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

2020-12-14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昌校宇

「11月份主要肉類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但12月份好像又漲回來了一點。」12月13日10時左右,正在西城區某生鮮超市豬肉區挑選小裡脊的消費者李昊(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官網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11月份CPI環比下降0.6%,同比上漲0.2%,漲幅比10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從環比看,食品價格下降2.1%,其中,豬肉供應持續改善,價格下降5.8%。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物價11月份也紛紛驟降。據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陸續公布的數據顯示,江蘇、湖南等22個省份的11月份CPI同比負增長。

就在4天前的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對此表示,這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

「從同比看,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份擴大9.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60個百分點;雞蛋、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擴大;鮮菜價格上漲8.6%,漲幅回落8.1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3.6%,漲幅擴大3.2個百分點。」董莉娟進一步介紹。

作為重要「菜籃子」產品的「二師兄」價格回落,部委高頻監測數據也有體現。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今年11月份豬肉批發均價為39.43元/公斤。《證券日報》記者計算得出,該價位較今年10月份豬肉批發均價(42.50元/公斤)下跌3.07元/公斤;較2019年同期豬肉批發均價(47.11元/公斤)下跌7.68元/公斤。

面對以豬肉為代表的食品價格波動,消費者感受如何?《證券日報》記者12月13日探訪了北京市多家大型商超和便民網點,並採訪了多位消費者。

昨日,李昊告訴記者,想要購買的小裡脊價格為33.9元/斤,而此前11月份記者走訪該超市時的價格為31.9元/斤。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小裡脊和去皮通脊(32.9元/斤)的價格確實較上月有所上漲,不過純瘦肉(27.9元/斤)、棒骨(21.9元/斤)、中段排(37.9元/斤)等商品的價格與11月份基本持平。」

也許是周末的緣故,13時左右的西城區某大型商超人氣很旺,數十位消費者正在商超禽畜肉區前揀選,五六位工作人員在忙著為消費者切分、稱重商品。已購買兩斤精品肋條(48.8元/斤)的消費者王佳(化名)期待肉價再下降,她告訴記者,「現在豬肉價格還是有些貴,隨便買兩斤肋條就需要花費近百元,距離大家實現『豬肉自由』還有空間。」

「最後一天特價,原價48.8元/斤的黑豬龍骨、51.8元/斤的黑豬棒骨、53.1元/斤的黑豬肘全部只需39元/斤。」售賣某品牌黑豬肉的工作人員一邊吆喝一邊向記者透露,「現在生豬產能恢復,目前供應充足,價格自然平穩或有所下降。」

「雖然豬肉價格和往年沒法比,但好在超市的豬肉類不同商品每周都有優惠,總體來看價格還算『美麗』。」來自山東省濰坊市的李阿姨近期專程到北京照顧懷孕的女兒,她告訴記者,北京的黑豬肉價格和老家三、四線小城市相比無太大差別。

隨後,記者在商超附近的某便民網點內注意到,此前買過的某品牌盒裝鮮雞蛋由10月份的12.9/盒(12枚)降價為10.9/盒(12枚),親民的價格吸引不少消費者選購。此外,其他品牌的雞蛋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收銀臺付款的錢大爺和老伴兒直言,「趕上雞蛋降價,我就把醃雞蛋『安排上』。」

談及12月份CPI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預測,進入12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回升態勢,加之上年同期CPI基數走穩,預計12月份CPI同比降幅不會進一步擴大。

