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國兒科醫生的抗疫日記(九):每天都會發生意外事件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一名美國兒科醫生的抗疫日記(九):每天都會發生意外事件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埃菲社自5月5日起,開始連載一位名叫科琳·菲茨派屈克的美國兒科醫生寫下的與成千上萬醫護人員奮戰在美國紐約州抗疫第一線的所見所聞,記錄了她在抗疫中的真實感受,現刊發她的第9篇日記,內容如下:

美國ICU日記之九:每天都會發生意外事件(埃菲社5月13日文章)

5月13日

每次輪班結束,我都脫下防護裝備,把工作服留在醫院清洗。一回到家,我就會馬上清潔汽車內部,洗衣服,然後洗澡。紐約州重症監護室的大多數醫護人員下班後都會走這樣一個流程。

我通常早上來到長島塞奧西特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替換夜班的同事。隨後一整天的工作就開始了。雖然一早就會接到當天的任務,但這個工作任務單從來都不是固定的。

我抵達重症監護室後第一件事就是列印患者名單,並逐個記錄呼吸機的數據,然後對每名患者的用藥、化驗結果和X光片進行評估。

我會儘快完成任務,以便及時參加會診。與會者通常包括肺科醫生、重症監護室的其他成員,還有一名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的遠程醫療服務專業人員,以及營養師、社會工作者和藥劑師。在一般情況下,會診都應該是面對面進行的,但為了避免暴露在可能存在新冠病毒的環境內,目前我們只能遠程交流。

會診結束後,我們會根據與會專家的建議,對呼吸機進行調整,查看臨床報告,以期收到更好的療效。

這些工作計劃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重症監護室收治的都是病情危殆的患者,因此隨時都可能出現變數。患者的血氧水平可能急劇下降,呼吸機通氣管可能意外錯位,患者還可能突然出現低血壓或心率過速……每種情況都必須立即處理。

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意外事件,如果某天風平浪靜反而顯得「不正常」了。雖然這讓我疲憊不堪,但我還是挺了過來。

