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挺好看,近了有點亂,房屋高的高、低的低,道路破的破、爛的爛,農村這個樣子,真的需要徹底改變!」近日,三農大喇叭在一個鄉村,聽村民描述自己的村子。
說起來農村的變化,這位農民還是非常感慨。他說,這些年村子比過去漂亮了、乾淨了,村裡的樓房多了,路也好走了,但是總感覺還是亂糟糟的。
據這位村民介紹,他們的村子從過去延續到現在,村莊的面貌也不斷在發生變化。「家家的宅基地,人老幾輩都生活在這裡,原來哪有什麼規劃,路不寬、還有死胡同,房子高高低低,前後挨得很近,影響採光和排水,現在看來跟不上形勢發展了,可誰能改變呢?」
這種情況,在不少農村是普遍現象,與新農村建設極不協調。
據了解,由於一些村莊缺乏規劃,村莊布局不合理。如宅基地大小不一,房子蓋得高高低低,村路彎彎曲曲,排水設施不完備,一下大雨整個村子就漂在水裡......
還有的村莊,私搭亂建現象非常嚴重,甚至侵佔公共設施,還有的把養殖場、加工廠建到村子裡,造成了環境汙染,影響了人身健康。
富裕起來的農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而近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讓農民看到了希望。意見針對當前村莊規劃工作中反映的一些問題,作出了具體安排。如合理確定村莊規劃內容和深度。以「三調」為基礎劃好村莊建設邊界,明確建築高度等空間形態管控要求,保護歷史文化和鄉村風貌。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引導農村宅基地集中布局;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統籌布局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設施和公共設施,促進設施共建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節約集約水平。這些具體的內容,對未來農村規劃作出了指導。
「我們村子離城市近,這些年城區發展很快,附近的村莊都已經拆遷了,聽說補償的很少,希望我們的村莊能保留,估計也很難留下來,過幾年也有可能被拆掉。」在三農大喇叭所在的農村,聽到了村民這樣的擔心。
確實,這些年一些地方為了擴大城區規模,不斷圈佔農民的耕地,搞大拆大建,補償過低,違背農民意願,逼迫農民上樓,引起農民的反感,媒體報導的相關案例也很多。
對於這種現象,意見也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就明確指出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規劃編制和實施要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反映村民訴求;規劃批准後,組織編制機關應通過「上牆、上網」等多種方式及時公布並長期公開,方便村民了解和查詢規劃及管控要求。擬搬遷撤併的村莊,要合理把握規劃實施節奏,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不得強迫農民「上樓」。
對於國家出臺這樣的政策,農民非常贊成。
「希望能夠落到實處,讓農村越來越美,讓農民的利益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談起對這份意見的看法,一位農民表達出自己的心願。
村莊規劃,能夠節省資源,促進科學發展,農村不能再折騰來折騰去了,村莊規劃,希望能夠早日實施,農村真的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