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民步行10到15分鐘就能走進一座公園讓城市融入生態 讓公園融入生活
12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誌社、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我市「珠海市民公園建設項目」從近千項民生工程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2020年度「民生示範工程」。
還綠於民,還景於民。近年來,珠海一直以建設美麗灣區為引領,持續加大對城市公園的建設力度,致力於打造一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花園城市。12月15日,香山湖公園三期正式對外開放。11月20日,鳳凰山山地步道香山湖示範段向市民開放。短短一個月時間裡,珠海市民陸續迎來一個又一個新的城市休閒空間。
用最貴的土地來建公園,把最好的空間用於建設公共建築。「我們一直堅持以『人的尺度』來審視城市建設,把市民安全、便利、舒適作為最大的價值追求。」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局長潘偉明表示。如今,708個免費公園遍布全市,公園已充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最貴的土地用於建公園
珠海一直嚴格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嚴格管控山形、岸線、天際線。最貴的土地用於建公園。香山湖公園和海天公園作為珠海市重點民生項目,就位於城市最核心的區域。最好的空間用於建設公共建築。50公裡的情侶路臨海一面,除了公共建築以外,全部留白給市民。珠海大劇院「日月貝」建在四面環水的小島上,歌聲與濤聲相伴;博物館、規劃館依山面海,與漁港、沙灘遙相呼應。
將於2022年建成的50公裡山地步道,更是將珠海的山、海、城連為一體,精心串聯公園景點與山脈,形成通山達海、移步異景的獨特景觀帶。白天有鳥語花香,傍晚賞落日晚霞,夜晚看萬家燈火。率先開通的鳳凰山山地步道香山湖示範段,儘管只有500多米,卻也讓市民攢足了期待。一名遊客說:「希望以後把棧道建設好,讓大灣區人民都有機會享受這一優美的休閒勝地。」
此外,近年來,我市還大力推進香爐灣城市陽臺重點景觀建設項目,在西部城區建設了大門口溼地公園、黃楊河溼地公園,在橫琴新區建設天沐河碧道景觀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這一系列惠民生態景觀休閒項目中有了細緻體現。把最好的資源和最美的景觀留給廣大市民,為建設「美麗珠海、幸福珠海」注入了強大動力。
把公園建在市民家門口
過去,每座城市往往只規劃幾個大公園,很多市民距離公園很遠,只能節假日去遊覽,公園與市民的日常生活並不密切。為了真正讓公園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市下決心推動公園進社區,讓市民在家門口500米範圍內就有社區公園,隨時享受綠色休閒空間。
「為了實現公園社區化,我們從小處挖掘公園建設空間,把散布市區、零零碎碎、大大小小的閒置地、邊角地用起來,清除了9萬多平方米違規搭建物和亂堆亂放物,為社區公園騰出土地。」潘偉明說。
扒「窩棚」、清荒地,以香洲區為例,目前全區已建成大鏡山體育運動公園、梅華城市花園等140個社區公園。一個個城市「黑點」變成了宜居亮點,市民步行10到15分鐘,就能走進一座公園。2015年,香洲區社區體育公園規劃建設項目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因地制宜,節約集約用地,我市建設的社區公園,面積最大的22萬平方米,最小的不到1000平方米。在具體選址上,綜合考慮了土地資源、基礎設施、交通出行和人群特點,使社區公園與綠道網和慢行系統無縫銜接,構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低碳立體全民健身休閒網絡。
讓市民成為公園的主人
公園怎麼建?過去往往是主管部門和專家說了算。在謀劃建設社區體育公園時,我市轉變理念,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以市民需求為導向,把決策權交給社區居民。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深入各個小區走訪調查,聽取民意;還通過市民熱線、微信、論壇等方式,廣泛收集整理市民意見,形成了小型化、開放性、家門口、多功能、生態型公園的概念。」潘偉明告訴記者。
據了解,這種新型公園強化了體育健身功能,又保留了優美的生態環境,更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在公園設計上,根據地塊條件,結合周邊社區的居民結構,設置了尺寸靈活的各類球場、廣場舞場地、兒童樂園,還配備了無障礙設施、書吧、咖啡屋、淋浴房等。同時,公園建設還注重保留原有生態,精心配置花卉和喬木,開闢可供市民認種的城市菜地,構建「花在眼前、綠在身邊、運動健身在其間」的宜人生態空間。
如今,茶餘飯後去社區體育公園健身、遊戲、賞花,已成為很多市民每天的生活常態,公園不再是節假日才有機會踏足的場所,而是市民每天都離不開的樂園。
公園進社區以後,市民與公園的關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市民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比如,很多的社區體育公園就自發制訂了『鄉規民約』。在尖峰時段,體育公園場地供不應求,市民便約定在一定時間內輪換使用。」潘偉明說。
同時,公園依託自身資源和特色,邀請市民開展農作物採摘、動植物知識學習、書法寫生等豐富的文化活動,將公園的生態福利與市民共享。許多原來「宅」在家裡的市民也紛紛走出家門,打破了對門不打招呼、上下樓不認識的城市通病,社區的人情味更濃了。
「讓城市融入生態,讓公園融入生活,我們一直秉持這樣的理念。」潘偉明表示,「我們將繼續以『繡花』功夫建設管理城市,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城市公園建設管養工作,讓生活在珠海的市民感到更加幸福。」
作為香山湖公園和海天公園等項目的建設方和管養方,香洲正方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將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一個個民生工程做成精品工程。通過精細化管養,堅持不懈推進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鞏固生態環境優勢,守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