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迷們期待波爾領銜的德國桌球隊能繼續奉獻精彩的比賽。
德國代表團部分成員合影。
施旺克(左)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擊劍名將海德曼將再次為德國披甲上陣。
德國參加奧運會的經歷可以分成幾個階段:1896年~1936年是第一階段,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德國就是14個參賽奧委會之一,並且以6金5銀2銅的成績在獎牌榜上列第3位。之後直到二戰之前的幾屆奧運會中,德國也都名列前茅。二戰後德國被分成了兩部分,1956年~1964年的3屆奧運會,兩個德國組成聯合代表團參賽,從1968年開始,前聯邦德國和前民主德國開始分別參加奧運會。1990年兩德統一,從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始,德國又以一個統一國家的身份出現在奧運會的舞臺上。
從前三甲到遠離第一集團 德國奧運成績不斷「縮水」
兩德重新統一,但德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卻開始不斷「縮水」。1992年德國共獲得33枚金牌、82枚獎牌,排在金牌榜第3位,僅比美國少4枚金牌,但1996年他們僅獲得20枚金牌、65枚獎牌,雖然依舊名列金牌榜第3,但與身後的中國僅有4枚金牌的差距。2000年雪梨奧運會,德國代表團的成績進一步滑落,僅獲14枚金牌、56枚獎牌,退居金牌榜第5,不但落到中國之後,甚至被東道主澳大利亞超越。2004年雅典奧運會,德國代表團的成績仍在下滑,獲得14枚金牌、48枚獎牌,排名金牌榜第6位,連日本代表團都不如,甚至有脫離第一集團的危險。
北京奧運會上,德國代表團排名稍有起色,共獲16金10銀15銅,總共41枚獎牌位居金牌榜第5位。他們在馬術上獲3金,擊劍名將海德曼獲女子重劍個人金牌,舉重名將施泰納奪金後展示亡妻照片一幕感人至深。
集體項目成績太糟糕 催生最「迷你」代表團
今年的倫敦奧運會,德國將派出兩德統一後規模最小的奧運代表團出戰, 391名選手將參加26個大項中的23個大項角逐,這個人數比4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的德國代表團選手人數減少了約50人。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德國代表團選手人數為440人,在北京奧運會上奪金的擊劍選手海德曼、克雷布林克和柔道選手比紹夫,目前都入選了德國代表團首批公布的奧運名單。
倫敦奧運會德國代表團規模縮小,主要是由於德國人在籃球、足球、手球和水球等集體項目都無緣奧運會,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德國男籃、德國男女足、德國男女手球隊和德國男子水球隊這次「全軍覆沒」。5月,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排歐洲區資格賽半決賽中,德國女排以1比3負于波蘭女排,也宣告無緣倫敦奧運會,令德國的集體項目再遭重創。
德國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這次我們徵戰奧運的口號是『我們為了德國』,這屆奧運會對於我們來說將是最艱難的一屆。」不過,作為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巴赫對倫敦奧運會仍抱有良好的期望,他稱讚英國具有體育傳統和運動氛圍,他期待這種氛圍能感染每名奧運會參與者。
人數減少但絕不示弱 德國人目標保住第5
為了了解德國代表團的備戰情況和在倫敦奧運會的目標,本報記者專訪了德國奧委會競技體育部主任伯恩哈特·施旺克。面對德國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競爭力一路走低的局面,施旺克表示他並不擔心,「最重要的不是獎牌的具體數字,而是我們在獎牌排行榜上的位置。在北京,我們的總獎牌數少了,但我們在金牌榜上排名卻前進到了第5位。所以,金牌數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隨著各國競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金牌榜前10名的國家之間差距越來越小,有時候一枚金牌的差距就足以讓你從第5名掉到第8名。」
