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30元一公斤。40元一公斤。現在,昆明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到了50多元/公斤,逐漸逼近60元的關口。市場上不斷高漲的肉價,讓大家紛紛感嘆「二師兄身價高」。
自去年夏天開始,豬肉價格就好像坐上了「直升機」,不斷上漲。現在,漲勢已持續近一年,豬肉價格還會降下來嗎?
豬肉販:
「肉價越高,我們生意越難做」
7月8日,記者走訪了昆明主城區的幾個農貿市場與大型超市,發現即使是在上午的買菜高峰期,豬肉攤點前的客流量也不算太大。在西山和平海鮮農貿綜合市場,豬裡脊肉售價為55—60元/公斤,前後腿肉為53—58元/公斤,五花肉為54—58元/公斤不等,排骨為53—57元/公斤。在篆新農貿市場,裡脊肉為57—60元/公斤,排骨為57—60元/公斤,五花肉為53—57元/公斤,前後腿肉為53—57元/公斤。
林女士在篆新農貿市場做了近10年的豬肉生意。她回憶:「從去年6月左右開始,豬肉的價格就在往上漲了。當時我們以為最多漲到每公斤40多元,漲價的勢頭頂多到年底。但是現在看來沒有猜對,豬肉的價格還在往上走,而且今年估計不會有大降價。前幾天端午節豬肉價格降了一點,但是過了一個星期左右,又漲上去了。」
「豬肉價格現在這麼高,做豬肉生意也很難。我們從屠宰場拿白條豬,價格就已經到40多元,接近50元一公斤了。肉漲價的話買肉的人就少了,以前我一天可以賣1頭半到2頭豬,現在很多時候一天只能賣半頭。價格高、銷量少、錢就難賺。」西山和平海鮮農貿綜合市場的豬肉攤主王先生說。
消費者:
豬肉貴 少買點 用雞和魚替代
「五花肉57元錢一公斤!怎麼又漲價了?」在篆新農貿市場,市民王女士在豬肉攤前直呼「肉太貴」。「以前買一公斤肉的價錢,現在只能買半公斤多一點。豬肉還是要吃的,只是現在價格高,只有少買一點了。」
「我家現在吃雞肉比較多。現在買一整隻雞也才50多元錢,這錢連一公斤豬肉都買不到。今年我家吃肉不多,一個星期也就是半斤肉左右。魚、雞買得相對多一些。」來買菜的鄭先生說。
雞販李先生介紹,相對去年而言,今年的雞肉價格有所下降,「每公斤大概降了5—7元錢」,價格有競爭力,消費雞肉的市民就多了起來。「雞肉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概多了三成。」
養殖戶:
養一頭豬能賺2000元左右
楊先生從事生豬養殖行業已經10多年,2008年他在嵩明縣辦起了養豬場,目前場內一共養著5000多頭豬,一年的出欄量大約是6000頭左右,能繁母豬的數量約500頭。「相比去年,無論是存欄量還是能繁母豬的數量都減少了一些,這主要是為了防控非洲豬瘟,降低養殖密度。」
楊先生告訴記者,目前算上飼料、水電等成本,養豬的綜合成本為每公斤20元,而最近屠宰場收購的價格是每公斤36元,利潤十分可觀。此外,由於現在豬場封閉,補欄困難,養殖戶會把小豬養到10個月大、重量約150公斤時出欄,算下來,每頭豬養殖戶可賺2000元。
「雲南這邊的生豬養殖散戶是比較多的,市面上的大多數豬肉也是由散戶來提供。不過,這些年來受市場、環保和畜牧防疫等因素影響,大部分養豬的散戶已經在慢慢退出市場了,剩下來的養殖戶都是大戶,養得少的都在幾百頭以上。養殖規模上去了,成本也就有所下降,現在養一年的豬,賺的錢抵得上以前養十年。」楊先生說。
養殖企業:
養豬場賺錢 屠宰場虧錢
雲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農集團)成立於1999年,是集飼料生產與銷售、種豬繁育、商品豬養殖、生豬屠宰、豬肉製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截至去年年底,神農集團擁有飼料廠5個、種豬場4個,保育育肥場10個,一體化豬場3個、屠宰加工廠2個、約100家品牌授權門店,是雲南省規模較大的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企業。
神農集團副總裁、雲南神農肉業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東表示,目前生豬產銷鏈條的局面是「養豬賺錢、屠宰不賺錢甚至虧錢」。張曉東介紹,一般豬肉市場在9月到次年3月是消費旺季,4月到8月則是淡季。以昆明市主城區為例,正常年份淡季中每天豬肉消耗量大概在7000—8000頭,旺季則可以達到10000頭左右,而從去年7月份左右開始,昆明主城區的豬肉消費量就在逐步下滑,目前每天的消費量只在3000—4000頭左右,降低了50%左右。
張曉東表示:「目前集團的生豬養殖量在120萬頭左右,今年我們也在加快生豬養殖布局,預計今年的養殖數量可以翻一番。」他介紹,養殖生豬形成規模後,成本已經相對得到了控制,在肉價較高的時候是很賺錢的,但是對於下遊的屠宰場,毛利卻在大幅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屠宰場一般有相對固定的客戶,每天都要提供一定數量的豬肉,所以即使生豬價格很高也要收豬,這樣成本就非常高了。在市場豬肉價高且銷量低的時候,大量的屠宰場都降低了屠宰率,目前神農集團的屠宰率也下降了30%左右。
★市場觀察
本輪豬周期或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張曉東表示,目前活豬的收購價在35—37元/公斤,屠宰場裡的白條豬批發價在45—46元/公斤,這樣的價格從去年7月持續至今,並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張曉東表示,雲南地區的生豬70%左右都是由散戶養殖,但由於去年受非洲豬瘟影響,養豬場開始全封閉管理,補欄難以實現。再加上從小豬出生開始,大約需要8個月以上的時間才可以出欄,因此散戶和大型養殖企業的生豬存欄量一直變化不大。從全國市場來看,雖然目前全國各大養豬企業都在增加存欄量,但擔心豬瘟影響,養豬場不敢購買能繁母豬或小豬,大多都是採用自繁自養的模式。從母豬懷孕到產仔,再到肉豬出欄,周期一般達到14個月左右,因此生豬供應緊張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緩解。截至今年3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豬肉價格高的情況或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左右,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昆明地區的豬肉價格也有突破歷史高位的可能。
都市時報全媒體記者:李銳 姚路
實習記者:馮慄
責編:張曦
編審:周曉雪 吳晨萍
終審: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