相關焦點

  • 一名美國兒科醫生的抗疫日記(續):日常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
    原標題:一名美國兒科醫生的抗疫日記(續):日常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導埃菲社自5月5日起,開始連載一位名叫科琳·菲茨派屈克的美國兒科醫生寫下的與成千上萬醫護人員奮戰在美國紐約州抗疫第一線的所見所聞
  • 當年羅斯維爾發生了什麼?一本關於墜毀事件的日記,被首次曝出!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美國羅斯維爾事件,這一事件被當地人稱之為能夠證實UFO存在證據,可是對科學家而言,這是一個未解之謎。自從羅斯威爾事件發生之後,關於外界的傳聞數不勝數,有人說自己親眼看到兩個小灰人出現在墜毀現場附近,也有人聲稱美國和外星人取得了聯繫,所以才秘密掩蓋了當年發生的羅斯威爾事件,那麼事情到底是什麼樣呢?前段時間,一名自稱羅斯威爾當事人的日記被首次曝光,或許能夠揭開羅斯威爾事件的問題答案。
  • 兒科醫生每天洗手超100次?背後原因原來是……
    今天備考君在認真打工摸魚的時候看到一條「兒科醫生每天洗手超100次」的消息掛在微博熱搜榜第二。 一名兒科醫生因為每天要看診50個以上的孩子,每次看一個孩子都要洗兩次手,一天下來洗手超過100次,三天就用完一瓶洗手液,時間長了醫生竟然變成了一雙「綠手」。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今晚開播,陳曉王子文還原兒科醫院真實生活
    十一月的最後一天,《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終於要在芒果TV開播了,這部劇從定檔到開播一波三折,定檔時間一變再變,陳曉10月31日就發博官宣11月2日「發售」,結果沒想到意外「被鴿」,只能又發一條微博二次官宣。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正在熱映!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講述了新一代年輕人在「兒科醫生」這個特殊崗位上成長與奮鬥的故事,通過一個來自麗江的女孩焦佳人以兒科為舞臺、在帶教老師普外副主任醫師鄧子昂嚴格而又細膩的培養下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 展現青年兒科醫生社會責任_中國國情...
    2020年11月30日開播的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第一集由「兒童墜樓」事件作為開端,經偶然路過的兒科醫生爭分奪秒搶救,展現出醫生日常遇到突發事件,緊急卻冷靜的真實施救狀態。據悉,《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主創團隊從2015年就開始策劃,因專業性強、內容審核嚴苛、藝術與真實難以磨合等特質,導致醫療劇難成為影視團隊首選題材。
  • 首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其中最短的一篇是《累到無力說話》
    ——《查醫生援鄂日記》近日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開始發行該書是由仁濟醫院主編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在抗疫前線,查醫生曾上過15個小時的夜班。(圖為查瓊芳醫生(右二)和同事在武漢金銀潭醫院 本人供圖)她告訴長江日報記者:最初,在緊張繁忙的援助工作之餘,每天下班後再忙再累,都會口述或記錄一些自己的心裡話,通過微信一股腦兒扔給後方同事,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免得後方同事朋友擔心。
  • 由方方76天抗疫日記想到細節決定成敗
    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在自媒體引起爭議,沸沸揚揚已有一段時間。方方《武漢日記》記錄了自己在武漢抗疫期間的所見所聞。網友爭論焦點在於她所寫日記內容大都是道聽途說,聽醫生說,聽朋友等說以後記錄的,反映的是武漢抗疫前期抗疫資源缺乏,抗疫措施銜接安排欠周到,普通百姓的慌亂、恐懼,帶有批評審視的語氣,認為其放大了抗疫前期不足的一面。認為武漢抗疫封城期間,方方76天窩在家裡。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創作是一場無悔的奔赴
    南京一家三甲醫院唯一的兒科醫生病了,兒科被迫停診;廣州一家三甲醫院也曾發生由於兒科醫生嚴重短缺,被迫暫停收治急診普通病號,只收危重症患兒的事件。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正式實施,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更是迫在眉睫!
  • 那個哭著鼻子請戰的小姑娘踏上戰場了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作為進艙醫生分區查房,冬雪母女並不在我的分區。但同事們都是成人科醫生,我作為兒科醫生,接觸兒童患者最多,所以對冬雪有特別的親近感。第一次見到冬雪時,雖然口罩遮住了她的臉龐,但從她清澈的眼神和上揚的眉毛,依然能感受到她的笑容與樂觀。我問孩子怕嗎?
  • 華人醫生Jason美國戰疫日記:希望和樂觀是應對驚濤駭浪的良藥,華人...
    來源:國際金融報從3月20日陸蓓與Jason醫生合作發布第一篇日記到現在,華人醫生戰疫日記即將「滿月」。它已成為夏洛特華人在疫情生活中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3月16日,在美國東南部北卡羅來納州的最大城市夏洛特,華人醫生Jason結束了第一天的抗疫工作。
  • 兒科醫生:童馨病患暴增!飛飛搶救無效!焦佳人徹夜未眠堅定醫心
    本文,我們用【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中焦佳人由於小時候經歷一場災難事情被搶救過來後堅定決心成為一名兒科醫生的劇情做案例淺述分析。就職於童馨醫院已有一段時間,焦佳人憑藉自身努力的韌勁,學得了很多職業生涯中所必備的醫療技術,同時也得到了醫院大部分人的認可和肯定!
  • 300多篇「雷鋒日記」記錄浙江農林大學師生在抗疫中成長
    時間就是生命,防疫物資生產線如火如荼,這裡每天都會堆滿上百箱亟待消毒滅菌的醫用物資。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工作也從今天開始了。」翻開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發展專業2019級研究生王汪誠的日記,從今年1月31日開始,他記錄的都是志願服務的工作體會、全國疫情變化、抗疫前線醫務人員的戰「疫」事跡。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浙江農林大學「續寫雷鋒日記」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 一群人和「小刺蝟」病毒的故事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看著每天不斷上升的感染人群數字,作為一名醫生的我心中充滿著焦急。當院裡通知是否自願參加援鄂醫療隊時,我第一時間把名報了上去,我想這是一名醫生,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個時刻應該做的事情。2月6日接到院裡通知正式加入了北醫三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帶著不安,帶著激動,我們這113人陣容強大的醫療隊2月7日來到了武漢。武漢真是座美麗的城市,長江與漢江交匯,縱橫的跨江大橋,雄偉的黃鶴樓。
  • 專訪|編劇王歡、翁海鑫:《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五個真實剖面
    王歡和翁海鑫力圖跳脫出傳統的醫療劇風格,將目光直接聚焦在了兒科醫生群體上,融入多重社會熱點話題,將醫患矛盾、社會問題、人性拉扯更加真實地展現給觀眾。王歡表示,劇本裡面對兒科醫生有著極其鮮活立體的描繪,無論是他們的工作狀態還是生活狀態,都是以真實的事件作為創作基礎的。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填補醫療劇空白 陳曉、王子文化身治癒系超人
    作為一部深切關照中國兒科醫生行業,展示青年兒科醫生成長,溫暖刻畫兒科醫生與「寶貝」患者及其家庭關係的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從策劃到播出,都引發了各方的關注與期待。雙視角展現「白衣超人」按我國2020年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的目標,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目前缺口86042名。
  • 精神衝擊太大 美國抗疫一線護士:每天洗澡時都會痛哭
    來源:央視網自美國疫情暴發以來,很多醫護人員已經在抗疫一線持續奮戰了9個多月。然而隨著疫情持續惡化,醫院病房裡新冠肺炎患者每天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慘劇仍不斷上演,這讓醫護人員們除了承受高壓的工作強度之外,還受到強烈的精神衝擊,造成極大的心理創傷。美國護士: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我直接先去洗澡,這麼做一方面為了保護我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是我可以借著淋浴痛哭一會兒,這一天的情緒終於能得到釋放。
  • 浙江農林大學:300多篇「雷鋒日記」記錄師生抗疫故事
    時間就是生命,防疫物資生產線如火如荼,這裡每天都會堆滿上百箱亟待消毒滅菌的醫用物資。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工作也從今天開始了……」翻開浙江農林大學研究生王汪誠的日記,從今年1月31日開始,他記錄的都是志願服務的工作體會、全國疫情變化、抗疫前線醫務人員的戰「疫」事跡。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女主人設有問題?其實導演別有用心
    《兒科醫生》王子文人設有問題?看懂導演用心後恍然大悟都市醫療劇一直屬於大熱題材,2020年有三部醫療情感劇備受矚目,一部是楊紫和肖戰的《餘生請多指教》,再就是楊冪和白宇的《謝謝你醫生》,其次就是正在熱播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這三部電視劇都與醫療有關,而《兒科醫生》中女主人設卻引起了爭議。
  • 對患者負責是醫生最大的成就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朱嘉琦化身白衣...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小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去醫院打針或者看醫生,好像那些醫生都是個壞蛋一樣。而也正是因為小孩難搞,很多醫生都不喜歡當兒科醫生,其實在中國,兒科醫生還是十分缺少的,因為兒科醫生要比其他醫生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