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學生都發獎狀,你怎麼看?」有人問。
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學生都發獎狀,我覺得等於沒有發任何獎狀。
這就好比這麼一種情況:假如今年的高考或者中考每個學生都加10分,那和沒加又有什麼區別呢?物以稀為貴,獎狀同樣也不應該太過泛濫,如果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學生都發獎狀,和沒發獎狀又有什麼兩樣?
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學生發獎狀,到底是什麼原因?作為一線老師,我來為你道出實情。
第一個原因:可能是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都非常優秀。
在一些城市的中心校,總有部分班級所有的學生成績都非常優秀。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孩子有一次數學成績考了95分,我覺得這樣的成績蠻好的,但是他繼續說:「孩子95分的成績在班級中只能排在倒數第三名,一個班級中數學考100分的人特別多啊!」在這樣的班級中,如果數學老師是班主任的話,當然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受到表彰。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
身為班主任,有些老師和沒當班主任是差不多的:期末考試結束後到底要表彰哪些學生?表彰的依據是什麼?他們心中都沒底。甚至有些學校的班主任讓體育老師擔任,那麼在完全不知道學生的學業、品德等方面的詳情,這樣的班主任為了「不想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所以乾脆就「雨露均沾」,然後類似的奇葩獎狀就出來了:「勞模獎」、「顏值獎」、「最不靠譜獎」、「淡定之星」、「吹牛之星」……只要能想出來的獎項,這種班主任都會一一羅列出來。所以,這種班主任管理的班級,學生雖然人人「得獎」,但班級的班風和學風是一團糟的。
第三個原因:家長擔心傷害某些家長的「玻璃心」。
有些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所以這種款式的家長一旦在老師把獲獎的名單公之於眾之後,他們總會質疑:「為什麼我家的心肝寶貝沒有?這種獎狀的評選是不是有什麼黑幕?」在這些家長看來,獲獎榜單中沒有他們孩子的名字,就是「有水分」、「有黑幕」、「沒有含金量」的榜單。一些膽子比較小的班主任因此也讓班級中的獎狀做到了「雨露均沾」,這樣做就是為了不傷害某些家長的「玻璃心」而已。
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師,你在期末的時候會不會給每一個學生都發獎狀呢?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