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和羽生結弦同處於一個時代的花滑男單選手來說,也許是一種悲哀。」這是央視某解說員在一次羽生結弦比賽結束後的評論,一舉紅遍花滑圈。先不論這句話是否帶有個人感情色彩,但從現在整個花樣滑冰項目的發展狀況來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作為一名現象級運動員,不管是在賽場內還是賽場外,羽生結弦永遠是被關注的焦點。雖然現在談不上擁有「統治」地位,但是要想在有他的冰場上吸引到觀眾的目光絕非易事。這其中只有兩類選手能夠「殺出重圍」:一類是像陳巍一樣在技術難度上更加優秀且穩定的選手,另一類則是像傑森·布朗一樣用超細膩的表演打動觀眾的選手。
細膩、可愛的「森妹」
花樣滑冰是一個依據裁判打分來最終確定選手排名的運動項目,所以對於每位選手而言,在裁判眼裡所展示出來的形象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從小頭髮很毛躁,傑森·布朗在早期參加比賽時被裁判講到「頭髮看起來太亂」。裁判建議他要麼剪短要麼留長扎馬尾,在聽取當時教練的建議後,他嘗試留長髮。
而當頭髮剛長到能紮起來的那天,他卻因為怕被別人嘲笑,緊張得將自己關在了廁所裡。好在當他以長發亮相的時候,觀眾和裁判都給予了鼓勵與肯定。喜歡他的中國冰迷還給他取了個暱稱——「森妹」,因為大家都覺得他特別可愛。
「森妹」雖然外表「傻白甜」,但其實是一個比較敏感細膩的人。因為目前男單的技術難度已經達到了沒有四周跳幾乎就沒有競爭力的地步,而他自己卻沒辦法很穩定的跳出四周。
在很久之前的一次採訪中,他說自己目前為止在正式比賽共挑戰了13次四周,無一次GOE為正,挫敗感很大。
一個會細緻地記錄下自己在大賽中嘗試做了多少次四周跳,並且記下每次四周跳的GOE分值的選手,可愛的同時又讓人感到一絲的心疼。
花滑成長記
在最新出臺的評分規則裡,為了儘可能地減少選手們一味地比拼技術難度而忽視藝術表現的問題,國際滑聯進行了相應評分規則的調整,這似乎給像傑森·布朗這樣以表演見長的選手取得更好成績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如同普魯申科說到的一樣:「花樣滑冰比賽,是為卓越的競爭者準備的,這不是芭蕾舞蹈,是競技體育。」所以,四周跳對於男單選手而言,依舊是要想取得好成績的必備技能。
為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布朗選擇了在24歲的時候加入「星光璀璨」的蟋蟀俱樂部,師從布萊恩·奧瑟。
相信所有喜歡花樣滑冰的人都對蟋蟀俱樂部不會陌生,無論是已經退役的金妍兒、費爾南德茲,還是現役的羽生結弦、梅德韋傑娃、阮南、車俊煥等,這些在冰場裡的風雲人物都出自這個俱樂部。
但無論是西班牙男單傳奇費爾南德斯,還是依然與年輕一輩爭奪天下的羽生結弦,亦或是韓國人氣之星車俊煥,這些知名選手都是在最多20歲出頭時加入奧瑟團隊。
94年出生的布朗,則有點姍姍來遲,剛加入時布朗自稱:「像被扔進大海裡——接下來能看到海岸嗎?得在水裡摸索一會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但顯然,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他很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上岸」方法——契合選曲的完美藝術表現加上不斷提升的跳躍質量。目前,就布朗的比賽成績來看,他往往能夠在短節目中獲得很好的位次,因為短節目中,選手們的技術難度構成分數相差不會太大。
而如果可以在自由滑中,完美地完成三周半跳和一個四周跳,他也會有登上領獎臺的可能性。前不久剛結束的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的成績就證明了這一點。
競爭不斷推動花樣滑冰的進步,激勵選手挑戰難度、提高完成度。對於一個「真正優秀」的選手而言,卓越的藝術表現力、流暢的滑行以及變幻多端的步伐也是不可或缺的。
競技可以通過「規則」打分,對藝術的評價卻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布朗的藝術表現力,不管是冰迷還是裁判幾乎都是絕對的認可。
前段時間,布朗還隨從師傅奧瑟一起來到中國,協助師傅對中國運動員進行了教學,將自己對於滑冰的理解以及一些經驗分享給中國運動員。坦然,在如今的競爭環境及項目發展方向下,我們或許不清楚像傑森·布朗這樣的選手究竟能在冰場上收穫多少獎牌,但是我們卻有理由相信,正是有了這類型的選手的存在,才讓花樣滑冰項目有了更多元的狀態。
希望即使隔著屏幕都能傳遞出太陽般能量的傑森·布朗,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標,在技術難度上有所突破,也祝願他可以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帶給大家更多精彩的表演,留下讓冰迷們無限稱讚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