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銷十五年:迭代與進化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從2003年開始,深度分銷經歷了15年的迭代與進化。那麼,它是如何演變的呢?本文作者將從3個方面介紹深度分銷,對深度分銷的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01

深度分銷早期作為低門檻、普適性的營銷體系,因為從「最小營銷單元」啟動,對資源投入的要求並不高。

沒有資源門檻的投入,並不代表沒有門檻。主要門檻有兩點:一是認知門檻。先悟透這個問題,率先行動,在演進過程中不斷迭代,就是在為模仿者製造門檻;二是管理門檻。深度分銷最終表現為人海戰術,大量人員高密度投入,管理是極高的門檻。

因為深度分銷門檻低,而且缺乏技術含量,模仿相對容易。因此,深度分銷迭代很快,幾乎2-3年迭代一次。

根據我的觀察,自2003年以來,深度分銷大致進行了六輪迭代,我分為七個階段,其中有些階段是相互交叉的。

  1. 第一階段:客情+陳列
  2. 第二階段:增量導向+改善基本工作面
  3. 第三階段:推廣導向
  4. 第四階段:直供終端+KPI
  5. 第五階段:壓貨+買斷
  6. 第六階段:訪銷
  7. 第七階段:渠道數位化(B2B)

02

第一階段:客情+陳列

我把2003年稱為深度分銷元年(不同行業有差異,我以快消品行業為例)。2000年,市場重心下沉至「以縣為基本營銷單元」,代理商格局從此形成。

2002年,市場重心下沉的紅利釋放完畢,深度分銷提上日程。從《銷售與市場》組稿的文章看,2003年開始密集出現深度分銷的文章。由此開啟第一階段的深度分銷。

第一階段的深度分銷特徵是:客情+陳列。表現方式是:深度分銷八步工作法。

早期的深度分銷,因為業務員剛上門,店主很熱情,所以分銷工作很簡單,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陳列面,銷量與陳列面成正比;二是客情,即與店主的關係,關係帶來店主的推薦。

深度分銷的拜訪八步法有很多版本。早期的版本是我提出來的,後期的版本是魏慶豐富的。

早期拜訪八步法包括:準備、打招呼、檢查、出樣、查庫、補貨、張貼POP、告別。

某菸草企業的「八步工作法」是:問候客戶、查看出樣、提供資訊、指導經營、了解需求、培育品牌、收集信息、告別客戶。

魏慶對於深度分銷的推廣功不可沒,他當時打出的概念是「從理念到實務」,並以「理至實」的筆名發表不少關於深度分銷的文章。現在流傳在網絡上的魏慶版本的八步工作法,已經是深度分銷成熟期的方法,內容非常豐富,並有戲劇化特色,在此不詳細說明,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探索「中小終端拜訪標準八步驟」。

縱觀深度分銷過程,因為拜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拜訪八步法一直伴隨著深度分銷。只不過,早期拜訪就能解決全部問題,現在拜訪只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第二階段:增量導向+基本工作面

大致2005年開始,靠拜訪就能解決銷量的深度分銷很快就過去了,並迅速轉向以改變營銷的基本工作面,以增量為導向的深度分銷,我稱之為「增量導向+改善基本工作面」。

這個階段的深度分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銷量六大增長點:通過「戰鬥產品」清理門戶;消費者教育;發現分眾市場;產品豐富和結構調整;建立區域戰略性市場;重心持續下移。
  • 銷量增長六大來源:新產品投放;新市場開發;通路結構優化;消費者教育;促銷手段創新;銷售隊伍強化。
  • 銷量增長的兩大突破口:從重視鋪貨到重視「回貨」,即新品三次以上補貨;重視核心銷售日。把一年的核心銷售日統計出來,抓住核心銷售日,就抓住了一年70%的銷量。

這個階段的深度分銷,不再局限於「客情+陳列」等面子上的工作,而是涉及基本面的工作,是能夠帶來「銷量持續增長」的工作。

深度分銷的差距,就是從這個階段拉開的。一是從面子上的工作,深入到基本面的工作;二是從單點的突破,深化到線和面的連動。這個階段的深度分銷已經有門檻了,主要門檻就是對深度分銷的管理。

