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2020未來出行思享會在中國廣州成功舉辦。活動由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商之一科思創、中國科技智庫甲子光年攜手舉辦,共話行業變革,暢想未來出行產業鏈全景圖。
圍繞「循環不息 智行未來」的主題,科思創塗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部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鍾小斌,廣汽研究院前瞻設計專業總師陳奎文,北汽產投材料科學家、投資總監徐超,希迪智駕CEO馬濰, 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等行業專家、專業機構與活躍企業匯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他們的行業觀察與洞見。
真知碰撞 思享綠色出行
面向開局 聯接可持續未來,科思創塗料、粘合劑及特殊化學品業務部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鍾小斌表示,科思創,為循環不息而創。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現在很多行業都在思考材料如何達到碳中和,科思創希望把循環的理念嵌入到汽車產業,與行業一同穩步推進循環經濟,實現這一革命性目標。科思創正在從替代性原材料、聯合解決方案、可再生能源、創新再利用等方面去踐行循環經濟,科思創非常相信開放式合作,並希望通過這種跨界的方式,一同去把握未來、共創未來。
廣汽研究院前瞻設計專業總師陳奎文則為思享會帶來了新材料引領設計趨勢的靈感,在分享他在概念車設計中的材料應用與設計案例時,他提到,用可循環材料怎樣去製作服務於人的商品,是汽車前瞻設計需要去尋找的答案。汽車是一個暢想型的感官體驗,設計需要把這些前端趨勢、感官結合到量產、再到質量的把控。汽車設計也越來越多與材料企業合作,嘗試新的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例如最近廣汽研究院攜手科思創,利用其熱塑性複合材料為廣汽集團最新電動概念車ENO.146打造輕量化座椅。期待能將更多材料運用在車上,利用智能製造、5G、工業4.0的可能性去改變生產線,改變公司,與科技強結合,去做未來的設計。
談及新技術賦能循環經濟,北汽產投材料科學家、投資總監徐超從產業投資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行業觀察。他表示:當前處於汽車3.0時代,智能電動汽車可能作為汽車循環經濟一個突破口,帶來進一步策略思考。我國的汽車循環經濟市場具有較廣闊的增長空間,隨著配件市場和流通市場的打開,以及新材料產業對汽車循環經濟的關注,未來行業前景將碰撞出更多火花。
作為深耕智能駕駛科技創新的代表,希迪智駕CEO馬濰分享了他在未來出行方面的思考。他認為,解決智能駕駛、造福於我們目前的社會的關鍵就是一定要把智能和出行結合起來。沒有達到「智行合一」,即考慮到「人與自動駕駛設備」、「人與車」、「車與路」之間的關係的自動駕駛很難落地。目前希迪智駕做的是限定區域的商用無人駕駛,並努力讓技術能夠快速的對出行發生影響,無人車的機會很多,商機就在腳下。
多角度的演講之後,嘉賓們又思享會以及私宴等環節,進行了深度交流與共話。
循環不息,攜手突破極限
當前,科技正不斷驅動汽車產業的變革,在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下,汽車產業催生了大量的新材料的需求,而在汽車產業在新一階段的升級與重塑中,新材料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
科思創,為循環不息而創。長期以來,科思創通過對產品、研發、服務的不斷創新以及前瞻性的行業洞察,助力各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作為全球領先的優質聚合物供應商,科思創深耕汽車材料創新,更了解把握行業變革,引領行業創新的重要性。不只是提供材料解決方案,科思創立足與合作夥伴和客戶合作共贏,攜手開發新材料、新技術來推動能源和材料產業鏈形成閉環。
此次思享會的召開,不但是科思創與甲子光年的強強聯合,更是出行行業與材料行業、科技與應用的交融與碰撞,助力產業鏈的協同與共創。未來,科思創將與更多合作夥伴和客戶攜手助力產業向循環經濟過渡,突破聚合物材料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