方式,探索靈活整合各項政策盤活用地指標。通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三亞市天涯區抱前村新增耕地面積4.9公頃,整合產業用地約10公頃,用以發展鄉村民宿、康養等產業;儋州市起步區的新州鎮黃玉村、中和鎮黃江村新增1903畝耕地指標。
「同時,各市縣積極強化村民主體地位,讓村民參與方案決策,確保規劃符合村民意願,採用『前圖後則』成果形式,通過圖示直觀標明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各類區域,讓村民看得懂、記得住。」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廳長丁式江說,在規劃編制過程中使用衛星傾斜影像、無人機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通過培訓鎮村幹部使用手機「多規合一」APP指導村民建房選址,保障村莊規劃精準落位。
在省市縣鄉村聯動工作機制逐步建立、村莊規劃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日趨完善的基礎上,我省通過開展送規劃知識下鄉活動等,以及指導將村莊規劃主要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等,營造村莊規劃「人人知、口口傳」的氛圍。此外,通過全省村莊規劃設計競賽,不但吸引和遴選出好的省內外規劃團隊,還大幅提升了全社會對村莊規劃的認識和關注度。
「路線圖」畫好、「施工圖」落地、「實景圖」初現,我省將持續推進全省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發揮村莊規劃引領作用,蹄疾步穩推進海南鄉村振興和自貿港建設。(海南日報 撰文/雪一 尹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