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昆明女子豪擲
1400萬購入14套房
因降價想退8套的消息
引發了熱議
原來該女子去年11月
以1.1萬/㎡的價格
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
但到了今年9月
發現該樓盤房價降為8000-9000元/㎡
她一下損失了300多萬元!
便要求退掉其中未做網籤的8套公寓
卻在開發商那裡碰了釘子
對於此事
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
有網友支持和同情王女士
也有網友表示
商品房本來就是商品
價格漲跌很正常
俗話說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在觀察君看來
這位狂買14套公寓的昆明女子
從情感上以及法律上
都站不住腳
你本來就是拿來投資的
投資就是有風險的
難道這個房子以後漲價了
你還要把錢退給開發商麼?
國家有明文規定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那該樓盤的房價是否如王女士所說「降了25%」?
開發商工作人員表示,開發商根據市場動態調整優惠力度屬於正常行為,且房源均為一房一價,每套房源的價格也是不相同的。如果王女士想要退房,根據合同規定,王女士需要賠付合同條款裡規定的違約金。
如此看來今年昆明公寓的房價
確實出現了下跌到底價格跌到了什麼程度?
有三個標誌性事件
可以管中窺豹
首先是在今年8月,位於呈貢的實力蝶錦臺推出了每平米4700元的精裝公寓,首次將呈貢的精裝公寓價格拉到了5000以下。
其次是前不久,巫家壩某項目的公寓將售價拉低到8000多,以至於惹惱了一位前期曾經以11000元的價格買了10多套公寓的投資者,要求開發商退房。此事經媒體公開後,巫家壩片區的公寓行情和市場信心無疑都遭受了重擊。
再次是位於嵩明的恆大陽光半島有一批工程抵款公寓出售,精裝修,但價格只要3700元。實際上,陽光半島這批公寓數量不多,價格這麼低也令人咂舌。
儘管三個降價公寓項目
分別屬於三種類型
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即促銷價已經逼近甚至達到開發成本
再降也沒什麼空間了
那麼除了公寓
昆明其他類型的房價
是怎樣一個趨勢呢?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昆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已連漲8月。
(源於國家統計局)
其實昆明房價持續上漲是從2016年開始的,到2019年11月時,已連續上漲了41個月。
去年底及今年一季度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房價出現小幅回跌,而後又恢復持續上漲。
截至目前,據數據顯示昆明房價已保持在1.5萬/平以上。
昆明房價不斷走高,不少剛需購房者被高房價「趕到」了經開區、馬金鋪、空港,甚至是太平、嵩明、富民等偏遠區域買房。
其實昆明主城三環內也有首付20萬出頭的房子,但數量不多,目前僅11盤。
看單價:
11盤中,單價最低的是招商雍和府、碧桂園春城映象、中南碧桂園樾府,基本在1.4萬元/平內。
此外,雅居樂滇池一英裡均價在1.5萬/平以內。
看戶型:
金地商置昆悅、碧桂園春城映象、金泰國際Ⅲ期名門、北科建春城大觀4盤戶型面積最小,在70-80平之間。
另據「2020年11月昆明樓市行情」數據顯示,11月份,在昆明各大樓盤颳起「降價風」的大環境下,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4246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4%。但值得注意的是,11月商品房成交套數環比增長0.4%,共成交了9289套。
數據顯示,11月昆明商品房成交面積、金額、均價3項指標環比都在下降,其中成交金額為138.08億元,環比下降3.2%;從物業類型銷售數據來看,住宅板塊共銷售了6578套,面積為79.70萬平方米,均價為15190元/平方米,環比增長為0.9%;商業板塊共銷售了398套,面積為5.91萬平方米,價格為11847元/平方米,環比下降31.1%;辦公板塊共銷售了2313套,面積為11.31萬平方米,均價為8851元/平方米,環比下降12.3%。
總而言之,不管是公寓降價也好,商品住宅交易量下跌也罷。那些動輒大量購入房產的,就是在高風險中,押寶房價繼續上漲。房價會不會繼續漲,這個問題需要經濟專業人士分析,在此觀察君更想說的是:
首先,房市投機有風險,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房屋已經慢慢從投機商品回歸到居住的本質上來,「房住不炒」是從上到下的共同認知,夢想房價大漲,並從中大賺一筆,幾乎已經不可能,投機房市風險會越來越大。
其次,「願賭服輸」是最樸素的契約表現,沒有一本萬利的生意,也沒有零風險的高回報,尤其,選擇了投機就必須承擔高度風險。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商企財團,遵守契約才能成就個人口碑,才能樹立信任。
再次,要規避風險的最好辦法是不做投機分子,愛財也取之有道。想要通過耍流氓式的毀約來規避風險,根本就是掩耳盜鈴,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