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F·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01引言
道德維護著我們的社會,而罪惡則是社會的破壞者,所以前者能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感激並且感到十分愉悅,而後者則是倍感厭惡,這就好比從前者預見了我們的幸福,從後者預見了它對我們生活的幹擾和破壞。
打個比方,我們的社會看起來就像一臺運作精妙的宏偉機器,不計其數令人愉悅的結果在它協調規則的運轉中產生。因此,和其他人類藝術產品的美妙和宏偉的機器一樣,任何能讓機器運轉得更為穩定和快速的東西都將被人們視為是一種美。
反之,那些阻礙它運轉的東西都會引起人們的不快,同樣,對於社會這個車輪滾滾向前的機器,我們讚美和支持作為優良潤滑劑的美德,而批評和反對像鐵鏽一樣阻礙車輪前進的罪惡。
斯多葛學派的理論認為,人不應該把自己與大眾附裂開來孤獨立世,而應該把自己看做是世界的個公民,龐大自然界整體的一個微分子,為了整體利益,他應該在必要時刻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的蠅頭微利。一個人在心靈天平上不能將自己的私利置高凌駕於整體中其他同等部分的利益。我們應以世界上任何其他公民都會用來看待我們的那種眼光看待自己,而不應任由自私心理膨脹蒙蔽了雙眼。
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帕萬,就向我們傳達了道德品質中最寶貴的「善良」,在劇情步步發展的同時,影中的個別橋段和人物同樣向我們表達了「人間需要愛也渴望愛」。《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以1947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歷史為背景,敘述了一段跨越國界,超越親情的愛。接下來我就從宗教信仰、國家仇恨、媒體責任以及我個人的主觀性解讀這部豆瓣8.8評分的經典之作。
02宗教信仰:清規戒律是沒有生命的文字,也是沒有思維的產物,人則恰恰相反,因此做人要懂得「變通」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帕萬生活在印度德裡,也是哈努曼神的忠實信徒,至憨而近愚。他逢哈努曼神必拜,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從不說謊,我從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一次機緣巧合他結識了美麗的拉茜卡,兩人情投意合,正在為結婚買房而努力攢錢。這時,帕萬在街上遇見了與家人失散的小蘿莉沙希達,就把她帶回了拉茜卡的家中。
起初帕萬並不知道小蘿莉是巴基斯坦人,因為天使給了小蘿莉一張美麗的容貌,卻又用枷鎖鎖住了小蘿莉發出聲線的喉嚨。正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於無形之中,使我們觀眾產生了情感和心靈上的共鳴。
帕萬作為羅摩神的信徒,必然有一系列不能違背的規則和條陳,一旦違背則是對羅摩神的褻瀆。那麼羅摩神到底是何方神聖?
羅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毗溼奴的十種化身之一,也就是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的主人公。羅摩衍既是一個落難王子,又是一個戰勝艱難困苦的英雄形象。他作為長子,本應繼承王位,由於羅摩衍的異母謀權篡位擁立自己兒子為王,羅摩衍被流浪漂泊14年。
隨同羅摩衍王子一起出發的侍從,就只有妻子悉多和弟弟羅什曼那王子,而在森林中妻子悉多又被羅剎王劫走,幸得神猴哈奴曼相助,才消滅了羅剎救回悉多,最後歷經千難萬阻回到自己的國家成為了國王。信奉羅摩神的信徒認為,只要足夠虔誠,並默念羅摩,就可以得到解脫。
看過《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電影的讀者,應該都非常清楚,帕萬作為羅摩神虔誠的信徒之一,是不能夠去清真寺、或是與穆斯林有瓜葛,再者就是不能吃葷、做事得光明正大、不得撒謊。不過這種種清規戒律隨著,護送小蘿莉歸家的過程中逐一顛覆了,儘管帕萬違背了宗教的條約,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信徒。
用兩個案例反駁「宗教條約」:
①《斷舍離》書中的故事
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一起到山下化緣,途經一條河流,兩個和尚正要過河,忽然看見一個婦人站在河邊發愣,原來婦人不知河的深淺,不敢輕易過河。
老和尚立刻上前去,把那個婦人背過了河,兩個和尚繼續趕路,可是在路上,老和尚一直被小和尚數落,說作為一個出家人,不應該近女色,怎麼能背個婦人過河?
