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分別是:
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三、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四、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五、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六、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七、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八、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在這八大重點工作中,展開看,又有諸多新提法和值得關注的重點,第一財經梳理出以下20個要點。
1,明年總體形勢判斷: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2,宏觀政策方面: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3,財政政策: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4,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
5,利率和匯率: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科技創新: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7,擴內需: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8,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9,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10,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11,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
12,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
13,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複建設。
14,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15,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16,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17,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
18,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
19,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20,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