第三階段:推廣導向

推廣導向的深度分銷,大致始自2008年。應該說,這個階段的深度分銷,從運營體系上已經很成熟了,深度分銷已經完成了認識論、方法論和方法的統一。

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也讓深度分銷出現了短暫的效用遞減。這個時候,有些優秀企業推出了新版深度分銷,比如,統一在推廣老壇酸菜的過程中,提出了「建立推廣導向的銷售體系」。當時,不僅客情+陳列無法帶動新品銷售,基本面工作的改善也很困難。

推廣導向的深度分銷有四個特點:

  1. 從取悅店主(客情)到引導消費者,從現在的語言講,就是用C端倒逼B端,因為都在做客情,客情已經成為保健因素;
  2. 通過「三次精確打擊」徹底激活一個門店;
  3. 深度分銷從以個人為單元,變成了以小組為單位;
  4. 常態化的拜訪與精準打擊結合,波浪式推動深度分銷的進化。

客觀講,推廣導向的深度分銷門檻較高,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意識和管理能力。但是,真正落實推廣導向的企業都取得極好的效果。

第四階段:直供+KPI

2010年左右,行業龍頭之間的深度分銷到了白熱化程度,早期是對KA的爭奪,讓代理商無利可圖;後期是對一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的爭奪讓經銷商跟不上步伐。於是,中心城市經銷商邊緣化,不再直面終端,從代理商變成服務商,主要承擔資金和配送功能,深度分銷的主體從代理商,或者代理商+廠家,變成了廠家直供。這是只有行業龍頭才能做到的。

既然行業龍頭直供,而龍頭企業的SKU眾多,管理層次那麼多,人員流動性又比較高。於是,深度分銷的KPI體系逐步完善。雖然原來也存在KPI,但KPI的複雜化、體系化還是2010年之後。

拜訪率、成交率、拜訪周期、打擊率、鋪貨率(還分數量鋪貨率、加權鋪貨率)、普及率、滲透率、二位陳列佔比、活性化比率……

為了管理這些績效指標,還建立了CRC(顧客關係記錄卡)、主管協同拜訪、簡訊微信管理系統、終端分銷系統以及銷售管理系統。

凡是用KPI解決問題的都面臨一個「老鼠戲貓」困境:一是KPI即使是真的,而且做得很好,但不一定有結果。KPI的技術指標,很難還原成銷量。二是KPI所要求的工作,很難產生持續增量。

一般來說,當KPI成為主要考核指標時,就意味著模式喪失了力量。KPI發展到最後,定位、拍照等技術手段都用上了,成為上下級博弈的工具。

深度分銷演變成直供,廠家銷售隊伍人員驟增。

2012年,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勞動力供給整體下降,加之90後進入就業大軍,直供面臨極大的問題。

第五階段:壓貨+買斷

深度分銷以來,就存在佔倉行為。但佔倉與壓貨不同,早期佔倉是為了佔用終端資金,後期已經失去了佔資功能。如果說佔倉仍然在終端合理銷售範圍內的話,壓貨則是超出正常銷售能力的佔倉。

佔倉演變成壓貨,大約是2010年左右。但普遍性的壓貨,則始自2014年。

2013年,多數快消品行業銷量達到歷史頂峰,銷量封頂。但是,長期增長的慣性,企業並不認為銷量下滑是行業問題,而是認為是營銷出了問題。在銷量下滑情況下,企業的本能反應是「大力度促銷」,表現方式是壓貨。而大品牌的另一個做法就是買斷,不僅僅是KA的買陳列,而是流通終端的買陳列、買貨架。

深度分銷從客情到買斷,已經演變成「終端購買流量」的行為,此時的深度分銷已經變質。

壓貨帶來的問題是深度分銷倒退。因為終端承受壓貨的能力有限,壓貨時伴隨的階梯性促銷政策,帶來的是二批的回潮,深度分銷「一夜回到十年前」。

與大品牌二批回潮相比,多數小企業放棄了深度分銷,回歸「省代」,專注做好產品,帶動了小企業產品推新率的快速上升。以往有「省代」是大分銷,現在的「省代」有基層分銷網絡。

