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饞OR腦殘?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精靈,每年多少只穿山甲被口腹!

2020-12-16 化學者

穿山甲是世界上遭受捕獵最嚴重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是唯一一種全身覆蓋有鱗片的哺乳動物,它沒有牙齒所以不能咀嚼,它們以螞蟻和白蟻為食。穿山甲母親用尾巴背著它們的寶寶;穿山甲大多數情況下在夜間活動,視力很差,對任何其他的哺乳動物都不會造成威脅,在遇到敵害時,穿山甲會縮成一團,用鱗片將柔弱的腹部保護起來,從而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傷害。然而,就是這種有趣而人畜無害的動物,成為世界上遭受捕獵最嚴重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幼崽趴在母親身上

先來看看世界各地穿山甲販賣貨走私的大案。

據央視網報導,2015年江門查獲特大走私穿山甲案,也是五年來最大穿山甲走私案。

近日,廣東江門海關破獲一起特大涉嫌走私穿山甲凍體案件,這是全國海關「五大戰役」以來,查獲數量最多的走私瀕危動物案件,也是近五年來華南片區查獲走私穿山甲數量最多的案件。涉案走私船共裝有穿山甲凍體414箱,共2674隻。被剝去鱗片慘白的穿山甲捲縮著被放在泡沫箱面,血跡滲出。

網友對走私販賣穿山甲案件的評論

對於以下馬來西亞穿山甲販運案件,江門案件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2019年2月12日,馬來西亞警方突擊搜查了一家工廠和一家倉庫,查獲了大約30噸穿山甲及其鱗片,價值約200萬美元。

穿山甲也被稱為有鱗的食蟻獸,他們的肉被認為是美味佳餚,是世界上走私販運最多的哺乳動物,目前瀕臨絕種。

馬來西亞正在努力打擊猖獗的偷獵和走私穿山甲犯罪活動,這次檢獲的貨物包括約一千八百個箱裝的冷凍穿山甲,五百七十二冷凍冰櫃內的穿山甲,六十一隻籠內活的穿山甲,以及三百六十一公斤穿山甲鱗片。

警方截獲走私穿山甲

警方拘捕了一名涉嫌掌管該工廠的三十五歲男子,他是一個非法走私集團的主要成員。據信,警方這次行動已經跟蹤了七年,據警方提供的信息,這些穿山甲是從偷獵者那裡買來的,將會在當地分發。

總部位於馬來西亞的一家監測該地區野生動物走私的組織表示,這是迄今為止馬來西亞此類破獲走私動物最大規模的一次。

根據交通部的數據,婆羅洲自2017年8月以來捲入了涉及40噸穿山甲的走私案件。

被販運的穿山甲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極度害羞的夜行性哺乳動物為何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危險?高利潤,低風險,無疑會讓那些走私犯鋌而走險。當然,更為重要的一個尷尬事實是,中國是其中主要的買家市場——這意味著,不論從藥用還是食用價值角度來說,有很多人還在有意無意中消費著這種珍稀動物,而更讓人感到憂慮的是,人們對穿山甲近年來需求不降反升!

數百萬年來,穿山甲的內斂天性一直是它們最強大的防禦武器。這種身披堅硬鱗片的哺乳動物看起來有點兒像穿著鎖子甲的獾,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它便會緊緊縮成球,捕食者幾乎無法將其掰開,連獅子、老虎、美洲豹都咬不破它的盔甲。能親眼看見穿山甲蜷縮成球的科學家並不多。

全世界一共有8種穿山甲,它們只分布於亞洲和非洲。這些極度害羞的夜行性動物幾乎全天藏身於地洞或樹洞之中,即便是奔走於自然棲息地的環保人士也難見其行蹤。

但憑藉它們獨特的足印(穿山甲行走時會向內彎曲並抬起前爪),偷獵者能判斷出當地穿山甲的數量,之後他們會讓訓練有素的獵狗尋找穿山甲的洞穴,也會設下陷阱在它們夜晚覓食時進行誘捕。

在喀麥隆偷獵者在路旁拽著穿山甲的尾巴向買家炫耀地展示。為了保證肉的新鮮度,大廚會當著吃客的面在餐桌上宰殺穿山甲。幾十年前,為了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這種動物幾乎被捕殺殆盡,而今它們又被販賣到了數千英裡之外的世界各地。

即將被烹飪的穿山甲

大部分買家來自中國大陸和越南。穿山甲的鱗片是製作傳統藥材的原料,而它的肉則常常成為宴會上的美味珍饈。大廚只有在餐桌上當面宰殺穿山甲,才能保證肉的新鮮度。

如今,亞洲的穿山甲族群逐年遞減,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偷獵者開始大批捕捉非洲的穿山甲。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過去10年內,共有100萬隻穿山甲被賣到了世界各地,它們成了全球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如果沒有穿山甲這一天敵,有些地區可能很快就會出現昆蟲泛濫的現象。大眾(特別是西方人)知道大象、犀牛或老虎面臨著危險,卻意識不到穿山甲正身處困境。

