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曝光了一張黃衣殲-20的照片,照片中殲-20機身的前半部分有一個黑色的框框。網友們對此議論紛紛,目前來看,這個黑框的部分很有可能是加裝機炮的位置。殲-20身為全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機之一為何要加裝機炮這一古老的武器?
是否有五代機上機炮的先例?
美軍所裝備的第五代戰鬥機是有裝備機炮的。美軍的F-35分別有ABC三個型號。其中F35A是有裝備航炮的。不僅F35A有裝備機炮,甚至與殲-20同級的F-22戰鬥機也同樣有裝備機炮。隱形戰機是否有裝備機炮的必要直到現在仍存在巨大的爭議。
近身纏鬥時飛彈是否值得信賴
戰鬥機最先取消航炮這一設置的是美軍的F4「鬼怪」式戰鬥機。在美國對越南的戰爭中,F4戰鬥機被米格擊落頗多。當時的美軍十分信賴自家裝備的空空飛彈,美軍錯誤的認為在空戰中使用飛彈就可以擊落對手,但在實戰中F4戰鬥機一旦被近身被擊落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因為F4當時所裝備的飛彈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被近身攻擊時,敵方戰機可以通過大大過載機動,利用飛彈的轉彎盲區來擺脫,而且一旦被咬住6點只要交戰雙方距離沒拉開,沒有建立飛彈的最小最小射程區飛彈就無法建立戰果。更何況哪怕科技發達如今天飛彈也還是存在鎖定時間的。以現代戰機的機動能力是有可能在鎖定時間內完成逃逸的。所以只要飛彈還存在鎖定時間和最小射程,就不能說飛彈完全值得信賴。
電子環境複雜
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尤其是現在電子戰機滿天飛,誰也不知道敵方的電子戰機哪一下忽然會成功的幹擾到我方。現代空戰嚴重的依賴數據鏈,尤其是第五代戰機所擅長的超視距空戰更是如此。一旦數據鏈遭到幹擾很可能會導致雷達丟失目標,導致飛彈無法命中甚至是鎖定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更加的凸顯出機炮的重要性。一旦電子環境複雜到一定地步,放棄裝備機炮的第五代戰鬥機很可能會重蹈F4「鬼怪」式戰鬥機的覆轍。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大洋彼岸的對手給自己的戰鬥機配備了什麼奇奇怪怪的幹擾手段。多留一手總是沒錯的。
機炮打的就是隱身
第五代戰鬥機在設計時是有近身格鬥彈的彈倉的。但是對於第五代戰鬥機來說,一旦到用上近身格鬥彈的地步的時候說明任務已經失敗了。殲-20這種高端機型在戰場的主要目標是前沿滲透以及對敵方的中心節點或雷達發起雷霆一擊。但在面對同樣擁有隱身戰鬥機的敵軍時,狹路相逢的情況也是避免不了的。五代機與五代機交鋒時雙方的雷達都被對方所欺騙時,發現對手是通常就是幾百米甚至是更短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機炮會比使用飛彈更加合適。
總結
第五代戰機在現代戰爭體系中幹的是空中狙擊手的活。雖然擁有遠距離斃敵制勝的本領,但也說不準會不會有與敵軍短兵相接的一方,雖然被發現就等於戰鬥失敗,但總要保留一些防身的本領,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就像現代狙擊手仍然裝備有自衛手槍一個道理。所以第五代戰鬥機也是十分有必要裝備機炮的。總而言之,殲20戰鬥機上機炮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