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頻直播預告
山水田園
龔琳娜與樂隊
龔鑼新藝術樂團
人聲:龔琳娜
笛簫:顧劍楠(特邀)
笙:李春旭(特邀)
揚琴:牛礬瓊(特邀)
大提琴:陸彥閔(特邀)
打擊樂:竇強(特邀)
播出時間:今晚19:30
掃描下方二維碼
並關注「看點直播」微信公眾號
即可預約觀看直播
▽
曲目單
走生命的路(開場曲)
夢想號子
春曉
自由鳥
西廂壩子一窩雀(雲南建水小調)
潮水娘娘(上海崇明山歌)
相思林(器樂)
桃源行
天下誰人不識君
山亭夏日
上下求索
*具體節目以現場演出為準
當代中國音樂界伉儷中,龔琳娜和老鑼是極為特別的一對。他們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苦苦摸索,有過極度輝煌的商業成果,卻最終選擇放棄刻意追求「神曲」,把藝術化的歌曲創作作為終極目標,不斷探索。
比起在臺前的妻子龔琳娜,老鑼和上海這座城市有更多的關聯。當年從德國到中國來研習中國傳統音樂,他在這裡向古琴名家龔一學習,與中國音樂精英們切磋對於新音樂的創作和表演方式,從那時起,他的創作就始終和中國傳統音樂的思維在一起,並且在不斷實驗中成為「最懂中國音樂邏輯的外國人」。用他自己的觀點來說,他並不是以外人的視角觀察,而是從內部發出真正屬於當代中國的聲音。近年來的創作中,老鑼特別重視中國傳統文學的養分,歌詞選用整篇的古詩,並且依照詩詞韻律的走向配作旋律,將最優美凝練的語言之美發揮出來。這場中的《天下誰人不識君》,《桃源行》等,都是非常清明優美、大氣雅致,又充分發揮傳統聲腔技巧的作品。他還將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也選作素材,結合相應的古詩詞,為四季流轉的人間美景化為音樂的想像,在這場音樂會上選用的《春曉》、《山亭夏日》都是範例。《自由鳥》沒有引人側目的符號化、表面化設計,對於生命和音樂的熱愛自然流露,反映了他們早年探索的積極心態。可以說,撇開所謂的意外「爆紅」,老鑼的寫作從來不是刻意取悅觀眾的。
龔琳娜的紮實聲樂技巧為世人所贊,但她的藝術生命開出新花是在遇到老鑼之後,在一大批實驗性作品中,她的技巧為音樂服務,歌唱的能量也水漲船高。逐漸淡出娛樂節目之後的龔琳娜,幾乎用所有時間向藏匿在偏僻地域的民歌傳唱者學習,又把她從原生態歌手們那裡學來的韻味化作自己的表達,再傳遞給渴望歌唱的普羅大眾。在這場音樂會中,雲南建水小調《西廂壩子一窩雀》和上海崇明山歌《潮水娘娘》都體現了她博採百家的精神。龔琳娜常說唱歌要有「精氣神」,也會帶著觀眾一起練氣發聲,是她現場的又一魅力。借用這場演出的頭尾作品,她和老鑼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並且「上下求索」。
人聲:龔琳娜
中國新藝術音樂歌唱家、創立者。一位具有獨到藝術思想與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她潛心研究中國戲曲、民歌等各種不同發聲方法,並獨具匠心地將多種聲樂技巧融匯在新藝術歌曲的演繹中,十多年來她演唱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音樂作品,融會貫通並轉化成為新的音樂風格。代表作《靜夜思》、《山鬼》、《上下求索》等,已出版《跟著龔琳娜學唱歌》、《自由女人》、《走自己的路》等著作。
龔鑼新藝術樂團
龔鑼新藝術樂團是當今最具活力,同時具有一流藝術素養和高超演奏技術的室內樂團。作曲家老鑼從1993年開始創作中國民樂,2003年組建了龔鑼新藝術樂團的雛形——「五行」樂隊。二十多年來,老鑼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中國民樂室內作品,而樂隊逐步成為今天的龔鑼新藝術樂團。樂團由老鑼擔任樂隊常任作曲與藝術總監,編制也體現中西合璧的國際化風格,不僅有笙、箏、阮、笛簫、揚琴、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還有手風琴、大提琴等西方樂器。樂隊以演奏、傳播新藝術音樂風格的中國民族音樂為宗旨,力圖通過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來傳播和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神韻。2018年樂團獲「音樂先鋒榜」國樂創新大獎,2019年榮獲環球「金趨勢獎」年度文化傳承獎。樂團意在挖掘具有中國美學的特色文化,做中國的世界音樂,把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精髓融會貫通,加以創新,將樂團所理解的中國聲音、中國傳統文化展現於世人。代表作包括:《水樣年華》、《如同你我》、《青竹》、《俠心飛白》、《相思林》、《山神》、《逆水行船》等。
愛我中華 傳承經典
交響組曲《阿詩瑪》
指揮:黃屹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播出時間:今晚21:00
在一直播APP搜索「經典947」
進入直播間觀看
▽
或是進入」經典947「微博主頁觀看
曲目單
王西麟:「火把節」,選自交響詩《雲南音詩》
Wang Xilin: 「The Torch Festival」, from Yunnan Tone Poems
羅宗賢、葛炎:交響組曲《阿詩瑪》(鄒野改編)
Luo Zongxian,Ge Yan: Symphonic Suite Ashima (arr. Zou Ye)
交響詩《雲南音詩》作於1964年,1978年定稿。作曲家王西麟將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特色與意境結合當地特有的民族風情與節日氣氛,採用交響寫作技法,繪製出這部華麗的音畫詩篇。作品包括四個樂章,分別為「茶林春雨」、「山寨路上」、「夜歌」和最聞名遐邇的「火把節」。
