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面臨的首要任務是發展。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鑑於此,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報告清楚地表明,中國為減少全球貧困做出了超過70%的貢獻
除經濟貢獻外,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前許多國家都指責中國只知道發展工業,不顧環境汙染,卻大大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事實上,一些西方國家自己也在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而中國對全球環境的貢獻也在不斷增長。據國家林業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將實現又一次大的突破,造林1.06億畝,森林撫育面積1.14億畝。
更令人擔憂的是,截至2018年,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從12.7%上升到22.96%,在全球範圍內以超過30年的速度增長!因此,這樣做的確使我們更加生態化。最近,BBC的一張衛星圖震驚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四分之一來自亞洲,而全球低估了中國。根據英國BBC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最近發現,中國森林吸收碳的能力在全球範圍內所佔的比例被低估了!報導表明,近年來中國的綠色植被有了明顯的發展。近幾十年來,為了防治荒漠化和土壤侵蝕,種植了數十億棵樹木。雖然CO2排放量約為全球的28%,但中國已經宣布到2060年實現碳中性。這一成就與中國多年來的努力有密切關係。近30年來,中國參與義務植樹的人數已達115.2億人,植樹造林面積達538.5億畝,是世界上參與最多、成效最好的植樹運動。
毋庸置疑,「地球變綠」的成果離不開中國以實際行動實踐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中國大國擔當的體現。此外,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一直把確保雪域高原天藍地綠水清擺在重要位置,全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在20年的時間裡,中國對全球綠化的貢獻率達到25%,比印度的6.8%高出近4倍,比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的總和還要多。
我們都知道綠色植物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它們是生物食物鏈的基礎,通過光合作用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同時也可以吸收一部分的二氧化碳,減少全球變暖的過程。令人驕傲的是,從衛星拍到的照片來看,中國綠葉面積的增長尤其明顯,成為了全球綠化的主要力量。希望更多的國家能加入我們,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