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雲南2020文博會保山雲瑞分會場開幕式走筆
雖然寒氣逼人,但眼下正是騰衝旅遊的旺季。前往騰衝市清水鄉司莫拉的公路已經翻修一新,但因為前往的車輛太多,道路還是顯得有些擁擠。12月12日上午10時以後,司莫拉村前的停車場就已經擁擠起來。隨著遊客的逐漸增多,暖陽裡的司莫拉也早已變得熱鬧起來了。
總書記來過的地方、幸福的司莫拉、網紅打卡地……人們懷著感恩黨中央、感恩總書記的熱切心情,朝著司莫拉湧來,聽三聲鼓響,看歌舞表演,品特色小吃,幸福早已在不經意的體驗中,在雲端傳遍開來。
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
今天,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司莫拉一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一場以「新時代·新文創·新賦能——幸福司莫拉·文化興我家」為主題的盛會正在這裡上演,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保山雲瑞分會場系列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我剛才去土特產展示區看了一下,就怕遊客在這裡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開幕式舉行的間隙,記者幾經打聽才找到村支書趙家清,並在他的帶領下,邊走邊聊了起來。他說:「今天的司莫拉,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回顧這一年走過的路,我們感慨太多了。」
總書記考察司莫拉時,囑託各族人民要自強不息、奮鬥圓夢、創造美好生活。保山市委、市政府和騰衝市委、市政府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順勢而為,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壓力是很大的,就怕工作做不到位。」我們站在一段路面已經鋪築完工,正在支砌邊坡擋牆的小路上,旁邊的小木屋前已經圍著一群人。「國家支持項目,把我們村的大樹果子進行加工,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已經有好幾個產品了,就等著下一步正式認證後再通過網絡銷售了。」
說起網紅後給司莫拉帶來的實惠,趙家清說,首先得益於黨委政府今年以來堅持以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傾力打造「幸福佤鄉司莫拉文創村」的各項舉措。
分會場的各項活動正在有序進行中。作為開幕式的重頭戲之一,就是保山市要在這裡發布保山文創系列標識。
今年以來,為打造保山文創區域品牌,加快推進保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現代化大城市建設,市委宣傳部制定了《保山文創品牌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以保山文創為統領,做好青年文創、巾幗文創、關愛文創、非遺文創、體育文創5個子品牌及隆陽、施甸、騰衝、龍陵、昌寧5個縣域文創品牌建設,進而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精品,培育一批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優質企業,打造市場競爭力強、創新驅動力足、文化輻射面廣的保山文創品牌。
一個好品牌的建設和打造,離不開一個看得見、看得懂、記得住的標識。鑑於此,保山開啟了保山文創系列標識打造之路。
為充分展示保山文化特色、樹立保山文化形象、塑造保山文創品牌,按照保山文創IP、保山文創標識(Logo)和「春到司莫拉」文創產品設計圖等3大元素同時發力、齊頭並進的思路,保山開啟面向全國的徵集活動。活動啟動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100多名創意設計師踴躍參與,部分設計師還實地到保山進行採風創作。截至規定時間,共收到保山文創IP「保娃」原創作品66件、保山文創標識(Logo)原創作品53件、「春到司莫拉」文創產品設計圖原創作品5件。
本著慎重原則,歷經半年時長,經過初核、初選、初評、網絡投票、終評、終審等程序,保山最終評選出保山文創IP「保娃」入圍作品5件、確定1件入選作品,保山文創標識(Logo)入圍作品5件、確定1件入選作品。最後,「春到司莫拉」文創產品設計圖入圍及入選作品均沒有最後敲定,而是把一個持續的創意空間留給更多的人們,因為人們太喜歡司莫拉了。
已經發布的保山文創吉祥物IP「保娃」和保山文創標識Logo,生動活潑,簡潔大方,都能象徵保山文化的豐富多彩。這兩件作品已經發布就成為保山文創的區域公共品牌,會進一步提升保山文創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三聲鼓響幸福來。今天,幸福的司莫拉正藉助文化的翅膀,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海昇平的律動中彰顯出更大的魅力,擁抱每一張綻放的笑臉。
賦能司莫拉·文創進我家
在1000平米的文創展廳,記者找到了正在給遊客介紹「步步順」手工布鞋的濮金榮。