老和尚一直沉默著,最後他對小和尚說:「你之所以到現在還喋喋不休,是因為你一直都沒有在心中放下這件事,而我在放下婦人之後,同時也把這件事放下了,所以才不會像你一樣。」小和尚聽了,頓時啞口無言。
是不是感覺這個小和尚確實有些可笑,喋喋不休的抱怨同伴,背的人還沒有說什麼,看的人卻這般過不去。實則是小和尚的心胸太過狹隘,更多的是小和尚過於看重清規戒律。
②《濟公》電視劇中的活佛
這裡我要講的是遊本昌老師出演的濟公,眾所周知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作為佛門弟子濟公並沒有遵守諸多清規戒律。反而一次次違反,但濟公卻沒有因為違反清規戒律而影響濟世救人的初衷。
這皆是因為濟公秉持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思想,如果說一個宗教信徒只懂得按宗教規則做事,那麼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迂腐的思想。換個角度來說,遵守宗教的規則是每一個信徒必須做到的,但有些事情必須得違背這些規則才能完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變通」。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帕萬攜手小蘿莉踏上巴基斯坦的旅程時,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劍拔弩張的事態,帕萬無法辦理籤證,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親自護送小蘿莉回家。帕萬和小蘿莉在中途遇見了一個專門負責搞越境買賣的布·阿里,幾經商討後兩人在布·阿里的引路下,成功從暗格進入了巴基斯坦國界。
可是帕萬並不願偷偷摸摸的入境,無論布·阿里和小蘿莉如何勸說帕萬趕緊走,但帕萬始終不肯違背羅摩神的條約。這時巴基斯坦的邊防軍發現了帕萬和小蘿莉,帕萬立即向邊防軍隊長說明了入境的緣由,甚至把暗格也說了出來,最後兩人被邊防軍扔出了巴基斯坦國界。
10分鐘後邊防軍又一次回到這個地方,見帕萬和小蘿莉又跑了進來,於是帕萬遭到了一頓毒打,邊防軍隊長見帕萬如此誠懇,不像在說謊,於是用旁敲側擊的方法,暗示帕萬可以入境。但是對於帕萬來說,沒有得到批准入境,再一次原地等待邊防軍回來,也就是這一次才算真正的得到了批准入境。
帕萬這種行為固然值得我們敬佩,但是如果放到現實生活中,非法越境無疑是自尋死路。雖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條約都是人制定的,條約是沒有思維的產物,是沒有生命的文字,而人則恰恰相反;因此我們要懂得變通。
只有學會變通,只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才能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因為天真的理想主義者縱使執著、縱使頑強,卻依然是軟弱的。正如《趙普列傳》所言:「法若有弊,不可不變」。(我所講述的是能夠給予我們力量和正道思想的宗教,並非那些蠱惑人心的旁門左道)
03職業操守:媒體應當不散播謠言,傳達有價值的訊息
古羅馬《殘篇》有這樣一句格言:「我認為,謠言流傳的速度之快,是世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的」。在如今的網絡時代中,新聞報導商業化、失實化,能有實事求是的真相報導是多麼的珍貴,頻頻能看見一些謠言事件被推翻。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小記者前期就是一個為博取熱度,而不管青紅皂白的就大肆報導帕萬是印度間諜。當這名記者在鏡頭面前說帕萬間諜已經被警局嚴密控制,可是帕萬帶著女孩從警察局逃了出來,恰好出現在媒體正在直播的鏡頭之中。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媒體還是平民,都不應該傳播子虛烏有、不清不楚的事情,應當追溯來路、了解事情背後的真相方能傳播某件熱點事情的真實性,以及給讀者、聽者、觀者一個確切的訊息。
然而作為媒體的責任比平民更為重要,媒體的責任,不能只傳播熱點事件,而更要考慮這件事情能夠觀眾帶來怎樣的感受以及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謠言之所以能夠成為謠言皆是因為,一傳十、十傳百,以此類推,傳著傳著原本的信息就被一些愚者誇大其詞,顛倒黑白。
①從我個人從事自媒體起做的歷程,談談熱點事件:
眾所周知自媒體寫作基本,都是靠流量賺取收益,而熱點事件便成為了一塊又肥又大的肉,誰都想來分割一塊。其實,熱點不是不能寫,也要注意這個熱點事件是否屬實,如果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不能隨意的胡捏亂造,這樣只會給使讀者無形之中,聽信了謠言。
不明事情真相就以個人主觀性公布出來,弄不好會引火燒身。也許會有人說,等熱點事件真相出來了,再去寫基本沒有多大流量了。然而真真有職業操守的媒體作者,是不會過多在意流量帶來的收益,而他們更注重他們的文字給讀者帶來怎樣的價值。(當然也有一些比較厲害的媒體作者,既能給讀者傳達有價值的訊息,也能讓自己獲得流量的收益)
