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山東駐軍——山東歷史

2020-12-15 有話說史

引言

山東八旗駐防山東長期延續的八旗駐防地區有德州、青州兩地。旗兵連同其眷屬劃地集中居住,不同他人混同。 德州駐防:始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駐紮城北。雍正二年(1724年)駐鑲黃、正黃滿蒙各二旗馬步甲兵五百名。城守尉一員,防禦一員,驍騎校一員,筆貼式一員,領催三十四員。據乾隆《德州志》記載,城守尉年俸銀一百三十兩,偉米百三十石,隨任官地四百八十一畝。防禦年俸銀八十兩,米八十石,隨任官地若干。驍騎校年俸銀六十兩,米六十石,隨任官地若干。

筆貼式年俸銀二十一兩,米二十一石,隨任官地三十五畝(滿蒙四旗原圈官地870個漢子地,每個漢子地35畝,共計30695畝)領催每名月餉銀三兩,年餉米四十四石,馬甲(騎兵)四百六十六名,每名月餉二兩,米年四十四石。步甲(步兵)五十名,每名月餉一兩,米折銀一兩五錢,月米一鬥五升。弓、鐵匠月餉一兩,年米二十二石。

青州駐防:始於雍正八年(1730年)。駐青州(今益都)城北五裡。額設滿州馬甲二千名,步甲四百名,內將軍一員(乾隆二十六年載)、副都統一員,又委前鋒校十六名,前鋒一百八十四名,炮領催八名,鳥槍領催四十八名,馬甲八百七十二名,鳥槍馬甲七百五十二名,炮馬甲八十名,弓、鐵匠各八名。《皇朝政典纂要》卷三三三引《會典事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巡撫李秉衡挑練綠營練軍的同時,也挑練青州滿營練軍一營。兩處旗兵一直延續到清朝的滅亡。

▲光緒帝

山東綠營駐防

(一)綠營兵概況

綠營兵又稱綠旗兵。清軍入關以後,招降了六十餘萬明

朝軍隊,以綠旗為標幟,稱為綠營兵(綠旗兵)。這六十餘萬部隊,除少數駐紮京師外,大部分布防各直省。大體上是每省設提督,總統全省,省內重要防地設鎮總兵,下轄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額外外委等官。清初,全國設有六十六個鎮。武官提督接受文官總督、巡撫的

節制、調遣、改黜,同時,總督、巡撫也有直轄部隊。一般說,總督、巡撫、提督、總兵各直轄幾營標兵,稱督標、撫標、提標、鎮標。河道總督所屬稱河標。副將所統官兵稱協,

▲綠營防駐

參將至守備所統官兵標營。各營除駐地防守操練外,還各分領汛地,在沿海、沿江、沿河、沿邊、大路通衢設立墩堡,駐紮官兵,劃地分守,叫做汛地,執行緝私(私鹽、私鑄、私礦及其他違禁物品)、「察奸」、「防盜」、「捕賊」的任務。

綠營兵基本也是職業兵。其兵員的補充,是徒步戰兵中拔取騎兵(馬兵),從守兵中拔取戰兵,從營兵子弟餘丁(十六歲以上)中拔取守兵,沒有餘丁,才從民丁中招募。薪餉定製:馬兵月餉銀二兩,步戰兵一兩五錢,守兵一兩,餘丁五錢。兵丁月給米三鬥。額外外委與戰兵同。外委月支俸銀一兩五錢,米三鬥,年支養廉銀十八兩,把總月支俸銀三兩,年支養廉銀九十兩,千總月支俸銀四兩,年支養廉銀一百二十兩。守備月支俸銀七兩五錢,年支養廉二百兩。至總兵,則年支俸銀二百一十一兩,養廉銀一千八百兩。

(二) 山東綠營駐防 清朝初年,山東與直隸、河南共一總督,督署駐大名府,後山東,河南各為巡撫直轄。康熙元年(1662年),為鎮壓於七起義,設山東提督,初駐青州,後駐濟南,十六年,裁提督,由巡撫兼領。山東綠營,計有巡撫直轄之撫標及受巡撫節制之登州鎮、兗州鎮、曹州鎮。另,駐濟寧州之河道總督還轄有防河護運之河標,據《清史稿》載,順治初年山東巡撫所屬之綠營兵有七千八百餘名,河標兵三千名。據《會典》,嘉慶初年有兵八千七百餘名,河標兵二千五百四十三名。