第六階段:訪銷

早期的深度分銷是「大蓬車」式的帶貨分銷,沒有計劃性。有些規模較大的代理商,SKU眾多,帶貨分銷效率低。恰逢其時,SaaS系統出現了,解決了訂單與配送分離的問題。

SaaS系統有兩大思維,一種是管理思維,起監督作用,用系統「打卡」,另一種是訪銷思維,用系統管理終端。

SaaS系統在深度分銷中應用,大致是2013年前後,以規模化的代理商為主。在中小代理商普及難度很大。

用訪銷系統解決銷量增長問題的,金麥郎是個標杆企業。但SaaS系統在深度分銷管理中的應用還是受到很大抵制,主要是一線人員不自由了。所以,除非老闆下決心,並親自上線監督檢查,否則,很容易被各級管理人員否決。

第七階段:渠道數位化

2015年,B2B介入渠道,阿里的零售通,京東的新通路,還有眾多的B2B平臺崛起。

B2B平臺有兩類:一類是訂單平臺為主;另一類是倉配平臺為主。

B2B的早期目標是替代經銷商,減少流通環節,希望成為B2C那樣的集中性平臺。B2B平臺雖然在短短2年內滲透率大幅度提高,但大品牌始終保持著足夠的警惕,並且催生了品牌商主導的渠道數位化,簡稱B鏈。

渠道數位化對於深度分銷是革命性的工具,對於渠道的「精準服務」、「精準打擊」、人員效率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相信在未來幾年內,渠道數位化將普遍應用。

03

深度分銷的迭代邏輯

第一階段的深度分銷,純粹是認知紅利。低門檻,高收益。啟動「最小經營單元」,進而形成點線面體,帶動企業崛起。如果說有門檻的話,主要是認知門檻。

從第二階段開始,開始考驗深度分銷的基本功。基本面工作,看似平常,其實內含基本功。既考核布局能力,也考驗管理能力。所以,在第二階段就有大批企業開始掉隊。直至今日,很多企業仍然局限於拜訪八步法而無進步。