「小時候,能穿一雙布鞋,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記者回想起多年前採訪質樸的老濮時他說的話。今天還是喜歡穿手工做的布鞋的老濮,就連他也未曾想到,他的「步步順」布鞋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甚至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另一種奢侈品。
當下,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新的消費方式,直播帶貨、網上銷售等新的業態已成為商家競爭的新戰場。面對這樣的新形勢,老濮和他的布鞋,也成了網紅。
12月12日至16日,我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企業在司莫拉進行了文創精品集中展示。在展區,按青年文創、巾幗文創、關愛文創、非遺文創、體育文創等5個保山文創子品牌進行分類展示。
展廳的所有展品,通過不同形式加裝了保山文創標識,以傳統文化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創意產品和「文化+」融合發展成果為展示主題,統一使用保山文創區域品牌,精心篩選了具有代表性的22家文化企業共35類文化精品參展,同時提供一個文創孵化、企業合作的交流對接平臺。
「總書記親臨過的司莫拉現在已成為保山新的網紅打卡點,全國各地到司莫拉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我們將繼續挖掘民族文化,加強文旅融合,把司莫拉打造成雲南乃至全國知名的文創村。讓當地群眾實實在在受益,讓『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在這裡得到充分詮釋。」
正如保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長李汶娟在現場向省委匯報的那樣,創意無止境,魅力不落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我市的持續打造下,「文化+旅遊」的司莫拉文化品牌一定會成為佤族文化乃至保山文化的展示窗口和亮麗名片。
時代司莫拉·共築共有的家
近年來,保山堅持以保山文創品牌建設為統領,堅持以改革為著力點,健全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平臺,不斷抓實文化產品創意研發,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文化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在當天的開幕式結束後,一場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展演,同樣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擦大鈸」是我們保山彝族民間傳承的藝術精品,主要流傳在保山隆陽區西山片區彝族聚居村寨,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擦大鈸」表演形式多樣,集舞蹈、武術、雜耍、猴戲於一身,表演現場氣氛熱烈,極富感染力。舞蹈《尋跡鈸魂》的雄性美,讓大家又一次體驗了彝族文化的煙火與厚重。
上世紀70年代,一首《富饒美麗的潞江壩》從祖國西南邊陲的保山穿越雲貴高原,響徹了祖國的千山萬水。今天,搭乘保山「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建設快車,傣家兒女開始共享綠水青山帶來的高質量發展成果,並再次唱響《富饒美麗的潞江壩》,展現著開放、包容的保山胸懷和開拓進取的保山精神。
阿昌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也是全國8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居住在雲南保山騰衝、龍陵的阿昌族是大山裡的精靈,自古以來在「堂屋旁邊,邊歌邊舞的歡樂」從未停歇。阿昌女孩的舞蹈《阿昌女子蹬窩羅》,展示了豐收這個生活中最喜悅的章節。
今天的司莫拉,誰都無法忘記,2020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慰問邊疆各族群眾,第一站就來到保山騰衝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總書記的關懷和囑託,如春雨甘露,一直滋潤著鄉親們的心田,激勵著大家奮發進取。從前的司莫拉:「遷徙無常,不留遺粟」。現在的司莫拉,環境優美,精神文化生活豐富,人民安居樂業。偏僻落後的小山村,成為脫貧攻堅、追尋美好生活的典型。一曲《春暖司莫拉》,唱熱了冬季,溫暖了心田。
是的,那時2020年1月19日,是司莫拉無比幸福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與村民同樂,共度新春,拿起鼓棒敲響三聲木鼓,祝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海昇平。
「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今天,祖國邊陲的阿佤人民將再次以歌聲表達邊疆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
司莫拉,正走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
黃寶洲
編審:李賽航
責任編輯:楊冬燕 冉懦琿 施媛媛
電話:0875-2203983
郵箱:bsrb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