嘉慶十九年,(814年)添設曹州鎮,兵有增加,至同治八年(1869年),雖歷經裁汰,尚有兵一萬七千九百九十三名,本年裁弱留強,存一萬六千餘名(據丁文誠公遺稿》卷七)。至光緒二十八年。巡撫周馥擬將所存五千八百七十六名全行撤裁,然迄止清亡,並未實現(據《周慤慎公全集,奏稿》)。

▲綠營軍

現將清末山東綠營各標鎮情況列表於下。

水師:順治元年(1644年)設登州水師營,駐水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改為前後二營。道光三十年(1805年)添設文登水師營。皆歸登州鎮轄。

同治十二年(1873年)巡撫丁寶楨整頓水師。將三營遊擊以下官三十九員,兵一千三百一十一名,載撤核留戰兵七百名,守兵一百名,分為登州水師營、榮成水師營。設統領一名,每營管帶一員,左、右、前、後中哨官五員。改歸撫標直轄。

所用戰船,改原來首尾均齊、形體笨重之紅頭船、趕繒船為頭尖尾大、船身較低的拖繒船,專去廣東定做十四支,每營配備六支,每船置炮二十一尊,並配以德制銅炮及洋槍,延德人端乃爾教練。同時每船設正副舵長、桅長、繚兵、炮兵等員,改變了過去舵工、桅工、水手臨時僱募的情況。

外委以下至各戰守兵糧餉亦有增加,大體準照防勇、練薪餉(據光緒《登州府志》及《丁文誠公遺集》)卷八九、十、十一、十二)。 綠營兵平時分散駐防,戰時臨時抽調。在康熙徵「三藩」及後來平定準噶爾部、回部大小金川的叛亂中,綠營兵都還有相當的戰鬥力。但是,隨著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自嘉慶朝以後,綠營兵的腐朽性就愈來愈明顯地暴露出來。

▲清軍

清朝政府把八旗兵視為它的軍事主力,綠營兵只作為輔助力量。所以八旗集中駐防,而綠營兵則散處各地,零星駐守,這就使它難於集中操練。尤其是軍官坐吃空額,缺員長期得不到補充,加以官兵之間,朋比為奸,賄賂公行,士兵糧餉微薄,生計困難,久之,即出現兵士罷弱,營馬倒斃不補,或者柴瘦骨立,鞭策不前;弓箭刀槍器械鈍弊朽壞,營房坍塌,塘汛屋宇傾圯等狀況,顯然,這樣的部隊是沒有戰鬥力的。當太平天國農民軍一經興起,綠營兵便望風披靡。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不得不舉辦團練,招募鄉勇,或者另行挑練來取代綠營。

山東防軍(附練軍)

(一)防勇概況

隨著八旗、綠營的腐敗,清政府不得不在職業兵以外另行招募部隊,這召募的部隊即被稱為防勇。防勇的設立開始於嘉慶年間,大規模的招募則在於對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鎮壓。鹹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在辦理湖南團練的基礎上招募鄉勇,成立湘軍。鹹豐十一年(1861年)李鴻章在安徽編練淮軍。其召募之法,是由他們信任的將領逐級委派營哨等官員直接招募勇丁。凡應募勇丁必須出具保節,將姓名、籍貫、戶鄰、團長逐一註冊,以便鈐束。招募各官即是統領各官。從而形成一種牢固的統轄和依附關係。

這是一種典型的地方地主武裝。湘軍和淮軍是清朝末年兩個很有勢力的武裝政治集團。在此期間,各省也紛紛召募防勇,或者在原有綠營中加餉挑練,仿照防勇營制餉章重新編練,稱為練軍。據《清史稿》記載,同光年間,「各省防軍、練勇凡三十六萬餘人,歲需餉銀二十餘萬兩。」這只能是個約略數字,因為防勇募裁無常,隨時變遷。

▲山東綠營軍

(二)山東防勇。

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北伐,清廷命北方加緊布防堵截,山東巡撫李惠、張亮吉即在綠旗之外召募防勇數千人。這時,兵制不一,旋募旋裁,還不能構成山東的軍事主力。同治二年(1863年)丁寶楨升任山東按察使,隨帶楚軍兩營(濟字營)前來。其後逐漸召募的防勇即照楚軍營制餉章辦理(薪餉酌減)。概計:步隊,每營正勇五百名,設管帶一員,幫帶員,營轄五哨,哨長五員,哨轄五什,什長五十人。馬隊,正勇二百五十名,設官與步隊同。

