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通脹數據,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整體來看,11月CPI同比下降0.5%,較10月份大幅回落了1個百分點,且是2009年10月份以來CPI首次轉負。
為何CPI大幅轉負?
東吳證券採用兩分法拆分後發現,豬價帶動的食品價格轉負是主要拖累,但非食品項亦出現轉負。
具體來看,11月CPI食品項和非食品項同比分別為-2%(前值+2.2%,下同)和-0.1%(0%)。食品項中,豬肉價格同比降幅從10月份的2.8%擴大至11月份的12.5%,對CPI同比的拖累在11月份達到0.6個百分點;除此以外,其他畜肉產品價格跟隨豬價下降、鮮菜價格漲幅回落也拖累了食品價格整體的疲弱,食品菸酒對CPI同比的拉動相較10月份回落了1個百分點(10月份為+0.76%,11月份為-0.24%)。
綜合來看,在11月份CPI同比1個百分點的降幅中,豬價貢獻了50%,豬周期(豬肉及其替代消費品)貢獻了近70%,鮮菜價格回落貢獻了20%左右。
同順深研所通過ifind查詢近幾年生豬(外三元)價格後發現,2019年11月30日,生豬價格為32.8元/千克,2020年11月30日,生豬價格為30.7元/千克,同比下降2.1元/千克。
整體數據指示意義不大,未來3-4個月CPI或維持負增長
對於未來CPI走勢,東吳證券認為,在豬周期的下行過程中,2021年食品項全年通縮是確定性事件,並導致CPI同比中樞下行至1.0%-1.5%之間;結構上,非食品消費品在PPI的傳導下,在明年上半年存在較強的上行壓力,導致CPI同比整體呈現「N」型走勢,年中為全年高點,但食品項拖累下高點不高,中性情景下CPI高點仍然在2%以內。
豬周期下行趨勢中,CPI整體數據指示意義不大,貨幣政策將更加關注非食品和核心CPI走勢。
中銀證券認為,11月CPI同比增速落入負增長區間,明顯低於市場預期,但考慮到當前在豬肉的主要影響下食品價格維持快速回落的趨勢,以及一季度CPI同比基數較高的影響,預計未來3-4個月內CPI同比增速都將維持在通縮區間。
但隨著經濟增速和居民收入回升,消費需求持續回暖,核心CPI有上行動力。中銀證券維持2021年CPI同比增速走勢前低後高的判斷,預測全年CPI同比上漲1.4%。
同時,中銀證券提醒,從月度數據來看,在外需和內需共同帶動下工業企業補庫存趨勢繼續,但上遊行業價格表現出現差異,其中採掘業和原材料業價格環比上升速度更快,加工業相對較慢,需要關注工業行業利潤是否會出現向上遊傾斜的情況,並且在生活資料價格表現疲弱的情況下,上遊價格的提升是否擠壓中遊和下遊製造業的利潤空間。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