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已經開始試飛服役,成為我國國之重器,作為我軍自己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的飛行速度,遠遠超過俄羅斯的蘇57.從我國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到,目前殲20的生產數量超過20架,同時也在不斷改進它的各項系統,成飛對殲-20 的改造從未停止過。而且殲20有專門配備的渦扇15發動機,最快在明年就能裝備試飛,在這樣的情況下,殲-20 的發展會更加順暢,不用受到他國發動機技術限制。一般情況下,最新一代的殲20 已經問世,我國應該把建設的重點放在五代機上,但是四代機殲16還是不停的生產裝備與海空兩軍中,而且其速度能夠和殲20媲美。
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些疑問,殲20服役之後按理來說殲16就應該退役了呀,要知道在成本上殲16和殲20相差並不大,這主要是由於兩架戰機的定位還是很不一樣的,殲16雖然是四代機並不具備隱身的功能,但是綜合性能來看,至今仍然很有競爭力,和殲20相比的話,殲16在載彈量和載彈種類方面還是很具有優勢的,在執行對地打擊方面的任務的時候,也是遠遠比殲20出色,殲16和殲20並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大型的對地面打擊的目標任務,還是要靠殲16來完成的,而殲20的主要任務,是依靠自己的速度和隱身能力為殲16清楚障礙,主要是空中保衛工作,比如對方戰鬥機之類的,這樣就可以給殲16發揮的空間,甚至殲16就不再需要掛載空空飛彈,全部搞成對地飛彈就可以了,殲16的極限是12噸,一架戰鬥機的火力已經非常強悍了。
這就如同美軍的F22和F35戰機, F22在早期並沒有能力對對方實施攻擊, 即便後來得到了改造,也只是具有極為有限的攻擊能力,F35戰從性能和功能上填補了機F22的不足, 而在F35問世之前, F15和F16依舊為美軍採購利用。試想一下,如果現在F22是美國空軍僅有的一款戰鬥機,其他的F15、F16、F35全都不上戰場,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擁有F22戰機1000架,沒法成為一流的空軍。因為這支空軍的無論對地海還是對海攻擊能力是十分有限只能進行被動動作戰,無法獲得任何主動權,甚至會牽連陸軍,拉低陸軍的戰鬥力,因為在這種狀態下,美陸軍隨時呼叫空中支援的這樣的作戰條件基本就是缺失的。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成功研發並投入使用的現代戰機中,極致性能已不再是追求重點,多用途成了主要的發展趨勢,就拿體型巨大的多用途戰機殲-16來說,它在軍隊中備受重視。同時具備了對空、對地作戰能力,還能使用反艦飛彈進行非近距離作戰,所以殲-16在海軍和空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海空兩軍必備的戰機之一。所以殲-16不僅沒有停止生產,還在大量的生產並投入使用,和殲20戰機協同作戰,緊密配合,從而更好地完成作戰任務。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 殲-16與殲-20成互補關係、缺一不可,將大大提升我軍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