穿山甲鱗片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人的指甲和頭髮也含有該物質,這意味著鱗片應該沒有什麼營養價值,然而中醫卻認為它可以治癒多種疾病。在某種程度上,穿山甲在野外的行為習性是促使人們產生此類想法的原因。穿山甲鱗片的第一個醫藥用途是治療螞蟻叮咬,因為穿山甲以螞蟻為食。由於它們會打洞,人們又認為其鱗片可以疏通人體。

穿山甲的藥用價值雖然沒有經過科學證實,但卻是導致其瀕臨滅絕的主要因素。

2016年12月,中國媒體報導有關部門在上海繳獲了3000多公斤的穿山甲鱗片。最關鍵的是,這些犯罪分子不僅僅走私穿山甲:許多案例顯示,走私不同物種的似乎是同一個組織。不幸的是,在香港,野生動物走私不像其他有組織犯罪那樣引人注目。

走私穿山甲被查封現場

令人振奮的是,觀念的轉變確實能改變人們對動物走私的看法。譬如許多年輕人開始拒絕在婚宴上供應魚翅。為了不吃魚翅,他們不得不勇敢反抗父母和長輩,能做到這個地步真的不容易。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告訴大眾什麼才是正確的。

如今中國各地正在掀起環保主義的浪潮。人們的文化水平和環保意識提升,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環境問題。

當前新冠肺炎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關心穿山甲。如今,人們更加關注穿山甲的困境。如果我們這代人能馬上行動起來,說不定還來得及拯救穿山甲。