同治四年(1865年)淮軍將領潘鼎新升任山東布政使,隨帶淮軍鼎字十營來東,參與鎮壓捻軍在山東的活動。

同治六年(1867年)為對付捻軍的馬隊,山東巡撫丁寶楨在黑龍江、吉林招募西丹(滿州八旗餘丁),購買馬匹,組成馬隊十二營。每營二百五十人,共三千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結

同治元年至三年,清政府與捻軍作戰,主要依靠僧格林沁的八旗軍,同治四年(1865年)僧在曹州被斬,所部遭重創,捻軍的主要對手轉為淮軍、毅軍和各省部隊。山東即在此後大規模招募勇隊。自同治二年至同治七年,在本省招募的大支勇營先後增至五十餘營,其中包括利捷水師營等(《丁文誠公遺集》卷六《籌辦善後情形折》)。

相關焦點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山東十大名菜 去山東旅遊必吃的魯菜代表菜
    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影響力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魯菜就誕生在山東省,那麼山東名菜有哪些?山東有什麼特色菜?此菜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菜熱飯,因鍋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朝天鍋湯沸肉爛,肉肥而不膩,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卷食,其味無窮。濰坊朝天鍋被評為「中國菜」山東十大經典名菜,還被山東省烹飪協會在「天南地北山東菜--山東十七地市代表菜評選活動」中評為濰坊代表菜。
  • 齊魯理工學院(山東杏林科技職院)--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歷史沿革
    齊魯理工學院(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歷史沿革 齊魯理工學院(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歷史沿革1992年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創建2000年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升格為山東杏林專修學院2004年山東杏林專修學院升格為山東杏林科技職業學院
  • 山東最低調的寺廟,被譽「山東第一寺」,門票30卻少有人去
    眾所周知,山東是我國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不僅是經濟大省,也是旅遊大省。境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不僅有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山水風光舉不勝舉,用一句話概括山東旅遊的話,就是「一山一水一聖人」(即泰山,趵突泉,孔子),以「好客山東」的姿態吸引著四方遊客。
  • 人們為什麼習慣稱呼山東人為「山東大漢」?是因為長得高大嗎?
    接下來,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來闡述「山東大漢」這一稱呼背後所蘊涵的歷史底蘊。古代「齊魯大地」富饒的物產傳承了山東人身強體壯的歷史基因時間回溯到春秋時期,當時的山東大地上主要有兩大諸侯國——齊國和魯國。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對聯中的歷史名人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對聯中的歷史名人 2020-12-15 13:52:14|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題庫 安菡 2021山東事業單位招聘公告職位表即將發布,筆試預計
  • 山東特殊類型高校:山東體育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警察學院
    山東體育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警察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在山東省本科普通高校中,還有幾所比較特殊的高校,比如藝術類、體育類、公安類、中醫藥類高校,它們也在本科階段招生。這幾所高校目前的名字是山東體育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警察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
  • 非遺看山東|一城一味,來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
    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或是古老厚重的歷史沉澱或是摩登時尚的朝氣蓬勃……那些歷經歲月的味蕾經典留存了一座城的文化與記憶今天就與小編一同走進山東開啟非遺美食之旅濟南·油旋圖|@河馬熊 小紅書東營·利津水煎包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馬仁亮利津水煎包製作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各大鄉鎮經營者便已比比皆是民國時期技術的改良使利津水煎包成為了名流傳百年的地方小吃攝影/馬仁亮利津水煎包為發麵水煎包葷素兩餡
  • 山東博物館:藏品豐富,只介紹這十大鎮館之寶,涵蓋史前到清代