前三章描繪了雲南少數民族人民生活細節的風情萬種,而第四樂章則以雲南最負盛名的火把節為主題,動態各異,織體豐富。在這一樂章中,身穿節日盛裝的人民們歌舞狂歡,有三種風格迥異的舞蹈在歡快的氣氛中交匯出現,有矯健粗獷的男子舞,有婀娜柔美的女子歌舞,也有歡騰熱烈的集體歌舞。在盛大的節日狂歡中,再現第一樂章清遠悠長的主題,暗喻生機勃勃的輪迴,也在整部作品結構方面首尾呼應。
2018年,昆明聶耳交響樂團委約作曲家鄒野根據羅宗賢、葛炎的《阿詩瑪》同名電影音樂進行改編,創作出了這部極具雲南特色的民族交響組曲。作品在原聲音樂的基礎上,融入更多雲南民間音樂特色元素,加之以交響樂特有的風格,讓整部作品變得更有戲劇性和音樂深度。
交響組詩《阿詩瑪》共包含9個部分,不僅清晰呈現了《阿詩瑪》的經典故事情節,還能使交響樂迷和電影愛好者再次被喚醒曾經的記憶和情懷。
「阿詩瑪」是雲南撒尼族的傳說故事: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美麗善良的姑娘起名阿詩瑪。她和青年阿黑相愛,但被地主阿支覬覦美色,阿詩瑪斷然拒絕地主的逼婚。地主趁阿黑遠行而劫走阿詩瑪,阿詩瑪向阿黑求救。阿黑救援的路上為大山所阻,他用神箭射穿大山,開出通道並及時救下阿詩瑪。地主提出要與阿黑賽歌決勝負,輸給阿黑後又企圖用暗箭殺害他,阿黑憤怒地用神箭將地主懾服。在有情人幸福歸家的路上,地主偷走了阿黑的神箭,並將阿詩瑪淹死在洪水中。阿黑悲憤地呼喚著阿詩瑪的名字,水中漸漸現出姑娘化身石林的山峰,聳立人間向世人傳遞永恆的愛與善良。
指揮:黃屹
作為當今國際樂壇最受矚目的青年指揮家之一,黃屹現任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黃屹曾先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學習交響樂和歌劇指揮。2009年通過小澤徵爾親自選拔,成為其音樂助理。2012年黃屹執棒中國愛樂樂團演出歌劇《原野》。作為助理指揮他頻繁登上國內外音樂節的舞臺:作為克裡斯蒂安·蒂勒曼的助理指揮參與2013年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帕西法爾》的排練和演出;擔任古斯塔夫·庫恩的助理指揮,參與第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帕西法爾》的中國首演。2015年上海夏季音樂節閉幕音樂會中,黃屹指揮上海交響樂團世界首演了《桌球協奏曲》。2019年還曾執棒中央電視臺新年音樂會。
黃屹與世界各地的交響樂團和藝術家保持深入協作,曾執棒德國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德國法蘭克福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國內外樂團,也同戴玉強、魏松、寧峰、艾麗森·巴爾松、安德烈·奧騰薩默等成功合作。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
昆明聶耳交響樂團成立於2010年3月,是中國唯一一支以人民音樂家「聶耳」命名的交響樂團。作為雲南省保留的五家國有院團之一、也是雲南唯一擁有獨立建制的交響樂團,樂團隸屬於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由原1997年組建的雲南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與1987年組建昆明交響樂團整合而成,樂團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2016年樂團聘請指揮家黃屹擔任樂團首任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努力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打造成一支一流水平的職業化樂團,打響最具昆明文化特色、藝術品位的昆明城市名片。樂團每年公益演出達100多場(每年舉行20多場重要音樂季演出),在社會交響音樂文化普及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深受春城人民和廣大樂迷的歡迎。
2017年樂團受邀參加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世界首演了由樂團委約鄒野根據羅宗賢、葛炎同名電影音樂改編、作曲的管弦樂作品《阿詩瑪》組曲。這部新作的錄音專輯榮獲2018年度十大發燒唱片獎和年度最佳交響組曲專輯獎,以及2019年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最佳古典原創專輯」。2018年委約崔炳元以講武堂軍歌為基本素材改編創作交響曲《講武堂記憶》。2019-20樂季,樂團再次委約鄒野先生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主題,根據聶耳作品改編創作了大型交響合唱《啟鳴之聲》;以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為題材創作了交響套曲《彩雲之南》。
MISA回顧片
03 尋找莫扎特
昨日音樂會回看
點擊下方小程序
可回看昨天(7月21日)
上海學生合唱團及聯盟專場音樂會的實況
添加經典947
吉祥物九九為好友
實時關注經典947最新動態
微信號:jingdian947947
微博@經典947
原標題:《今日MISA直播預告 | 交響組曲《阿詩瑪》& 「山水田園」龔琳娜與樂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