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餘周
農村經濟建設一直是國家高度重視的項目之一。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轉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新農村的建設,傳統農村正向著新農村轉型。扶貧政策的實施,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走出了落後的山區,與城市接軌,農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此外,為了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除了拆遷外,還提出了新農村建設,重點解決農村建設貧窮、落後的問題。目前,我國一些地區已經進行了新農村建設的嘗試,並且有了不錯的成效。
那麼什麼是新農村建設呢?
所謂的新農村建設是只是在社會主義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對農民來說,新農村建設直接關係到他們自身的利益,也是他們非常關心的話題,從長遠來看,新農村建設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是農村城鎮化的必然舉措,也是使得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環境大幅改善的重大舉措。不久前,有關部門提出了《國家農村振興戰略規劃》,完成了農村分類規劃,明確了搬遷計劃,解決了貧困地區農民的住房問題。也就是說,搬遷計劃將於今年正式啟動。當然,如果你想搬遷,你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今年這三種類型的村莊將開始搬遷:
1、生活條件惡劣的村莊。雖然總體來說,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仍有很多人生活在偏遠的山區。一些村莊甚至沒有水電供應,有些時不時會斷水斷電,條件更差的村莊還可能受到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這些村莊不適合居住,自然成為第一批搬遷對象。
2、人口流失嚴重的村莊。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在城市工作,許多村莊通常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城市中發展好的年輕人也會選擇帶著家人來城市生活。久而久之,農村變成了一個「空心村」,既不利於居住也不利於建設和發展。自然也成為搬遷計劃的重要目標。
3、土地規劃內的村莊。在國家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在一些特定的區域進行一些具體的建設,而一些村莊處於這些土地規劃之中,自然需要搬遷。例如,三峽大壩建設時,很多村莊被集體搬遷。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村莊都在規劃範圍內。有兩種類型的村莊沒有包括在搬遷計劃中:
1、城中村。隨著城市的逐步建設和完善,城中村也逐漸發展起來,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城中村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完全融入城市,不需要搬遷或拆除。如果真的居住條件變差的話,休整一下也就沒什麼問題了,畢竟出臺了「舊改」政策。因此,這些村莊不需要搬遷。
2、自然保護村。許多村落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環境,成為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的重點,並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村。自然保護村存在的意義在於保護當地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當然,它不可能在搬遷計劃的範圍內。
新農村建設能給農民帶來什麼好處?
1. 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村的醫療衛生和教育相對落後。經過統一規劃新農村的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將會大大地提高。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如學校、醫院、超市、公園等基礎設施也將得到建設和改善,這將極大地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使農民也能享受到他們應有的福利,過上更好的生活。
2. 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在過去,農村地區一般自己建房,安全係數低,而新農村房屋布局將會整齊劃一,房屋都是由專業人員設計,安全性較高,整個農村地區將變得安全有序。與此同時,不再出現過去的斷水斷電問題,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
新農村建設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舉措,也是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重點發展項目。現在,隨著疫情的緩解,國內重大項目逐步開始復工,搬遷計劃也將重新啟動。很快,急需搬遷的村莊就能享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變化,真正改善生活,走上富強之路。
本文由AI科技新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