在北京經歷了一次「亞洲之行」後,奧運會今年重返歐洲,對於德國代表團來說,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主場作戰」,他們不需要面對氣候、文化差異、飲食習慣以及時差的多重考驗。但施旺克認為,主場作戰有利有弊,「在奧運會上,選手們必須準備好應對各種特殊狀況。在中國,我們可能需要應付氣候問題,而在倫敦,我們也許要面對其他方面的挑戰,有時主場比賽反而更加困難。」
德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的目標就是保住第5名。「我覺得這一屆奧運會的英國代表團會非常強大。憑藉東道主之利,他們有很多選手能參與奧運會的競爭,在過去幾年的世界大賽中,英國選手也顯示了強勁的實力。」施旺克說。
相對於英國人的雄心,德國代表團是否也想更進一步?「這次沒戲。」施旺克很乾脆地表示,「第5的位置爭奪會很激烈,義大利、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都是我們的對手。」
對於德國代表團的優勢奪金項目,施旺克總結道:「很不幸,我們有許多團體項目和對抗性項目都沒能成功取得奧運會的參賽資格,男女足、籃球、手球、曲棍球、排球,全部出局了,所以我們的參賽選手可能沒有往屆那麼多,但德國代表團的實力仍然強大,我們在一些對抗項目上依然有優勢,例如皮划艇、馬術、田徑,我們會全力為獲得獎牌而戰。」
水上軍團雄心勃勃
桌球想再現輝煌
德國奧運水上軍團是德國代表團在倫敦奧運會上的重要奪金板塊,這支由69人組成的軍團除斯特芬、比德爾曼、盧爾茨3位「常勝將軍」之外,還包括許多頗具實力的無名小輩。
德國遊泳選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成績不佳,僅獲得5枚獎牌,德國泳協至今將其稱為「災難」。為備戰倫敦奧運會,德國泳協連同德國奧委會共同編制了一份今年的參賽名單。據德國媒體披露,德國泳協希望在遊泳項目拿下6枚金牌、3枚跳水金牌,在賽艇及水球項目再爭取3枚金牌。
斯特芬在北京奧運會獲得女子50米和100米自由式冠軍,被媒體稱為「拯救了德國泳壇」,現在她又擔起倫敦奧運會的奪金重任。雖然在去年的世錦賽上連續失利,但斯特芬在今年的歐洲錦標賽上一舉獲得3金1銀,狀態大有起色。比德爾曼雖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僅獲自由式第5名,但他卻是2009年世錦賽200米及400米自由式的雙料冠軍,今年歐錦賽上也獲得3枚金牌。本屆奧運會上,比德爾曼的競爭對手十分強大,包括來自中國的孫楊和韓國選手樸泰恆。雖然他謙遜地表示希望比北京奧運會發揮得更好,但他的教練卻說,比德爾曼的目標當然不僅是倫敦奧運會的第4名。
此外,上屆奧運會馬拉松遊泳季軍盧爾茨已獲得過多枚世錦賽及歐錦賽獎牌,他這次明確地表示,現在唯一缺的就是奧運金牌。
對中國體育迷來說,德國運動員與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最引人注目的直接交鋒恐怕還是桌球。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德兩隊在桌球男團決賽中聯手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大戰。倫敦奧運會,德國男乒依然是中國男隊的頭號勁敵,現世界排名第6的波爾依舊是領軍人物,現世界排名第11的奧恰洛夫也顯露出迅猛的上升勢頭,他們兩人獲得了單打參賽資格。而團體第3人的資格,則落在現世界排名第22位的斯特格身上。德國女隊有現世界排名第16位的削球名將吳佳多坐鎮,現世界排名第48位的希爾貝雷森獲得第2個單打席位,現世界排名第39位的削球選手伊萬坎作為團體第3人參賽。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德國乒協主席魏克特表示,4年前在北京,德國男隊的成績堪稱輝煌,「在北京奧運會,我們第一次有了奪取金牌的機會,中國隊和德國隊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決賽。」對倫敦奧運會的期望,魏克特表示,德國隊與4年前一樣強大,女乒的目標單打和團體都打入8強,而男單和男團的目標則直指獎牌。「一切皆有可能,我們等著瞧吧!」 魏克特對這支號稱「史上最強」的德國男乒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