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診癌症以後,患者除了要積極接受規範治療以外,還要在飲食上有所調整。癌症患者身體特殊,因此飲食上要更講究。最近流傳著一種說法,得了癌症以後,不能吃發物。不吃發物,能夠餓死癌細胞。那麼這種說法是對的嗎?癌症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天帶你來了解一下,希望對你的身體恢復有幫助。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什麼是發物?
發物,是中醫上的一種概念,指的是食物在錯誤使用以後,具備了激發、復發的作用,這樣的食物就叫做發物。比如,體質虛寒的人,患有宮寒、溼氣重等疾病,此時又吃了一些寒性食物,此時病情會加重。但是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這些寒性食物對健康是沒有影響的,所以發物也是相對的一個概念,只是對體質特殊或者患有相關疾病的人來說的。
常見的發物有:豬肉、糯米,會加重溼熱。花椒、狗肉、羊肉、生薑等是發熱之物。柿子、梨子、西瓜是寒涼食物,發冷。而雞蛋、螃蟹、蝦則是發風之物。
其次,對於患有癌症的人來說,是不是不能吃發物?
癌症病人能不能吃發物,要看具體的病情,個人的體質情況以及治療使用的手段等。舉例來說:
假如患上了肺癌,在飲食上是不能吃溫燥辛辣的食物的,這是像狗肉,羊肉,白酒是不能吃的。如果不小心吃了,會加重病情,嚴重的會讓癌細胞擴散,轉移,後果不堪設想。而對於雞蛋、梨子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發物,是可以適量食用的,能夠及時補充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維持身體能量。
如果癌症患者在確診之前,屬於肥胖痰溼體質,這時候就不能吃羊肉、狗肉等肥膩食物,會加溼生痰,不利於病情控制。但是卻能夠吃點蝦,豬瘦肉等肉類,有助於身體營養補充,提高身體免疫力。
而如果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選擇了放療,放療是熱毒,這時候如果吃羊肉、花椒等溫燥食物,對身體無疑是火上澆油,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還是要吃水果蔬菜,補充水分、維生素等。
另外,生活中所說的不能吃發物,一般是對於身體長瘡,或者體質過敏的人說的。而癌症並不屬於這兩種,所以癌症患者並不需要刻意避開一些發物。相反,適量食用像雞蛋一類的發物,還能給身體提供營養,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抵抗力,對於患者身體恢復有好處。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確診癌症以後,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食物
不少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由於手術、放化療等治療的影響,會出現食慾變差,沒胃口的現象。這時可能會有人吃點醃製鹹菜,大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起到開胃的作用。
但事實上,醃製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這是一種致癌物。健康的人長期吃還會引發癌症。如果患了癌症,還不忌口,無疑是屋漏偏遭連陰雨,雪上加霜。而辛辣刺激食物很可能會刺激局部的癌細胞,進而導致細胞失控,加重病情。同時還會影響癌症藥物的效果和治療,對患者的恢復是很不好的。
因此,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絕對禁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有醃製食品。
不吃發物能餓死癌細胞,真的嗎?
在確診癌症以後,出於對生活的留戀,生存的渴望,患者總會通過各種渠道打聽治療癌症的方法。而飢餓療法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治療方法提倡少吃飯或者不吃飯,來減少身體營養供應,餓死癌細胞。
但是這種想法是很荒謬的,首先,不吃飯,身體沒有營養,身體營養不良,會導致抵抗力會下降,影響患者健康。其次,其實不管你吃什麼,癌細胞都會分到一杯羹,用於分裂生長。所以,想要靠減少食物攝取來殺死癌細胞是很不現實的。
癌症患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平時要吃點易於消化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同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少量油脂等,保證身體營養充足。
少食多餐。癌症患者經過治療以後,消化能力會變弱,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很容易胃脹,胃痛,消化不良,此時應該少食多餐。
吃飯要慢。癌症患者消化能力一般都比較差,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要充分咀嚼,幫助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