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少年(cover:蔡依林)Keith_z
1
19年11月13日不滿17歲的重慶二外天才少年徐譽舒從學校教學樓的五層跳下,救治無效身亡,之後被儲存在殯儀館的冰櫃內長達五個月之久,無法入土為安。今天我想聊聊這個話題。
《高三學生之死:天才少年為何走向抑鬱?》一文透露了大量細節:徐譽舒被同學欺凌、患有抑鬱症多年、有易性症(易性症:對自身性別不認同,強烈希望變成另外一種性別),曾向父親提出過做變性手術的要求,父親說:「醫生說現在不管他,過幾年就好了,可他想吃雌激素、購買女性服裝,我不能熟視無睹,我沒法接受。」
徐譽舒在2019年元月的一篇「病中隨筆」描寫了易性症對他的折磨:對自己深深地不認同,對自己性別角色的牴觸,對異性身份的強烈嚮往,以及對人際交往的排斥,在反覆折磨著我。鏡子鋒利的殘片劃破右拳的肌膚,在刺目的猩紅下映出令人作嘔的側影。所有的情緒化作憤怒、不甘、委屈以及怨恨——憑什麼人在出生時沒有選擇的權利?當瘋狂的宣洩結束後,餘下的只有疲憊和令人眼花繚亂的光影。
在這以前,她還有過多次爬窗跳樓的行為,但都被老師和同學勸了下來。在她的文章裡對此也有描述:當從窗口被人拉回時,我只是歇斯底裡地嚎叫與哭泣。活著,就是人痛苦的根源;死亡才是生命的原點,終極的藝術。
2
這裡我想先講一個美國跨性別者的故事,和徐譽舒一樣她也同樣遭受了老師還有同學的暴力,但是在父母和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她走出了性別的陰影,現在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女演員。
她叫Nicole,有一名孿生兄弟。出生的時候是男孩自打能記事起,就認定自己是女孩,和女孩玩、喜歡化妝品和芭比娃娃。
當她告訴媽媽「想做一名女孩」的時候,媽媽很快就答應了,而她父親一開始的時候有點想不通,但是在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後也開始了解她,支持她。
Nicole父母和Orono一所學校進行了溝通,選擇了循序漸進的進行性別轉變,最初穿粉色衣服、留長髮、使用女生獨間更衣室,然後在五年級的時候開始使用公用女生更衣室、穿裙子、使用Nicole這個女性名稱。這樣可以使同學逐漸適應Nicole不至於給其他人過多的壓力。
本來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每個同學都很配合,但是在她5年級的時候,一名轉學來的學生把Nicole的事情告訴了他的祖父,他祖父是一名保守的基督徒,覺得Nicole使用女更衣間非常不合適,就讓孫子每天跟著Nicole,還向學校表達了他的不滿。有一天他孫子跟著nicole進了女更衣間,對Nicole說:我爺爺說了,我們學校不應該有你這樣的變態。學校因為擔心被起訴,決定不再讓Nicole使用女更衣間。
後來在Nicole再次決定使用女更衣室時,被那個人的孫子撞見,他報告給了校長,在校長辦公室他白楞著眼對Nicole說:你應該知道你不應該去那裡!
從此Nicole的身邊時刻跟著一個「保鏢」,確保她使用獨立隔間的更衣室。Nicole使用更衣室前,老師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叫住她,然後讓班上任意一名同學跟她去更衣室。屈辱感難以想像。
最終決定Nicole離開了那所學校,離開了Orono。Nicole的父親要求Nicole姐弟倆不要對外人談及他們的身份,因為他需要保住自己的工作,他們也不想再搬家了。所以在中學的兩年,Nicole格外沉默,不去任何朋友家,也從不在任何人家留宿,活得像個影子。
3
直到Nicole進入了開明的韋恩弗利特學校,才終於迎來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這所學校每年學期的開始都會舉行聯誼旅行。在回來的大巴車上,Nicole身旁的Deleah向她透露了一個秘密:她是泛性戀。可以想像Nicole當時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終於有了一個像她一樣的人,於是Nicole把自己是跨性別者的事情告訴了deleah
deleah反應很平淡:cool。Nicole意識到原來對於這所學校的孩子來說,跨性別並不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兒。這給了Nicole向其他同學出櫃的勇氣,同學們當然也欣然接受了她的跨性別者的身份。
後來她以自身經歷寫了《becoming Nicole》這本書,還參加了很多支持跨性別者的活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成為了一名演員,出演過電視劇——此刻她終於實現了蛻變,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女明星。
4
其實小閒同學的朋友圈也有跨性別者,有人因為被父母送去精神病醫院,忍受不了醫院的折磨從醫院的樓上跳下,摔傷或摔死——多數跨性別者都會面臨父母的強烈反對。
我在知乎甚至看到過這樣的極端案例,有人因為是跨性別者被爸媽責罵,想不開喝了百草枯,頭一次因為劑量小被醫生救回,一個月後又喝了一整瓶百草枯。醫院裡父親打她,罵她是個變態,不孝子。
彌留之際,她對父母說葬禮時想穿裙子。他媽媽說好好好,他爸還在罵他,說不行,死你也得是以我X家的兒子死。
我看了這個故事都覺得寒心。
5
試想一下:如果徐譽舒的父母支持和理解她並幫他解決問題的話,可能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無意冒犯,我只認為這也是導致悲劇的原因之一,不是全部原因);如果Nicole父母不支持她的話,很可能她也會選擇輕生;如果爸媽不責罵那個小孩,而是支持她,她更不會喝兩次百草枯。。。可見家庭對一個跨性別者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很多跨性別者都面臨著不被家庭接受的矛盾,父母的態度往往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換個角度角度想一下:父母支持他們的話,起碼這個人還有啊!
最後我想用蔡依林《玫瑰少年》的歌詞作為此文的結尾:
你是你 或是妳 都行
會有人 全心的 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