相關焦點

  • 穿山甲的悲慘命運,已經被吃到瀕臨滅絕
    穿山甲主要靠白蟻和螞蟻為食,有「森林衛士」之稱,是世界上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當他在野外遇到威脅時,穿山甲就會捲縮成一個球,用身上堅韌的鱗片鎧甲遮住身體,這樣做可以免受他們免受捕食者的傷害,然而不幸的是,這也讓人類更容易捕獲穿山甲。
  • 穿山甲在安徽遭遇車禍!瀕臨滅絕!
    5月27日有市民在安徽皖南地區發現了瀕臨滅絕的中華穿山甲據知情人描述當時這隻穿山甲躺在路邊的陰溝裡鼻子處有出血目前這隻穿山甲已由當地林業公安進行救助「中華穿山甲行動較為遲緩據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介紹,中華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19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曾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鑑於中華穿山甲數量十分稀少,目前野生動物專家組正計劃前往皖南對這隻中華穿山甲進行全面檢查,因此急需要社會愛心人士提供可攜式的X光機或者移動診療車。「如果這隻中華穿山甲身體沒有大礙,最終會對它進行放生。」
  • 穿山甲禁止入藥!被吃到瀕臨滅絕,活血炒飯最受歡迎
    穿山甲,不再入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曾經遍布世界,到如今被認為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究竟經歷了什麼?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穿山甲,世界上 一種身披鎧甲的哺乳動物。 穿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鱗片鎧甲,卻成為滅絕種族的根源。與人無害的穿山甲,懷璧其罪。
  • 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穿山甲:我還是活著的挖掘機呢,看我的速度
    導讀: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穿山甲:我還是活著的挖掘機呢,看我的速度如果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關於穿山甲這一物種我們根本知道的並不多,只是知道他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同時也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因此,很多人都站出來呼籲保護穿山甲。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起深入了解穿山甲。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看看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是大自然贈予的寶貴財富。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生不逢時大概是地球上大多生物的遺憾。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
  • 穿山甲是維持生態平衡的生物,為何卻遭到滅絕威脅?
    但是如果這一生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就會發現這一生物大部分會因為一些人的口欲,而慘遭無情的殺害,因此出現在我們眼帘的都是穿山甲的屍體。穿山甲為什麼會被殺害?而這些屍體之中,穿山甲幾乎都是沒有鱗片的,因為根據一些傳聞,使得人們把穿山甲的鱗片效果給神話了,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穿山甲的鱗片真的是有如此多功能的效果嗎?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穿山甲快要滅絕了上周六(2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要說穿山甲長什麼樣子,大部分人肯定會大腦一片空白。畢竟生活中能見到活的穿山甲的機會太少了。就算見過,多半也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只要有人碰它就會縮成一團穿山甲這個詞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多人都是經過這次疫情才聽說這個名字,想起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動物的。但其實,穿山甲在地球上生存的歷史可一點也不短。研究顯示,目前發現最早的穿山甲化石是在歐洲,據推測距今有5000萬年的歷史[3]。
  • 穿山甲真的要被吃滅絕了嗎?它們的現狀如何?
    廣義上說,穿山甲是整個哺乳綱鱗甲目穿山甲科下所有物種的總稱,現存的穿山甲科下有3個屬:穿山甲屬、長尾穿山甲屬以及地穿山甲屬,其中穿山甲屬下有4種: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以及菲律賓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屬下有2種:白腹長尾穿山甲和黑腹長尾穿山甲,地穿山甲屬下也有兩種:南非的穿山甲和巨的穿山甲。
  • 豆瓣9.4高分紀錄片:「反科學論」可以結束了,穿山甲或將滅絕!
    而這一論證也在03年的非典和此次的新冠病毒上得到了進一步的說明。最近,華南農業大學曾經發布消息,認為穿山甲很有可能就是病毒的宿主之一。其實當前關於售賣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黑灰產業十分興旺,從捕殺到售賣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有序的「產業鏈」了。
  • 中華穿山甲「功能性滅絕」 藥用、食療需求引捕殺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綠會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已功能性滅絕,專家呼籲通過國家力量加以救護和保護因此,可以判定中華穿山甲種群在大陸地區已極度稀少,呈功能性滅絕狀態。  作為現存唯一的鱗甲目哺乳動物,穿山甲主食白蟻和螞蟻,喜夜行獨居,通常生活在空心樹或洞穴之中。有「森林衛士」之稱的穿山甲每年最多能夠吃掉大約700萬隻白蟻和螞蟻。在一片面積約350畝的森林中,只要有一隻中華穿山甲存在,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蟻種群。
  • 地球上最難以置信的8種動物!因為獵殺,而瀕臨滅絕 & 第二波
    如今的地球上,僅存有2710至3386隻雪豹——IUCN將其列為極度瀕危的物種。  雪豹很堅強。   這種有鱗生物,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黑市商品;儘管受到了更多的保護,但現狀從未改變。  所以,也許穿山甲沒有狐猴那樣的大眼睛誘惑,也沒有雪豹的威嚴;但它卻以史前的魅力和一大堆珍貴的鱗片,彌補了外形上的不足。  穿山甲共有八種,它們的範圍從脆弱到極度瀕危,全部都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  當自然捕食者捕殺它們時,它們的防禦機制,會讓身體捲成一個堅硬的裝甲球,很好地抵抗侵害。
  • 穿山甲在2019-NCoV新冠病毒爆發中起作用了嗎?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網絡上充斥著大量涉及穿山甲的新聞。這些都是極度瀕危的動物,能在野外看到它們真是太幸運了如您所見,在行走的時候,這些穿山甲會把它們的前爪抓在一起,讓它們看起來像是在用洗手液。穿山甲不只是一個物種,而是八個不同的物種。4種分布於亞洲,4種分布於非洲,它們在大小、外觀和棲息地上都各不相同,體重從1kg 到33kg 不等,體長在85cm 到1.8m之間。體型最大的是巨的穿山甲,最小的是黑腹穿山甲。
  • 淺談穿山甲,長得像爬行類,卻是實打實的哺乳動物
    一場疫情將禁食野生動物推上了風口浪尖,尤其是一些看起來就不像是常見食物的野生動物,更是被人們討論得更加熱烈,比如蝙蝠、穿山甲等等,尤其是穿山甲,根據已有的數據統計調查,發現它是這個世界上非法交易量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尤其是前些年,經常出現在一些隱秘的餐館裡,人們扒其甲,食其肉。
  • 地球開始復甦?瀕臨滅絕的朱䴉,數量從7隻增長3000隻
    根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每過1分鐘,就會有3種動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一個小時就72種,一年就622080種,這是一種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按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的話,相信不久之後人類就成了光杆司令了。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組數據的真假性,但是還需多加注意。
  • 穿山甲之殤:亞洲絕版,非洲告急,人類能不能放過帶血的鱗片?
    答案是非但沒有,而且它們離徹底滅絕的邊緣更近了!穿山甲仍然是公認的全世界非法交易最嚴重的非人類哺乳動物。穿山甲全世界共有八個物種,四種在非洲,四種在亞洲,都因非法交易而瀕臨滅絕危機。穿山甲看起來像長有肉鱗片的,但它們和熊與狗的親緣關係更近些。
  •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記得小時候喜歡看動畫片《葫蘆娃》,裡面有一隻聰明、膽大和富有正義感的穿山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我第一次了解這種動物。直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才讓我再次將目光聚焦在這個物種身上。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相似度達85.5%至92.4%,研究人員表示:穿山甲是迄今已知除蝙蝠外唯一一種被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有可能是這類病毒的長期宿主。穿山甲因為這次疫情成為了人類口中的「有毒」動物,然而當我查閱相關資料之後發現:穿山甲是需要我們人類大力保護的動物。
  • 你說「穿山甲滅絕」的時候,它正悄悄地歸來
    自此,亞洲的穿山甲與非洲的穿山甲分道揚鑣,在兩個大陸上,各自在進化和適應的路上前行。路過一個倒木,這裡隱藏著一個白蟻巢,穿山甲嗅嗅,卻了無興趣地搖晃著走開。在木頭裡居住的白蟻,往往巢很小,只有幾千隻個體,還不夠它費勁兒的。它要尋找的是土壤裡更大的巢,聚集有上百萬的白蟻,那是一頓更為誘人的大餐。
  • 一個穿山甲的自白:我只會打洞,不會治病,你們吃我真的沒有啥用...
    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穿山甲日,穿山甲這種已經在地球上存活5000萬年的古老物種,卻在現代社會源於人類的貪婪,已抵近滅絕的邊緣。 早在九年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就已經發起了國際穿山甲日,呼籲國際社會喚起對穿山甲的保護意識,停止對穿山甲的捕殺。