展望2021年,王青認為,伴隨經濟修復帶動消費需求上升,以及價格基數發生變化,預計一季度後CPI同比將恢復正增長,這意味著經濟持續進入通縮狀態的風險不大。

相關焦點

  •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 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隨著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轉為負數,這是2009年2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再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11月江蘇CPI同比下跌0.4% 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
    據江蘇調查總隊9日發布的數據,11月份,江蘇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跌0.4%,10月份同比微漲0.3%,沒承想11月竟由「正」轉「負」。從今年1月份創出本輪最高的5.4%起,今年以來江蘇CPI走勢如同「坐滑梯」,至今5.8個百分點的落差並不多見。
  • 「二師兄」身價還漲得動嗎?一大波保供穩價措施來襲
    原標題:「二師兄」身價還漲得動嗎?一大波保供穩價措施來襲 摘要 【「二師兄」身價還漲得動嗎?
  • CPI負增長,下一步還要做什麼
    馮海寧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數據,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據測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這是有數據以來,CPI同比漲幅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 11月CPI 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來源:央視原標題: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1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 CPI和PPI罕見同步負增長,市場需要擔憂嗎?
    受高基數和食品價格拖累,中國11月CPI和PPI數據出現罕見的雙負增長,CPI同比意外轉跌,2009年以來首次跌入負值,PPI跌幅明顯收窄創八個月高點。但券商分析認為,儘管11月出現了CPI和PPI出現雙負增長的罕見情形,但扣除食品因素後,整體通脹水平並不悲觀。
  • 由漲轉降,創11年新低!11月CPI同比下降0.5%!對房價影響幾何?
    2020年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0年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據測算,在11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1.5個百分點。 在中國經濟持續回暖的背景下,CPI卻罕見地由漲轉降,原因是什麼?我們需要為此而擔心嗎?
  • CPI、PPI雙向為負,M2數值又繼續以2位數增長,房價該如何走?
    因為在數據中有一條:CPI同比-0.5%,增速由正轉負,PPI同比-1.5%,小幅超預期。 一般情況下,保持一定的微幅通脹可以抬升就業率,有助於經濟增長。 然而如果CPI為負,意味著通縮周期要來,央行唯有開閘放水,才能扭轉乾坤。 CPI、PPI雙向為負的經濟現象在改革開放後共出現過兩次:一次是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另一次是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無論哪一次,都是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點。
  • 豬價「砸盤」CPI進入「負時代」,PPI環比上漲!什麼信號?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CPI、PPI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1.5%,環比上漲0.5%。在「三跌一漲」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態勢:CPI在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11年來首次步入負區間,其中豬價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轉負的最直接因素。
  • 時隔11個月,若昂-菲利克斯的德轉身價再度上調至...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時隔11個月,若昂-菲利克斯的德轉身價再度上調至... 時隔11個月,若昂-菲利克斯的德轉身價再度上調至... ECHOFOOTBALL 11-23 21:53 時隔11個月,若昂-菲利克斯的德轉身價再度上調至1億歐元。
  • A股見過負增長的CPI嗎?你別說,2009年見過!
    文章為個人觀點,據此投資,風險自擔!盤面綜述:12月9號,這個盤還有啥好看的?可以說短期走勢已不重要,今天最大的市場關注點是CPI負增長!前幾天央行前「掌門人」呼籲修改CPI計算方式,我還當是單純的學術研究,今天數據一公布,我人都傻了,這貨幣年年增發,物價沒見降過,CPI居然還給整負了,這啥情況請經濟學家們趕緊出來解釋一下。
  • 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 政治局會議釋放六大信號;年末避險情緒升溫 場...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   【上海證券報】   頭條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加強債市評級業監管發揮評級機構「看門人」作用   為進一步規範信用評級行業發展,12月11日,人民
  • 近10年來首次出現衰退,全年負增長几成定局!暴力旋渦衝擊,香港的...
    據央視新聞,11月15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表《2019年第三季經濟報告》和2019年第三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修訂數字。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闡述2019年第三季的經濟情況,他表示香港經濟在2019年第三季急速惡化。香港經濟在第二季按年輕微增長0.4%之後,第三季收縮2.9%,是自2009年「環球經濟大衰退」以來首次按年下跌。
  • 臺灣外銷訂單2019年同比減5.3% 結束連續13月負增長
    來源:中國新聞網臺灣外銷訂單2019年同比減5.3% 末月結束連續13個月負增長中新社臺北1月20日電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2月臺灣外銷訂單金額為437.8億美元,同比增長
  •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臺灣人口今年將出現負增長,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新華社臺北8月19日消息,臺當局發展規劃部門最新推估,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增長,比前次推估提前2年。
  • 時隔55個月 再現半數二手房跌價!一二三線環比漲幅全部回落
    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有50個,其中環比漲幅最高的是西寧,漲幅2.8%, 9月環比上漲城市有53個;10月環比漲幅下跌的城市有17個,9月有12個;環比漲幅持平的城市有3個,9月為5個。日前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33251萬平方米,增速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1%。
  • 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
    來源:央視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日本總務省8月5日發布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人口為124,271,318人,較上年減少505,046人,減幅為0.40%
  • 政府掏腰包,讓「二師兄」不再高冷!
    近年來 咱們餐桌上的常客「二師兄」 身價一直不低 讓不少宜興的小夥伴們年12月31日期間新發生的銀行貸款,在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按實際付息時間予以不超過2%的比例貼息。
  • 11年來CPI首次轉負!機構表示整體數據指示意義不大 未來3-4個月或...
    整體來看,11月CPI同比下降0.5%,較10月份大幅回落了1個百分點,且是2009年10月份以來CPI首次轉負。為何CPI大幅轉負?東吳證券採用兩分法拆分後發現,豬價帶動的食品價格轉負是主要拖累,但非食品項亦出現轉負。
  • 「環球市場」「疫苗交易模式」再現 馬斯克晉升全球第二大富豪
    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23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4.6美元,收於每盎司1837.8美元,跌幅為1.85%。12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下跌73美分,收於每盎司23.633美元,跌幅為3%。受益於疫苗消息,國際油價周一創三個月新高。WTI 1月原油期貨收漲0.64美元,漲幅1.51%,報43.06美元/桶,創8月26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