第三階段的推廣導向,深含技術含量。中國能夠做到推廣導向的企業少之又少。

從第四階段開始,深度分銷已經進入拼資源,拼投入階段,演變成只有行業龍頭才能做的模式,創新紅利完全消失。

第五階段的直供,已經完全喪失深度分銷的本意,成為清理門戶的手段。

從第六階段開始,深度分銷進入網際網路「賦能」階段。未來,以B鏈為特徵的深度分銷將成為企業的基本功,B鏈成為基礎設施,替代深度分銷的新模式將呼之欲出。

#特邀作者#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現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誌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分銷裂變老帶新帶不動?3個迭代策略帶你突圍(附增長模型)
    三、項目阻力及三次迭代突圍沒想到活動剛上線,我就遇到了分銷裂變活動最常見的困難:初期招募的老用戶只有238位,而且老用戶的分享意願不高。我爬了起來,抖了抖身上的塵土,開始思考有哪些方向可以迭代突圍。評估了現在的狀況後,我發現重點應該放在提升老用戶分享率+激勵新用戶分享上。基於此,我進行了3次迭代優化,最終參與分銷的人數增加到582位,實現了2倍增長。
  • 深度拆解:分銷體系的概念、模式及體系搭建
    本文作者從分銷的概念、本質、模式出發,對分銷的基本概述展開了梳理,再講解了如何搭建分銷體系,提供設計思路。分銷也是一條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分銷系統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但又有部分朋友談「銷」色變,往往容易將其與傳統的「傳銷」連想起來。那麼,分銷真的那麼不可觸碰嗎?分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什麼樣的平臺適合做分銷?該怎麼來做分銷?此時此刻,一連串的疑問想必湧上心頭(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的疑問?)。
  • 廣發基金李巍:持續迭代進化,才能提高投資勝率
    他入行已有15年,管理公募基金的年限超過9年,擅長在價值的基礎上挖掘優質成長股。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2月4日,李巍管理的廣發新興產業近兩年回報為169.07%,在445隻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中排名前7%。自2016年1月29日成立以來累計回報183.60%,年化回報達到23.97%,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價。
  • 《五等分的花嫁》一花聲優篇:花澤香菜十五年的進化史
    聲優,已經進化為一種多才多藝的職業,當然這裡特指日本聲優,他們因為自身生存與發展演變這樣,如果放到二十年或者十五年前,也許大家也不會太在意聲優,畢竟能通過字幕看懂日漫就可以了,為什麼要了解「中之人」,而當時的聲優只要通過動畫、遊戲、廣播劇等不需要露臉的工作就能賺取收入,但現在的聲優不露臉是不可能的事情
  • 傑米·古德品評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幹紅
    Jamie Goode)最近在他的酒評網站wineanorak發表《羅斯摩塞爾和他的中國夢》,記述了他與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首席釀酒師羅斯摩塞爾的兩次交流,並附錄他對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出品的4款酒的品酒筆記,其中,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2015年份赤霞珠幹紅獲得91分,品酒筆記描述道:「聞起來有焦油、幹香草和泥土的芳香。口感濃鬱而成熟,充滿甜美、豐沛的果味,以及些許焦油和香料的味道。
  • 分銷系統是啥?分銷系統的作用?分銷系統你了解多少?
    分銷系統是啥?分銷系統的作用?分銷系統你了解多少?由於流量成本的高漲,商家尋找新的流量獲取途徑成為行業共識;加上流量紅利的消退,大中企業開發微信商城,通過「分銷」提高商家的銷售額。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開發分銷市場,紛紛開發以分銷為核心的平臺系統,助力全行業新業態的商業發展。一、分銷系統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利用「分銷」理念,打通供應商和分銷商的關係鏈,進行的低成本拉新轉化,獲取更多流量資源。分銷系統就是利用網際網路發展分銷商,建立完善的渠道分銷的系統。
  • 三次迭代升級 四次進化 成就奇瑞新能源小螞蟻標杆力作
    在新能源汽車A000級細分市場,有這樣一款微型純電小車,自2017年上市以來,便始終堅持以創新為能,以品質為基,以客戶為中心,歷經三次迭代升級四次進化,多次榮登細分市場銷量冠軍寶座,短短三年成為國內首款正向自主研發、產銷突破15萬純電微型小車,這款小車就是奇瑞新能源小螞蟻。
  • 神經進化:一種不一樣的深度學習
    如果這些步驟是迭代進行的,而整個種群一次只進行一個步驟,那麼所進行的就是代際神經進化(generational neuroevolution)。競爭性共同進化(competitive coevolution)則意味著神經進化算法的設計允許異步性,並且優化循環在每個基因組的基礎上執行。在