    山東博物館第二個舊址,位於濟南千佛山北麓,1992年10月落成開放。目前的山東博物館,坐落在濟南市區主幹道經十路東段,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會開放,「山東省博物館」至此更名「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現佔地3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館藏歷史文物14萬餘件,近、現代文物及文字資料13萬餘件(冊),自然標本8000餘件。館藏歷史文物中,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藏品豐富。
  • 山東地名考|山東山東,哪座山以東?原來不是泰山
    家鄉的地名有什麼歷史?作為山東人,忽然發現很少想過山東這個地名兒打哪兒來。可能很多人會以為山東的「山」就是泰山?別說,挺像。畢竟山東地面上最著名的山脈就是泰山,以此命名,挺順溜?事實上,山東的山並不是泰山。山東山西,像是地名的對稱。山西是太行山以西,那麼我們山東人也乘此一脈,是太行山以西的人嗎?
  • 李嘎:明代山東海疆衛所城市的選址與歷史結局——兼論該類城市在...
    大量成果分布在軍事史、邊疆史、建築史、歷史地理學、歷史人類學等多個領域。不論何種領域,學者們均會或多或少地涉及衛所城市的地理坐落,不過對此進行專門討論的成果卻並不多見。就山東海疆衛所而言,張金奎先生的研究最值得重視,他對衛所城池的位置選擇有較多論述,不過,其關照點在於小範圍內城池周邊的地形地貌,對與城址選擇有緊要關係的日常用水問題並未涉及。
  •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人民武裝——歷史意義
    一九四三年,山東的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有九萬人,到一九四五年大反攻時,已發展到二十七萬人,其中大部分是由民兵補充擴大的。一九四二年以前,主要是通過個別動員和兵擴兵的形式零星發展。人民武裝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作用一九四三年以後,隨著減租減息、增加工資運動的深入和生產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保衛翻身成果、保衛家鄉的抗戰熱忱越來越高。同時,各地還結合擁軍優屬,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提出「好兒男,上前線,殺敵立功,全家光榮」的口號,極大地激發了民兵參軍的熱情。
  • 從魯A到魯S——山東各市地理經濟文化歷史簡要
    青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半島東南、東瀕黃海,位於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因樹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
  • 兼具便覽性、全面性、權威性,《山東概覽》百科全書式的展示山東
    四大特色,概覽山東山東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刁仕軍表示,《山東概覽》的第一個特色是便覽性。本書的定位是置於案頭的省情工具書,可以放到辦公桌或書架或床頭,既可供查閱,又在閒時翻閱。讀者對象主要是首次來山東的黨政領導幹部、外地客商以及其他希望了解山東的人士。通過閱讀本書,可以概覽山東。
  • 為什麼是「山東大漢」?
    好漢們雖然來自五湖四海, 不過還是以山東本地的為多。打開戰國時代的地圖,會發現那裡離齊、魏、趙三國交界處非常近。《宋史》也說歷史上的宋江曾經橫行於齊魏一帶。生活在多個國家邊界交接地區的百姓,對政治很敏感。
  • 山東商學院女排創造歷史悠久好成績
    經過激烈競爭,山東工商學院女排在小組賽中名列第三,晉級隊前16名獲得成功。河北農業大學迎來1/8的對手,經過四場比賽,山上女排以成功3:1的比分獲勝,進入全國八強。在的交叉賽中,小組賽的老對手武漢大學再次受到歡迎,在上一次小組賽中,女排以0:3輸給了對手,不過,在交叉賽中,女排隊員不怕強敵,奮勇拼搏,以3:2的比分獲勝,進入全國前六名。
  • 山東被稱為「禮儀之鄉」,為什麼卻說山東人不好惹?
    中華大地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自古以來就有著「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中國人也以彬彬有禮的形象而著稱於世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不僅創造了璀璨的文化,還養成了高尚的道德品德和完整的禮儀規範,甚至影響著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和東亞的國家。
  • 東江縱隊北撤山東的歷史意義
    1946年的6月底、7月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和山東解放區,發生了一個在當時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遊擊隊的主力東江縱隊,從廣東大鵬灣租用美國軍艦北撤山東解放區的煙臺市。
  • 山東名勝古蹟眾多的城市,已有數千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威尼斯」
    我相信大家對山東,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山東省的人口總量是一個多億,畢竟我們中國人口上億的省份屈指可數,因此這讓大家能更好地記住山東。其次山東的經濟還不錯,GDP總量排在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才會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山東。
  • 山東2100多年歷史的宮殿,是當地規模最大的道家殿堂
    但現在看看我國的一些故宮建築,它的大部分建築都很容易被遺忘,這是因為不是每一座建築都能與北京的紫禁城建築相媲美,而且在建築文化上缺少很多,所以我介紹了山東一座被遺忘的古建築,它其實是一座故宮建築,只是在眼前而已。很多遊客對這座建築不太熟悉。這是太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