②除了上述言論之外,媒體還有一個首要義務「傳播正能量」: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小記者,可以定義為一個關鍵人物,因為這個小記者剛開始誤解了帕萬,在後期才得以明白整個事情的經過。於是竭盡全力的用攝像機記錄著,帕萬互送小蘿莉的艱辛歸途,並且利用網絡的傳播速度,幫助帕萬和小蘿莉。
小記者三番五次聯繫電視臺,試圖依靠電視臺的資源,讓更多的人共同幫助帕萬完成這件跨越國界的「善」。可是電視臺卻認為這樣的故事,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收益,顯而易見,這樣的電視臺已經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媒體。
04國家仇恨:戰爭為國家帶來的利益,遠不及民眾所承受的苦難
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是以小人物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善良而又正直的帕萬,對流落到印度的六歲巴基斯坦小蘿莉的救助,冒著生命危險送其回家。
放下國讎,用愛用信仰承擔著一切,這也說明印巴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國家之間的對立讓兩國民眾背負了太多。可以去美國等地,最近的鄰居卻去不得,不能自由流動,不能有親情往來。
戰爭給國家帶來的利益,遠不及民眾所承受的苦難,這並不是虛情假意的口號,這是那些常年處於水深火熱之人的渴望。
當帕萬和小蘿莉從警察局逃出來坐上一輛公交車的時候,帕萬就開始詢問車上的列車員,圖片上的地址在哪裡。然後一番談話下來,列車員問他從哪裡來?然後帕萬又一次把自己非法跨境的事情告知了眾人,然後小蘿莉一直不停地拉扯著帕萬的衣服。
因為小蘿莉怕被人誤解,給帕萬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殊不知列車員和車上的所有人並沒有這樣認為。反而為帕萬的這種善意之舉大為讚嘆:「我們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太缺乏你這樣的人了」。
帕萬何嘗不是我們中國的雷鋒,不僅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缺乏這樣的人,是整個世界都極度缺乏這樣的人,也只有如帕萬和雷鋒這樣的人,才能使這個渾濁的世界多一分難得可貴的「奉獻精神」。
但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中的巴基斯坦上層官員,並不在意這種促進兩國關係的故事。為了鞏固加強自己地位,教唆下屬把帕萬當作間諜處理,不管產生多大的輿論也在所不惜。
我記得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曾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國家的中央之所以能夠地位穩固,是因為民心所向,如果有一天這個中央不再是以民為本,那麼這個中央的存在,將毫無意義」。
這就好比電視劇中的主角,當主角失去了主角光環,他還可以無敵嗎?國家的中央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磁石,而民眾就是一個個鐵釘,若是某一天這塊磁石失去了磁力,這些鐵釘自然散落開來。民國的軍閥之所以稱之為軍閥,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眾望所歸。
故事的最後巴基斯坦的警察違背上層,聯繫記者向兩國人民報導,試圖以此達到讓帕萬平安回到印度的目的,影片的結尾不計其數的人來到兩國交界處護送帕萬回到印度。小蘿莉和父母也及時趕到,小蘿莉也是在這個時候終於掙脫了鎖住喉嚨的枷鎖,大聲叫著他的猴神大叔和羅摩神萬歲。
05結語:「愛」需要傳遞和分享
愛因分享而充實,生活因愛而充滿激情,世界因愛而多姿多彩,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愛才變得如此美麗。
讓我們懂得傳遞愛,讓我們試著分享愛,讓我們充分發揮愛的魔力,讓愛這個神奇的詞語在生活中熠熠生輝。
如果說贈人玫瑰、留有餘香,那麼傳遞愛便是渲染了世界,溫暖了人心。
那麼愛到底是什麼呢?
我想「愛」這個字沒有確切的定義,愛如燈之光、火之焰。愛應該就是一種熾熱的東西吧,因為愛總是能夠溫暖我們的心靈。
這部電影的解讀到此結束,故此不作過多的贅述,因為文章的引言部分即代表著我對《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電影最大的感受。
拙文一篇願得扶正 |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原創作者lF·藍澈夫人 | 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