  • 智慧進化、開放共贏:浪潮渠道業務2019年回顧
    在浪潮合作生態2.0:智慧進化的引領下,浪潮將鬆耦合的商務合作模式升級為涵蓋技術、研發等全業務鏈的緊耦合價值合作模式,持續賦能合作夥伴實現雙贏發展,不僅取得了分銷合作夥伴數量增長50%、ISV 業績增長100% 等佳績,還通過「元腦生態計劃」促進了產業AI化的融合落地與創新發展。
  • 「環球甄薈」融合智能分銷 投資會上大放異彩
    全球供應鏈系統——環球甄薈,自2020年11月公開發布零售移動智能分銷系統以來,便迅速吸引了大量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加入,其中還包括一些希望能夠轉戰線上的傳統企業以及希望跟隨時代的步伐加入新零售行業的企業。自系統推出以來,環球甄薈相關工作人員接到了不少投資機構的邀約,此次投資會,有多家資方明確表示願意對環球甄薈進行投資。
  • 8次迭代5大升級,曠視深度學習框架天元1.0預覽版正式發布
    9 月 18 日,中關村論壇曠視平行論壇中,曠視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孫劍正式發布了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天元 1.0 預覽版,並對天元的技術特性與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解讀。曠視 2014 年開始研發深度學習框架天元。
  • 代理分銷制度6個設計思路
    1、三種常見的佣金制度2、多級分銷無法取代3、多級分銷制度 3 個要點接下來,請閱讀正文。01三種常見的佣金制度目前市面上的代理佣金分配製度有很多種類型,但比較普遍且實用的,村長歸類為三種。3、分銷模式分銷模式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計算邏輯,但核心是一定會有多級分銷。不管是三級、還是六級、還是所謂的無限級。做分銷模式真的很難規避做無限極,但對於真心想做好一個平臺,而不是割韭菜的目的。分銷模式是勢在必行的,各位看看當下任何一個社交電商平臺,本質上一定是無限極。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認知科學中的迭代模型,何以緩解語言遷移
    人類有千萬種不同的種族文化,但人類語言是如何進化出一些共通形式?「語言迭代模型」表示:語言本身是通過進化來適應個體之間知識傳輸的「學習瓶頸」(learning bottleneck),而這些「學習瓶頸」的共通性,造成了人類語言的結構共通性。雖然迭代模型是一個認知科學理論,但是在深度學習的框架下,是否能加以借鑑呢?
  • 摺疊屏趨勢建立 手機分銷龍頭天音控股(000829)放量可期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預計,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從2019年的不足100萬部增長到2025年的1億部,成為未來十年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不難看出摺疊屏已成為高端手機未來發展方向。隨著三星、華為等摺疊屏手機迭代,以及供應鏈逐步成熟,摺疊屏手機出貨將迎來上量,持續引領行業潮流。
  • 「走心」進化 深度試駕全新ix35
    縱觀近幾年上市的SUV產品,不乏有家用屬性極強的捷達VS5、全新換代的哈弗H6、全面升級的榮威RX5 PLUS等,就連進入產品迭代末期的日產逍客都升級智能配置來緊跟市場潮流,可見SUV市場產品的迭代速度在不斷加快,只有多元化的產品才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在這樣日新月異的車市環境下,全新ix35也一改往日的沉穩硬朗,上演了一場「走心」進化。
  • IP迭代、遊戲進化,騰訊遊戲這場年度發布會都說了什麼?
    一方面,騰訊遊戲依靠原有產品及戰略的不斷迭代,在新文創的思路指導下,不斷進行IP的類型與價值擴展;另一方面,對新興領域繼續挖掘,在女性向、功能遊戲等領域出現更多新動作,繼續引領行業變革。正如人們常說,「遊戲就是第九藝術」,遊戲不僅是消遣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融合社交、情感聯結的紐帶。
  • 阿里巴巴垂直家居行業深度分銷模式——躺平,要開線下店啦!
    10年,能做到什麼?天貓雙11銷售額從2010年的9.36億元到2020年的4,982億元,用了10年。10年,還能做什麼?阿里從在淘寶家裝館試水家居家裝業務,到深入家居產業鏈,再到推出「躺平」平臺,也用了10年。
  • 復刻微商的私域模式,佣金分銷體系是否可行?
    伴隨著零售行業的快速迭代變革,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都面臨著獲客難度增加,流量成本指數升高,鎖客留客難的問題,在此情況下,私域流量的運營就成為品牌、商家發展的必然。拼多多的崛起,就在於對私域流量的有效利用。
  • 【分銷】摺疊樂譜架
    冠通分銷平臺是深圳前海冠通網絡有限公司旗下專注於跨境出口的分銷平臺,隸屬於縱騰集團通過整合集團沃德泰克、
  • 知識付費分銷平臺是怎樣賺錢的?
    搜索「分銷」下來,大多都是如何成功的做一次刷屏的裂變活動、如何一次裂變銷售額1000萬,怎麼寫海報、怎麼組分銷戰隊,或者偶爾有提到分銷模式的,但更多的是在談   私域流量、談社群、談社交電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